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9年8月1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文件周刊 看点 铁血与母爱 《亲爱的,热爱的》:励志,我们是认真的 新书架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铁血与母爱

八一建军节来临的时候,聆听热辣辣的豫剧,翻读阿成的小说,从城内河浜看倒映的天空,一时若有所思,又若无所思。

本该讴歌军人的铁血精神,但我想到的是母爱。这种爱,许多时候只能体现在舐犊的舌尖上,但当家国联系在一起了,母性之爱往往就会迸发出气贯长虹。

■ 刘放

7月21日晚,2019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在昆山开幕。在接下来的38天时间里,全国20个省(区、市)112个剧种的118个代表性经典剧目汇聚昆山,生动展现新时代中国戏曲人的新气象、新作为,展现戏曲人扎根基层传薪火、矢志不渝攀高峰的奋斗精神,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昆山是苏州下属市,该市文联好友盛永明兄电话来邀,本次有豫剧专场,虽然没有我痴迷的常派,但唐派来了不少大师级名角,还有名旦名票,经典黑头戏,一定要来看啊。

我心大动!似乎一段热辣辣的豫剧旋律,立马从他的电话中直扑耳际,缭绕不散。

从一种戏剧获取对一地文化的领略,我觉得河南豫剧最能担当此重任。尤其是著名豫剧艺术家常香玉演唱《花木兰》的唱段“谁说女子不如男”:“刘大哥讲的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将士们才能有这吃和穿……”那一份脆蹦蹦咬字干练的高亢豪爽、抑扬顿挫、韵味淳厚,把古代传奇女子替父从军的英武气概,渲染得淋漓尽致,让人听了热血奔涌,百听不厌。也因此而领略中原文化的沉雄浑厚、情义并重、大爱大恨、曲直分明。在天南地北的万千观众眼底心中,常香玉是无须行政机构颁发证书的河南文化代言人,女中豪杰,能在儿子背上刺字的刚烈母亲。

生活中,这位女艺术家也让人肃然仰视。许多人都知道“香玉剧社号”战斗机的故事,当时,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斗正在激烈,作为一个艺人,她心中激荡爱国之情,率剧社到全国巡回演出,为捐献一架“香玉剧社号”战斗机而义演。剧情的里里外外,都无不辐射着中原大地的雄浑正能量。至今,我一看到飞机,一仰望蓝天,都会不自觉地想到那架抗御外侮的战斗机,呼啸着从我的少年梦境中飞起,冲天翱翔。继而又幻化为一只和平鸽,落足在我的案前,栖息在我的枕畔。

前些年,这位让人敬仰的艺术家为孙女小香玉的艺名纠纷,轰动一时。孙女的艺名本是常香玉给的,那就是形同接力棒的传承人,而观众也非常认可这个传承人,大有光大常派、甚至青出于蓝之势。但是,老艺术家在临终前,却委托律师发表声明,要收回小香玉这个艺名。事实上,小香玉和常香玉没有血缘关系,因为她的父亲是常香玉的丈夫和前妻生下的儿子。但此前,常香玉并没有因为这层关系而对这个孙女另眼相待,反而分外赏识这个孙女的才华天分,悉心真传,并主动给了她小香玉的艺名。在戏剧界,这当然就是确立对方为自己的传人含义。在常香玉看来,当初这个孙女也是最适合继承自己衣钵的人,能当接替自己将豫剧艺术发扬光大的重任。但后来常香玉对孙女的一系列做法很失望,她在声明中表示,当初给孙女艺名的时候有约定,要求孙女经常上演《拷红》《白蛇传》《花木兰》这三个自己的代表曲目,这也是常派豫剧艺术的精华。一开始,小香玉的确是依约经常表演这些曲目,祖孙和睦无隙。可后来,小香玉渐渐很少或不再表演传统戏剧。小香玉也有自己的道理,时代在发展变化,自己所做的也是顺应时代潮流,传统演唱顾客有限,不能抱残守缺。但常香玉认定,没有她的孙女来演绎现代艺术,现代艺术照样不乏鲜活;而得了“小香玉”艺名的孙女不全身心投入她的常派艺术,却会导致传统豫剧式微甚至文脉中断的风险。她的收回艺名之举,就是要给自己孙女敲响警钟。

