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9年7月8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要闻 以改革新成效,开创改革新局面 全国妇联机关“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专题党课举行 当好真学真信真用的“行动派” 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 做实做强巾帼家政 “为抗战吹响号角”主题展开幕 “红军女杰”的战斗精神永不褪色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将军第一县”湖北红安的红色记忆

“红军女杰”的战斗精神永不褪色

七里坪镇红军广场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强洪

“有一种信仰叫共产主义,有一种情怀叫家国天下,有一种乡愁叫从未远去的红军味道。那是一个荡气回肠的地方,它的名字叫作‘七里坪’。”这是纪录片《记住乡愁》里的解说词。

初夏时节,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走进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旧称“黄安”)七里坪,接受红色革命历史教育,感受激情燃烧的岁月。

七里坪镇的红军故事

“九送红军上高山,一阵北风一阵寒,问一声啊红军哥,几时人马再回还?”记者行走在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镇长胜街,听着这首动听的红军歌曲,脚下的青石板发出脆响,仿佛在叙说光阴的故事,将我们带回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小小七里坪,家家有烈士,村村有将军。红四方面军在这里诞生,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在这里重建,三支红军主力部队的军旗在这里升起。

七里坪镇是中国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也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在七里坪镇,到处可见革命年代的遗迹。长胜街是国内保存最完美的古代徽派建筑之一,也是大革命时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域,街内由北向南依次有光浩门遗址、七里坪工会、郑位三故居、鄂豫皖苏维埃银行、红军饭堂等18处革命遗址遗迹。它们静静排列在古朴的街道两侧,见证着历史风云。

鄂豫皖苏区的红色摇篮

“要革命、不要家、不要钱、不要命”“图贡献、不图名、不图利”这是湖北红安人的信念。红安县,不仅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发源地,也是人民军队的重要诞生地,还因培育了223位共和国高级军事将领被誉为“中国将军第一县”。彼时,红安人就是以这样的信念,义无反顾,前赴后继,14万英雄儿女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从1923年建立党组织开始,直到新中国成立的27年间,这里红旗不倒,武装斗争从未间断。

来到位于红安县的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纪念馆,一张张黑白图片将时空拉回到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

1927年11月13日,黄安(今红安)、麻城3万余名农民自卫军和义勇军在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和中共湖北省委领导下,攻打黄安县城,打响了鄂豫皖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右派的第一枪,正式成立了黄安农民政府,组建了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史称“黄麻起义”。

1928年1月,鄂东军在黄陂木兰山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吴光浩任军长,戴克敏任党代表。黄麻起义创建的红军和苏区,是后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和鄂豫皖苏区的重要来源及组成部分。

四支参加长征的红军队伍中,有三支诞生于湖北。1927年至1934年,18支军级建制的红军部队诞生于湖北。他们是:红一军(鄂豫皖)、红二军(湘鄂西)、红三军(湘鄂西)、红四军(鄂豫皖、湘鄂西)、红六军(鄂西)、红七军(鄂北)、红八军(鄂东南)、红九军(鄂北、鄂豫皖)、红十一军(鄂豫皖)、红十二军(鄂东南)、红十五军(鄂东南)、红十七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七军、红二十八军。两支诞生于湖北的红军军团,贺龙的红二军团和彭德怀的红三军团,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和第一方面军的主力,与同样诞生于湖北的主力红军、徐向前等领导的红四方面军,构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的三大主力。

“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这首《黄安谣》是流传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苏区的民谣,它真实地反映了黄安人民跟着共产党进行土地革命的冲天热情。

20万长征红军,6万来自湖北。16万红军英烈中,4万是湖北籍。长征,这部悲壮而恢弘的史诗中,湖北篇章荡气回肠。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位于红安县城关镇陵园大道1号,是为了纪念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斗争中牺牲的先烈们,于1990年在原红安烈士陵园的基础上扩建而成。陵园内有烈士纪念碑、烈士祠、烈士墓、革命烈士纪念馆、红军干部骨灰堂、红安县革命博物馆、李先念纪念馆、董必武纪念馆等大型纪念建筑物。革命烈士纪念馆内共展出著名烈士230余人的遗物、照片、诗抄和雕塑等展品。

长征路上的“红军女杰”

说起长征,大家头脑中会浮现出像徐海东、王树声、陈再道、贺炳炎那样的一个个铁骨铮铮的战将。殊不知,在长征途中,还有一批英姿飒爽、顽强战斗的巾帼英雄。

在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以及湖北省档案馆7号馆库,都可查阅到一位红四方面军川陕苏区的巾帼英雄“陶万荣”的名字。她是红军第一支妇女正规武装的营长,被誉为“红军女杰”。

苏风,原名陶万荣,红安麻城乘马岗得胜寨人,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位女营长。

“三条半枪闹革命,二十六将出乘马”。在革命战争年代,红安乘马岗镇有两万多名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册烈士5938人,孕育了大将王树声、上将陈再道、王宏坤等33位将军和88位省军级领导,被誉为“中国第一将军乡”和“中国第一烈士乡”。

苏风1929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共青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随红四方面军参加长征。1933年3月,红四方面军入川开辟川陕革命根据地,大批妇女投身革命。红四方面军在总指挥徐向前和川陕省委的领导下,从川陕省委机关和总部报名的优秀妇女中挑选出400多人,在四川省通江县组建了“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营”,第一任营长陶万荣,政治委员曾广澜,下辖四个连。

这个“妇女独立营”是我党我军领导下诞生的第一支正规的妇女独立武装。之后,苏风担任过红四方面军政治部宣传队队长,抗日军政大学女生队队长等职。战场上,她挎双枪、骑快马,被誉为“红军中的穆桂英”。徐向前称她是“假小子”,国家领导人陈慕华为她题词“红军女杰”。电影《祁连山的回声》就是根据她的事迹改编的。

苏风负责创建的妇女独立营,后被扩大为妇女独立团、妇女独立师,最多时有2000余人。1935年4月,这支中国最大的妇女武装,开始长征,随红四方面军两越雪山,三过草地,成为20世纪世界军事史上的一大奇迹。长征结束后,苏风随西路军参加西征,遇挫后,临危受命为妇女独立团团长,带着300多名女战士,用手撕,用牙咬,与马匪拼到最后一刻。

在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苏风的战斗轨迹遍及延安、山东、东北等地,为民族解放奋斗了整整一生。1995年12月30日,新中国成立后,苏风历任辽宁省高级法院副院长、大连市卫生局副局长、大连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大连市政协副主席。1995年12月,80岁的苏风病逝于大连。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