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个重点城市出台的垃圾分类专项文件中,北京、上海、太原、长春、杭州、宁波、广州、宜春、银川等9个城市都已出台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明确将垃圾分类纳入法治框架。
● 上海出台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在政策上具有表率作用,可以推动全国垃圾分类工作的进展,但各地还是要根据各自实际情况来制定分类标准和规则,不能简单模仿。
(网络图片)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韩亚聪
截至7月6日,城管执法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1.78万人次,共开展执法检查9600次。其中,分类投放环节共检查居住区、宾馆、商场、医院、园区等单位1.28万家次,个人8253人次,共教育劝阻相对人6704起,责令当场或限期整改3367起……
这是《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自7月1日正式施行一周来的“成绩单”,也意味着垃圾分类的“强制时代”全面来临。
从中央到地方、从学校到餐馆、从家庭到单位,当下,垃圾分类可以说是我们生活中的“热词”。
近日,住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计划投入213亿元,到2020年年底,将会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在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已经或正在出台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垃圾分类纳入立法。
如火如荼之下,如何通过因地制宜实现提质提效,诸多城市正在积极探索,各具特色、稳步推进的垃圾分类“新时代”已经来临。
相关条例已在多地“生根”
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上海开始普遍推行强制垃圾分类。住建部公布,将在全国46个重点城市推行垃圾分类。
据了解,46个重点城市中的北京、上海、太原、长春、杭州、宁波、广州、宜春、银川9个城市已出台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明确将垃圾分类纳入法治框架,其中北京是首个立法城市。
有媒体曾对46个重点城市出台的垃圾分类专项文件进行了统计和梳理,北京、上海、太原、长春、杭州、宁波、广州、宜春、银川等9个城市都已出台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明确将垃圾分类纳入法治框架。
作为国内首部以立法形式规范垃圾处理行为的地方性法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于2012年3月1日正式实施,明确了政府部门、物业等管理责任人、收运处置单位、垃圾产生单位的责任和罚则。目前,该条例修订工作已列入2018-2020年立法规划。
据了解,2015年至2019年,杭州、银川、广州、宜春、太原、长春相继出台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今年6月,杭州修订管理条例,加大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宁波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5月底已审议通过,将于10月1日起实施。
惩戒措施不断完善
前段时间,“杭州一海底捞垃圾被拒运”上了微博热搜榜。
据了解,6月6日,杭州下城区“三化四分”办、文晖执法中队及朝晖环卫所等单位联合上门,对绍兴路海底捞火锅餐饮店垃圾分类设置配置及收集、收运情况进行检查。经检查发现,店内垃圾收集容器配置不规范,垃圾混装等现象依旧存在。
执法人员随即对其不规范行为进行指正,依法开具了《接受调查处理通知书》及《限期整改告知书》,要求其负责人于6月10日到文晖执法中队接受询问,并再次告诫店家必须依照《杭州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范设置生活垃圾收集容器,严禁混装、混运。
这是垃圾分类惩戒措施不断完善的一个缩影。
据统计,46个重点城市中,80%以上对垃圾分类采取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四分法”,各地执行的基本都是国家制定的这四大分类标准。为便于理解,有些地区采取了不同的称呼和标志。如上海提出干垃圾和湿垃圾之分,而北京则是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
在大部分已经对垃圾分类立法的城市,都在相关条例中明确了对个人违规投放的处罚。46个重点城市中,有25个城市明确了对个人和单位违规投放生活垃圾的处罚,针对个人违规投放,多数城市最高罚200元,单位违规投放或随意倾倒堆放生活垃圾的,最高处以5万元罚款。
太原、铜陵、杭州等城市还对违规投放垃圾增加了信用惩戒措施,违反生活垃圾分类有关规定,且拒不改正,阻碍执法部门履行职责的,相关信息将被依法纳入个人单位的信用档案。
各地不断出实招引导
引导垃圾分类,除了通过立法加强源头减量,各种便民、亲民、惠民实招也在各地层出不穷。
积分兑换也成为引导垃圾分类主流方式。在北京市崇外街道,一卷纸70分、垃圾袋100分、盐120分、陶瓷刀150分,5公斤大米则需要1000分,还有其他生活用品可以选。据估算,投40个塑料瓶就能换一袋盐,价值三四元钱;300多个瓶子差不多能换10斤大米。建国门街道还投放了6个智能垃圾桶,可以进行人脸、指纹识别,还可以刷积分卡。
在江苏省,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学生每天垃圾分类情况进行积分排名:正确投放1斤垃圾可兑换10积分,100积分相当于1元钱,可以去学校的相关商店换购物品。学校规定,划出6学分作为学生“素质教育学分”。如今,该校很多大学生开始热衷攒积分“爬榜”。
在宁夏银川金凤区,现有6个垃圾分类兑换超市,这6个超市一改之前居民可兑换的洗涤、卫生用品单一的现状,将商品超市与兑换超市合二为一,居民可在超市兑换任何商品,包括蔬菜水果、米、面、油、生活用品、烟酒副食等。一家兑换超市的负责人说:“商品的丰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居民加入垃圾分类中,每天都有一二十位居民来送废品积分兑换。”据了解,每位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手机上都安装有一个App积分软件,积分多少随时短信通知,居民参与的热情日渐高涨。
标准和规则需依实际情况制定
据了解,在46个城市中,大部分对垃圾分类采取“四分法”: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
重庆、石家庄、太原、大连、长春、苏州、杭州、铜陵、南昌、海口、德阳、贵阳、昆明、兰州14个城市采用“有害垃圾、易腐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的“四分法”。
据了解,在采取“四分法”的城市中,对垃圾分类标准界定的主要区别是“易腐垃圾”和“餐厨垃圾”。多个城市的垃圾分类专项文件中明确,“易腐垃圾”指居民日常厨余垃圾及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等产生的易腐性垃圾。
据梳理,在个别城市的垃圾分类标准中,出现了“干垃圾”和“湿垃圾”的概念。
上海和邯郸都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天津、长沙、武汉的生活垃圾分类原则上采取“干湿分类”的“两分法”。
对垃圾分类最为细致的是深圳。在基础分类标准上,深圳在实行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种分类基础上,初步建成大件垃圾、废旧织物、园林绿化垃圾、果蔬垃圾、有害垃圾、餐厨垃圾等生活垃圾“大分流”体系,通过专业化分流手段为末端焚烧与填埋“减负”。
“目前全国整体上垃圾分类的覆盖范围还很有限,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只占全国城市数量的7%左右。同时,这46个城市的进展也不平衡,有的城市群众在垃圾分类方面的获得感并不强。目前,大部分城市还只能做到在投放环节配备分类收集的设施。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环节的设施配备普遍不足,垃圾‘先分后混’的问题还没有明显解决。”住建部环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徐海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上海出台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在政策上具有表率作用,可以推动全国垃圾分类工作的进展,但徐海云建议,各地还是要根据各自实际情况来制定分类标准和规则,不能简单模仿。“比如说我们现在是分四类,可回收物、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其他垃圾,这几大类应该是全国统一,具体的类别,我认为还需要各个地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条件来制定,这样才能够充分体现因地制宜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