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9年6月29星期六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家庭周刊 社区 “生活在这个社区真的很幸福” 大连:“红月亮”图书馆变身“社区大书房” 浙江长兴:我为老人读本书 江苏徐州:推进社区助餐助浴 湖南:推广“居民公约”促进社区和谐 北京:丰台南苑街道志愿服务“赶大集”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新竹社区创新服务模式

“生活在这个社区真的很幸福”

“时间银行”志愿者开展贺卡DIY活动。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陈姝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新竹社区积极探索社区提质新途径,坚持以党建引领推进社区基层治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搭建为民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模式,为社区发展稳定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社区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和谐社区”“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等荣誉称号。

6月的一天,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刚踏进新竹社区,心中便涌动着一种暖暖的感动。

“时间银行”让养老安心

夕阳的余晖下,一位老人推着另一位老人漫步在小区的林荫路上,步履缓慢而从容。推车的老人叫刘粤源,是新竹社区的一位特殊志愿者。说她特殊,是因为她是破格加入“时间银行”志愿者队伍中的。刘粤源老人已经70岁了,按规定,超过70岁就不能加入志愿者队伍了,但她多次找到社区领导,表示很渴望成为“时间银行”的志愿者。

“我身体还不错,想做点力所能及有意义的事,帮助别人其实也是快乐自己。”刘粤源乐呵呵地告诉记者。

刘粤源帮助的对象是93岁的独孤老人冯联秀,因为疾病导致双腿无法行走,只能依靠轮椅在家中生活。刘粤源的到来给冯奶奶的生活增添了几分快乐,她常带着冯奶奶到小区转转,呼吸新鲜空气,还陪她去看医生,买了新鲜的时令水果也会特别分出一份,拿给冯奶奶。“生活在这个社区真的很幸福,邻里之间像亲人一样。”冯奶奶说这句话时,脸上的笑容真诚又灿烂。

新竹社区党委书记覃毓宁告诉记者,新竹小区是20世纪80年代的老旧小区,老年人口比例约占10%,其中高龄老人占五分之一,而且空巢化速度在加快。2018年9月,社区推行“时间银行”互助养老志愿服务模式,按照低龄存时间,高龄换服务的原则,鼓励志愿者尤其是健康低龄老人为辖区内高龄、失能、失智、行动不便等有服务需求的老人提供志愿服务,形成一代帮一代、低龄扶高龄的波浪式互助养老的良性循环。

刘粤源只是这里近两百名“时间银行”志愿者的一个缩影。老人腿脚不便,志愿者上门帮助收拾屋子;子女都在外工作,志愿者来到老人家中聊聊天唠唠嗑;腰酸腿疼,志愿者用自己的医学知识来为老人做个推拿按摩;“长者生日会”“邻里长桌宴”等主题活动温暖着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时间银行”志愿者成了街坊邻里的“贴心人”。

截至目前,新竹社区已招募“时间银行”志愿者团队32个,共有199名志愿者,累计服务老人487人次,累计服务时长240多个小时。整个“时间银行”运作步入正轨,活动也融入经常,融入日常,每一名“时间银行”志愿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使为老、敬老、爱老之风气在社区蔓延。人性化的居家养老服务和融洽的社区氛围让社区老人连声点赞:在家门口就能养老,安心也暖心,真是太幸福了!

“文化大餐”凝聚居民幸福

新竹社区秉承“身边学校、多彩课堂、青年之友、老少受益”的社区理念,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利用现有教育平台,打造老少皆宜的社区文化“大餐”,营造社区老人活到老学到老,儿童、青少年融入其中的良好氛围。

“乒乒——乓乓”,在二楼的运动室,一阵激烈的乒乓球声响起,原来是一名少年与一位老奶奶在打乒乓球。“我们的教练都是社区退休干部、教师等。”覃毓宁向记者介绍到,现在陪练的这位老奶奶曾经是一名乒乓球运动员。“我们小区还出了一名广西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冠军呢。”旁边一位大爷充满自豪地说。

充分发挥退休干部、教师余热和激情,为社区教育整合师资资源,搭建学习平台,新竹社区将社区教育正能量融入了日常生活中。此外,社区还有每日广播播报、《竹声报》及“常青树”老年学堂,让老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同时带动社区儿童、青少年融入浓厚的学习氛围中,让社区切实成为居民的“身边学校”。

便民服务升华邻里真情

“有困难找网格员”,在覃毓宁的带领下,社区形成了网格化管理格局,积极探索“社区党建网格化”服务新模式。覃毓宁在走访民情时了解到,居民陈秀珍属于低保户,是帮扶对象,刚好有个单位需要看管电动车棚,她就推荐了陈秀珍。朴实的陈秀珍对工作很认真,她用钥匙打开了邻里间信任的大门。在她的小木桌抽屉里,经常会帮居民保管几把甚至十几把居民家的大门、房门或者电动车的钥匙。每天下午四点半左右,新竹社区的孩子们就放学了,但因为家长下班晚,又不放心让孩子们自己带钥匙,就开始有人把钥匙交给陈秀珍保管。家长们叮嘱孩子,放学后就到“帮拿钥匙的阿姨”那里去取钥匙开门。久而久之,陈秀珍就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钥匙阿姨”。“钥匙阿姨”的故事传遍了千家万户,也曾被央视《将改革进行到底》纪录片报道。

新竹社区真诚为民服务,得到了居民的肯定。家住72栋的邓奶奶舍不得离开小区,她告诉记者,女儿给她买了新房子,她不愿意去住,“在这儿住得很舒心,很放心。邻里间像亲人一样,社区干部对我们也很贴心。”

说起干部贴心,覃毓宁在社区一待就是18年,前不久她考上了事业单位,但,她还是选择留了下来,继续为社区服务。她有些激动地说:“我在社区工作这么多年,家家户户都很了解,当得知我考上事业单位要离开时,居民们都来找我,要求我留下来。当我看到他们的眼里含着泪花时,群众的信任与需要就是我留下的原因。”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