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9年6月10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闻天下 新高考促志愿填报前置选科目不在分数而在发展方向 “有生命、会呼吸”的中国馆向世界展示“绿色奇迹” 中宣部等部门部署开展“最美退役军人”学习宣传活动 人社部官网开通“根治欠薪进行时”专栏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高考促志愿填报前置选科目不在分数而在发展方向

——专访中国教育在线总编、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陈志文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周韵曦

6月7日上午,1031万考生走进高考考场,这一数字与去年报考人数相比增加了56万,创10年来历史新高。今年,相较全国,北京高考受到格外关注:这是北京市最后一次文理分科高考,同时本科一批与本科二批将合并为本科普通批。明年起,北京市将实行新高考改革方案:由招生学校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考生。值得注意的是,除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外,考生将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选择参加3门科目考试,即3+3模式。

多种因素影响下,今年高考后考生和家长该如何进行志愿填报?明年考生又该如何备考,更好适应北京新高考?中国教育在线总编、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陈志文接受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专访,向广大考生推荐良方。

记者:今年北京市高招录取批次有重大调整,本科一批、二批合并为本科普通批,对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如何选择?

陈志文:一二本合并招生实际上是为后面高考改革做铺垫。原先录取分一、二、三本,是老的录取流程的一个流程环节,即各个高校按一、二、三批这个次序来招录考生。未来新高考,合并后录取就不分批次了,即学生按分数段先后挑选学校和专业。

长期以来,因为录取的流程,我国形成了一、二、三本的概念,很多人也把它强化成一个高校层次和质量的标签,这个说法准确讲是错误,比如一个学校既在一本招生,也在二本招生,算几本?因此,不要在意一本二本概念,这不是一个学校绝对好坏的划分。新高考后,这些一本二本概念就彻底不复存在了。

记者:明年北京将迎来新高考,鉴于其他地区改革先行中遇到的问题,北京考生在自主选择科目时应注意什么?

陈志文:新高考实际是在某种程度上把考生的志愿填报前置了。比如想报考材料类专业的考生,就可能必须选考物理和化学。从这点来看考生的科目选择实际是有限的。所以针对新高考的选科千万记住,新旧高考考分的意义完全不同,要想清楚自己未来发展方向,想清楚想干什么,千万不要只算计哪种组合能拿最高分,否则就是本末倒置。比如在高考未改革之前,690分一定是比670分有优势的,但实行新高考政策后,一旦你的选考科目不同,分数的价值与意义就完全不同了。如果你没有选物理,你再高的分数也报不了计算机。

从浙江等先行地区看,给了考生更多选择权后,多数学生因为种种原因,更偏向选择文科,或者“伪理科”,即一门理科加2门文科组合,导致文科专业分数竞争更激烈。因此,我们千万不要动辄算计分数的多少,应该首先想清楚自己要什么,不要南辕北辙。

记者:很多考生在进入高中阶段后并不能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兴趣所在,那么又该如何报志愿呢?

陈志文:如果实在想不清楚,我建议偏理科的学生第一专业选数学。因为数学是百变学科,是学科之母。因此选数学主要是为未来专业调整留下余地。如果将来想转到金融、经济、管理、计算机等专业,数学专业的学生都是受欢迎的。

对于偏文或者学不了数学专业的学生,我建议可以选择英语专业。和选择数学的道理一样,选英语也是为未来的调整转换留下余地,它最大的价值是为你未来深造创造了条件。但是一定注意,英语只是个工具,我们在修英语专业时必须辅修一门其他专业,这样才能发挥出它的价值。

以此类推,如果大家想不清楚学什么,无论偏文还是偏理就选择基础性强、后面回调余地比较大的专业。

记者:今年全国高考总报名人数(不含高职扩招)达1031万,比去年多56万人,这是继2009年的1020万之后高考人数第二次破千万。高考前夕,教育部也印发通知,要求大力促进入学机会公平。对此您怎么看?

陈志文:今年高考报名人数虽然创10年来历史新高,但同时,今年高职大规模扩招100万人,实际计划做了114万,也创造了历史最高,因此今年的录取比例反而会比去年更高,也就是说上学机会更多了。

据中国教育在线根据近年来教育部等公布的高招数据基础上进行的调研分析显示,近年来,在高考招生总量保持平稳的背景下,部分地区高考录取率连创新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近50%,部分地区录取率突破90%,这些都最大程度上保障了考生入学的机会。

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教育部多次发文强调:严管特殊类型招生,让公平至上,如大幅度缩减高校的自主招生名额等,强烈地体现了政府在高考上保公平的决心。很明显,无论高考怎么改革,不能改的是公平,公平公正是我们高考的红线和底线。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