无须掩饰,我是坚定站在老艺术家一边的。艺名纠纷最后的结果,当然小香玉继续用她的艺名,因为在法律规定中,艺名也是用来区分人的,而这也是人格的一部分,所以谁都不能收回。但老艺术家的愿望也圆满实现了。小香玉明白奶奶对自己的殷殷深情,明白自己的从艺不可缺失文化自信。我还觉得,老艺术家给豫剧内外的广大艺人都给上了一课,不可见利忘义,义利相兼当以义为先。这次收回艺名风波,可以说是老艺术家的艺术舞台的最后亮相,是另一种形式的“精忠报国”。

由报国壮举,我想到“白山黑水除敌寇”的赵一曼女士。赵一曼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抗日民族英雄,电影《赵一曼》《我的母亲赵一曼》等都有表现,2010年她还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按理,称其为“女士”似乎不大妥当,似乎有一种淡化她的侠肝义胆、壮志凌云高大形象之嫌。但是如果读了作家阿成的短篇小说《赵一曼女士》,就不会这样想了。

《赵一曼女士》是获得第一届鲁迅文学奖的短篇小说,有限的篇幅里客观冷静地叙述了她负伤被敌人软禁在医院的过程中,争取和感化警士董宪勋和女护士韩勇义,并成功出逃医院。虽然最后还是被敌人追上,但读者能明白,这样的党,这样的女战士,一定会无往而不胜。她死了,她身后一定还会站起万万千千个她。这篇小说的成功在于,对赵一曼的形象塑造上和具体称呼上,正是这个“女士”甫一出口,人物形象也突然焕发出以往所绝没有发现的壮美,那种从容大气,那种信念坚定,闪耀出烛天的光芒。

赵一曼女士在慷慨就义时,留下对儿子的深情嘱咐:“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字字殷红,辉映今天国旗的颜色。

说了两位伟大的女性,还想再说一位,这是一位姑苏女子,比赵一曼小,比常香玉长,她叫李敏华,生于1917年。她幼年时曾在城里振华附小读书,后随家人迁居上海,1935年从务本女中毕业后考入清华大学,其时,赵一曼正在白山黑水中做女政委,率领抗联战士与日寇浴血奋战。而常香玉,还在学艺中。这期间的“五卅惨案”“9·18事变”“一二·九”学生运动,都给李敏华留下深刻印象,使她立志以己所学报效祖国。

1940年,李敏华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4年后,她与丈夫吴仲华一起赴美留学,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并先后在1945年和1948年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发表重要论文。她在选读博士时就遇到种种阻力,因为该校历史上从未有过机械系女博士。幸好也有部分教授支持她,她就一边照顾幼小的儿子,一边勤奋攻读,终于成为麻省理工学院第一位工科女博士。波士顿报纸在报道该届毕业典礼时,特别提道:“中国的李敏华,几个孩子的母亲,证明了妇女可以与男子一样,获得博士学位。”

学成后,夫妇二人毅然放弃优厚待遇,返回祖国,为祖国的科学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双双成为中科院院士。

我特别想要说的是,大约正是赵一曼慷慨就义前后,李敏华毅然更改专业,由当初的化学系转到航空系,原因明显与赵一曼有内在的联系。当时,日军正疯狂进攻全中国,在长沙战斗中,我空军向敌人的指挥舰发起反击,但由于飞机性能差,投弹数次都未能准确命中,最后飞行员英勇驾机直接撞向敌舰,与敌人同归于尽。正是这次空战,对李敏华影响非常大,她当即改变专业,立志用自己的所学报效祖国。这个改专业,动作极小,谁又能低估其中爱的含量呢?

八一建军节来临的时候,我在姑苏小城,聆听热辣辣的豫剧,翻读阿成的小说,从城内河浜看倒映的天空,一时若有所思,又若无所思。本该讴歌军人的铁血精神,但我想到的是母爱。这种爱,许多时候只能体现在舐犊的舌尖上,但当家国联系在一起了,母性之爱往往就会迸发出气贯长虹。让我们虔诚地跪捧之,并且,深爱脚下默默的大地!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