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敏(右一)为客人介绍缪氏庄园产业发展情况。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许真学
■ 王祥/李伶俐
卷发、墨镜、高跟鞋,第一次见缪敏,很难将她与农业联系起来,但她说,以前她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现在仍是农民,新型农民。
村里那个让女娃坚持读书的家庭
“在我们村,女娃儿一般上学上到能干活就不上了,我们家是当时村里唯一的例外。”1974年,缪敏出生于重庆市北碚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与别家不同的是,她家三兄妹都读到了毕业。经过3年师范学习,缪敏成了一名教师,回到村小任教。
“要感恩国家的改革发展,要不然我也没机会从农民一跃成为一名教师。”缪敏说,那时候的教师生活很艰苦,中午吃饭“今天这个老师带个南瓜,明天那个老师带根莴笋”,但身份的变化,让她扬起了骄傲的头,开始以不同的视角审视社会、思考自身前途命运。
“被逼”的第一次创业
缪敏结婚、进城后,结束了乡村“园丁”的工作。生完孩子,缪敏去了百货公司当营业员。那时候营业员算是体面的工作,但不甘于现状的缪敏又选择了更具挑战性的工作——医药代表。
顺利进入药业公司后,缪敏很快成长为公司的省级办事处经理。“那时候确实很拼,有一年我只用了不到2个月的时间就把全年的任务完成了。”回想起当年的奋斗时光,缪敏的脸上满是兴奋之情。
揣着家里拆迁补偿的2万块钱,缪敏和姐姐踏上了北上兰州之路,负责公司代理药品在西北五省的销售。迎接她们的是一场巨大考验。
初到兰州,缪敏把城区几千家药店全部跑遍。半年下来,市场却并没有打开,带去的钱只剩下1000多元。加上那时候对女性外出打工存在普遍偏见,缪敏与娘家和婆家的关系都降到了冰点。家里回不去,市场打不开,缪敏与姐姐陷入了困境。
两人开始逐家药店跟进。“当时就去和药店老板谈,我给你当免费营业员,条件是允许我把自己的药带进店里来卖。”这一招果然见效,凭借质量保证,缪敏所代理的药品逐渐在兰州打开局面。可惜好景不长,2003年,公司因资金链断裂欠下巨额债务,不得不解散。业绩刚有起色的缪敏不甘心就这样前功尽弃,她再一次展现出了骨子里不服输的劲头——自己创业,在兰州成立医药公司,并赚到人生第一桶金。
“创业比打工还艰难,我俩最惨的时候靠10元钱过了一周。”2003年,缪敏从昆明药交会上拿到一个几百万的项目。由于甲方回款要3个月,缪敏把全部家当和借款都押了上去。姐妹俩每天用一个西红柿和一个鸡蛋熬一盆汤,然后花1块钱买5个饼,“每顿饭就是半个饼加一碗汤。”收到甲方回款的那一刻,她和姐姐又哭又笑地跳起来。
借着时代改革春风,缪敏凭借自身的不懈努力,改变了家庭的命运,同时为社会创造了就业机会和财富。
千亩生态农庄开启二次创业
小有成就的缪敏“想找地种点水果和蔬菜,让自己吃上放心食品”。2012年,“缪敏农庄”在四川省邻水县柑子镇落户。那年,中央“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正是指向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租下土地的第一年,缪敏只做了土地改良一件事,本想第二年放开手脚大干一场,可县里发生了50年不遇的干旱,种的葡萄苗根本发不出芽。“县委县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紧急支援,用三天时间给我们打了六口井,解决了灌溉问题,保住了苗子。”缪敏说,在天灾面前,个人力量实在渺小,若没有政府施以援手,她的农业之路可能也就到头了。
2016年,邻水遇到了罕见的雪灾。当时,缪敏正在医院陪父亲做手术。“早上6点,员工给我打电话说‘完了,董事长,估计膜被压塌了’。”当缪敏火速赶到农场时,柑子镇的书记、镇长已经在农场里商量着解决方案。“我真的很感动。因为雪一直下,镇领导火速从镇上抽调了100多名劳动力来帮我割膜。”缪敏说。大棚顶上的膜割开后,雪直接掉下来,防止大棚被压垮,避免了一场大损失。
如今,缪敏的农庄种着2000亩葡萄以及1000亩其他农产品,年产值几千万,整个农庄也走上了科技化、生态化之路。“每串葡萄上都有一个二维码,顾客扫描二维码就能知道这串葡萄的‘前世今生’。”缪敏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二维码上的信息包括生长在哪个大棚,由哪个工人负责种植看护,以及打药和施肥情况等。
走进农庄的加工区,记者看到,一条自动化分拣生产线已投入使用,葡萄采摘回来后,可以完成自动扫描、识别、成像、分级。“未来,我们将继续升级生产线,让它自动识别糖度和色度。”在缪敏的心里,争做中国第一鲜食葡萄品牌是她给自己定下的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