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9年8月16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乡村振兴周刊 发展 让歌声为乡村的未来插上翅膀 红土地上“铿锵玫瑰”再放异彩 危房变民宿 致富有依托 乡约广东东莞市 给杂技演员说媒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红土地上“铿锵玫瑰”再放异彩

红色岁月里,无数翻身闽西妇女投身革命,成为三明这片苏区热土上的“铿锵玫瑰”;如今,红色基因薪火相传,苏区精神滋养下的新一代女性不忘初心,助力脱贫攻坚,投身乡村振兴,继续奉献“她”力量。

王尾平(右)到贫困妇女家收购小黄瓜。

兰爱珍(右)在展示厅为豆腐皮评级。

张小霞(中)与女员工一起商量如何做好湿子花生的销售工作。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吴军华

■ 李菁雯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1930年初,毛泽东同志在福建三明写下的光辉词作《如梦令·元旦》,是当年革命斗争的生动写照。红色岁月里,无数翻身闽西妇女毅然剪掉发髻,投身革命;长征前夕,她们赶制一千套军衣、一万双草鞋,为中央红军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提供了后勤保障。她们,是三明这片苏区热土上的“铿锵玫瑰”。

如今,红色基因薪火相传,苏区精神滋养下的新一代女性不忘初心,助力脱贫攻坚,投身乡村振兴,在红土地上继续奉献“她”力量,“铿锵玫瑰”再放异彩。

“电商玫瑰”助力脱贫攻坚

几年前,宁化县淮土镇团结村还是一个省级重点扶贫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如今,团结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了10万元,不仅摘去了贫困村的帽子,还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团结村的蜕变,与村妇联的作用和村妇联干部们的努力密不可分。“会改联”后,团结村妇联凝聚了一支能干事的妇女队伍。她们传承红色基因,成为脱贫攻坚战中的政策宣传员、群众联络员和党政帮衬员。

村妇联主席张小霞是一名“90后”,大学毕业返乡创业,2018年成为全村妇女的领头雁后,她带头创建妇字号“闽西土八路”电商平台和团结薏米合作社,按照市场指导价收购村里的花生、豆腐皮、手工粉干、红菇、薏米等农特产品,再进行加工和包装,为全村农特产品打通了销售渠道。与此同时,合作社还为留守妇女提供了灵活的就业岗位,为贫困妇女搭建了致富平台。张小霞因此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电商玫瑰”。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一样的初心,不同的使命,作为宁化红土地生长的儿女,能回到家乡创业并帮助更多的人,感到很有意义。”张小霞说。

村妇联执委、宁化县家家果蔬公司总经理王尾平也常说:“自己富了不算富,要让贫困妇女走出来,所有妇女富起来。”家家果蔬公司常年吸纳100余名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其中52名为贫困妇女。王尾平的帮扶对象温红英,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不愿走出家门,在王尾平的鼓励和帮助下,她到家家果蔬公司务工,有了稳定的收入。

村妇联积极落实扶贫双向联络机制,让贫困妇女们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谈起往事,温红英感激地说:“感谢村妇联,她们不仅让我有了工作,还常和县里的领导反映我生活上的困难,使我家里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

“巾帼花”带动一群人奔小康

在三明市清流县,“一张豆腐皮带动一群人奔小康”的故事广为流传,故事的主人公是嵩溪爱珍豆腐皮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兰爱珍。

2009年3月,兰爱珍创办合作社。刚开始,合作社生产的豆腐皮销路不畅,兰爱珍在清流县城找了一家经销商试销,先寄卖后收账,还将豆腐皮送给亲戚朋友免费品尝,渐渐打开了市场。从背着豆腐皮一家家上门推销,到如今产品供不应求,兰爱珍将清流地方特产豆腐皮打造成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远销国内外。

在市、县妇联实施“乡村振兴巾帼行动”的号召下,兰爱珍在合作社内部筹集资金,设立互助基金,并由合作社担保,帮扶农村困难户、受灾户发展豆腐皮产业,每个贫困家庭给予最高12万元的帮扶借款,用于豆腐皮产品加工厂房建设和设备添置,至今已累计发放互助资金310万元,使78户农村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兰爱珍还带头参与“N+1”结对帮扶活动,主动与两个贫困家庭结对子,为精准扶贫户学生提供从初中至大学毕业的全部学费。

家住嵩溪镇元山村的贫困妇女郑富金,与丈夫加入嵩溪爱珍豆腐皮合作社后,用勤劳的双手实现了脱贫致富。除了春节,他们几乎每天都在自家的豆腐皮厂房里忙碌,是大家公认的“产能状元”。他们时常感慨:“如果没有合作社的帮扶,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日子。”

近年,爱珍豆腐皮专业合作社先后被评为“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集体”“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兰爱珍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福建省脱贫致富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花木兰”带领妇女兴家园

三明市明溪县,即《如梦令·元旦》诗篇中所指的归化,该县沙溪乡梓口坊村是有名的侨村,村民有三分之一在国外务工经商,留守村庄的一半是老人和孩子,妇女是村里的主力。村子的领头人也是一位女将,名叫戴清华,她身兼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和村妇联主席三职,是有名的基层“花木兰”。

带领在家的姐妹们一起努力,建设好家园,让在外特别是在海外创业务工的家人放心,一直是戴清华奋斗的目标。

为了发展村里的产业,她带动全村种植柑橘1900多亩,并成立了梓岭绿色柑橘合作社,入股妇女每年纯收入达10多万元。柑橘种植成功后,她又发动妇女养殖鸡鸭,种植猕猴桃、烟叶、甘蔗、毛竹等,让姐妹们拓宽了增收渠道。

为了照顾留守老人,戴清华组织妇女成立了乡村巾帼志愿服务队伍,开展“爱心敲敲门”活动,并建好用好村幸福院,通过医、养、娱相结合,为全村60岁以上老人提供全方位日间照料,为在外的游子解决后顾之忧。村妇联还引导妇女积极参与“最美家庭”和“家庭好角色”等评选活动,推进家庭文明建设,在全村形成了尊老敬老、夫妻和睦、邻里友善的良好社会风气。梓口坊村获得全国敬老模范村、全国为侨公共服务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戴清华还是福建省基层理论宣讲优秀宣讲员。她经常利用空余时间和村妇联执委一起编排文娱节目,以三句半、顺口溜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政策法规、文明生活理念,还组织茶话会、广场舞、诗歌朗诵等活动,发动村里的姐妹参与“巾帼大宣讲”“巾帼大学习”。村妇联里有几名执委是侨眷,参与学习后,常给在国外务工的家属宣传新时代国家的新政策。

“我能从一名普通农村妇女成长为妇联干部,如今还是一名女村主干,离不开党委政府和各级妇联组织的关心和支持,我一定不忘初心,把各项工作做好,让我们乡村变得更美、让大家的日子过得更好!”戴清华动情地说。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