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9年7月23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闻 妇联组织要结合“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广泛开展农村妇女庆丰收系列活动 初心不改 新时代红船女儿奋进正当时 “最美奋斗者”投票正式开启 三晋大地步入“新经济时代” 首批女动车组司机将上岗 会师地追忆峥嵘岁月 新时代传承红色精神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2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煤炭大省山西:

三晋大地步入“新经济时代”

上图:治理前,山西省右玉县随处可见的荒凉沙地。(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下图:山西省右玉县小南山森林公园(新华社记者曹阳2018年8月7日无人机拍摄)。 新华社发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

记者 姜军旗

“肇事车辆双方都是人力货车,因为其中一辆走错路发生剐蹭,造成车轴破损。”在山西省太原市公安局日前举办的“档案馆开放日”活动中,一张日期为1951年12月15日,开具单位为太原市公安局的“事故认定书”,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的目光。

开放日活动中,大量历史档案再现了70年来太原发展的历史片段。其中一份1951年太原市车辆统计表显示,当时全太原市共有小轿车176辆、马车4900辆、自行车3万多辆。如今,太原市的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160万辆。从176辆到160万辆,是马车时代到汽车时代的变迁,更是生活方式和社会发展的飞跃。

在马车作为主要出行方式的时代,从太原市由北向南穿城而过的母亲河汾河,成了两岸居民出行最大的障碍。新中国成立前,摆渡是往来汾河两岸唯一的选择。1954年,太原市迎泽大桥竣工通车,一桥飞架东西,天堑变通途。

中铁大桥局七公司的工程师张博君,是汾河北中环桥和摄乐桥的建设者。闲暇时,他喜欢在汾河边,静静欣赏汾河上父亲和自己亲手设计建造的大桥。张博君的爷爷是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者,父亲张建桥也是一名桥梁工程师,参与了太原南中环桥的设计建造。

张博君称自己是“桥三代”,2013年,带着张家三代对桥梁事业的热爱,张博君来到太原,作为骨干参与修建了世界首座对称五拱反对称五跨非对称斜拉索桥——北中环桥和太原首座独塔空间扭索面斜拉桥——摄乐桥。

“一条汾河21座桥,从南一直美到北!”随着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的临近,太原迎宾桥和通达桥将陆续通车。横跨太原汾河两岸,21座高大宏伟、造型各异的大桥,宛如点缀在玉带上的一颗颗明珠,不仅改善了市区的交通,也成为这座城市一个又一个新的地标。

与省城太原交通巨变相对应的,是省域交通的飞速发展。

申纪兰是唯一一位连任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她经历和见证了共和国70年的发展。

1954年,她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整整走了4天时间。“那个时候,平顺到长治没有公路,我骑着李顺达送的一头毛驴,走了7个小时的山路,才到了长治,然后坐上卡车到太原,再和代表团一起进北京。”

从普通公路的修建,到高速公路的开通,再到高铁和机场的通车通航,申纪兰的进京路越来越“短”。今年全国两会,申纪兰从长治直接坐飞机到北京,“一个来小时就到了。”

截至2018年底,山西省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4.29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5335公里,基本建成“三纵十二横十二环”开放式、与周边邻省互联互通的高速公路网。铁路运营里程达5427公里,开行中欧(中亚)班列50列。全省7个民航机场共开通国际航线20条。一个联通全国、触达全球的立体交通网络已然形成。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兵,交通网络的形成也为山西走上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提供了支撑。

作为全国最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一直以来,山西在外界的印象中就是“煤炭”。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同时,山西创造了诸多的全国和世界第一,但“一煤独大”的经济结构失衡也成了这个煤炭大省的痛楚。

粗放的采矿业,经年累月,导致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矿难频发,经济发展患上了“煤炭依赖症”;多年来,始终走不出“煤炭市场好时,无暇转型;市场不好时,无力转型”的怪圈。

关键时刻,新一届党中央为山西把脉,开出两剂良方: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近年来,随着新的经济转型发展历程的开启,一场以调整经济结构、转型绿色发展,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为目标的自我革命正在三晋大地全面展开。

在朔州市平鲁区的航拍照片上,一片山水园林式的生态园区格外显眼,如果不看介绍,人们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亚洲最大的露天煤矿所在地。

作为改革开放初期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当时亚洲最大的露天煤矿——安太堡煤矿“一步跨越30年”,创造了中国煤炭工业史上的一个奇迹。如今的平朔,一望无际的人工林与矿区交相辉映。平朔人30多年走出的绿色发展之路,早已使这块改革开放“试验田”,成了中国煤炭行业发展的新标杆。“煤炭企业要走出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实现资源与环境同步、人与自然和谐的良性循环,绿色发展是企业永恒的生命力。”中煤平朔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王祥生对于绿色发展的理解,正是平朔人30多年实践的真实写照。

从今年2月中旬开始,山西全省开展的“改革创新、奋发有为”大讨论,在全省上下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创新再发力、开放再提质、工作再抓实。山西的新转型,正呈现出强劲态势,取得了积极成效,思想观念、产业结构、发展动能、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煤炭增加值占工业比重明显下降,新兴产业比重快速上升,一煤独大的格局正在改变,现代产业体系初步构建。作别“煤老大”, 山西正在成为全国能源革命的排头兵。

70年砥砺奋进,70年春华秋实。山西经济总量增长900多倍,居民人均收入增长300多倍,教育、医疗、交通、养老……发展成果人人共享。三晋大地的巨变,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的缩影,反映出的也正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