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冉学鸿
李笠翁《闲情偶记》曾讲科场作文,有倒骗主司入彀之法,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法也;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流连,若难遽别,此一法也。说文章全靠收场处撒娇,作“临去秋波那一转”也。这话是李渔作为人生成功经验总结出来说给儿孙辈的,看得出颇为自得。但说实话,听起来实在不甚高明,不光机巧,而且媚俗。
同样关于写文章,苏轼也曾对苏辙次子苏适讲过:凡文字,少小时须令气象峥嵘,采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其实不是平淡,绚烂之极也。汝只见爷伯而今平淡,一向只学此样,何不取旧日应举时文字看,高下抑扬,如龙蛇捉不住,当且学此。较之李渔,苏轼务实多了,对子侄的殷殷之情也尽在其中。只可惜在苏门后人中,文章并不出众。反倒是其门人及众多追随者里,不乏出彩者,如黄庭坚,晁补之等人自不必说。就连晁补之的外甥,两宋之交的叶梦得,也都大为受益。恰如南宋王灼所言,在苏派词人中,晁补之、黄庭坚是学苏而得其七八分者,而叶梦得则得六七分。正因舅舅这层关系,叶梦得从小就有机会同苏门俊贤亲密交往,受到濡染,故在诗词旨趣多方面都深得东坡清旷放逸兴味,最后一度主盟文坛。
古人寄望后人成器,读书既是修身之需,也是安邦济世正途。陆游在《老学庵笔记》里写建炎以来,文人皆尚苏氏文章,学者翕然从之,而蜀士尤盛。当时语曰: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这也难怪,“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一方面,这位是文坛宗主;另一方面,做群众工作,他也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