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评论员 韩亚聪
保卫蓝天永远都没有“休止符”。今年世界环境日主题聚焦空气污染防治,中文口号为“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这显然是希望更多先行者能够用实际行动影响身边人,继而引导越来越多人从理念认同走向行动参与,给打赢蓝天保卫战注入实实在在的实践动力。
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到《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十三五”发展规划》,从十九大报告到政府工作报告……一直以来,国家对污染防治攻坚的战略部署清晰而深刻,由此,全国各地重污染天气天数下降,空气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去年,国务院又专门印发通知,就打赢蓝天保卫战做出三年行动计划,随后各地也陆续做出相应计划。这意味着,对于打赢蓝天保卫战,全国已形成了自上而下立体化的战略布局。
有了目标清晰、规则明晰的愿景,我们有理由相信,一片更蓝的天在不远的前方。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保卫蓝天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也不是几个部门、一部分人就能完成,更不能只停留在金“理念认同”的阶段。
有民意调查显示,北京市居民对垃圾“四分类”知晓率达到了80%,但是居民分类投放的自觉性和参与率仍然较低,准确投放率仅有两成。这种“知行落差”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这说明,将环保理念转化为公民实实在在的环保行为,确实还有一段路要走。
我们常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对于打赢蓝天保卫战而言,即便有了再宏大再缜密的法律、政策和规划,但如果没有每个公民实实在在的行动,没有一步一个脚印地社会合力,那这场战役必定会既打得吃力,又战绩平平。
蓝天保卫战既是一场惠及全民的战役,也是一场需要全民参与的战役。对于每一个人而言,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应该时刻放在心上:多一些蓝天白云,我们就多了一份健康,子孙后代就多了一重保障。
道理放在心上,更要融入点滴行动,成为保卫蓝天的“行动派”。在生活中,树立绿色消费理念,买东西坚持绿色采购;扔垃圾时多上心,让分类投放成为日常习惯;遇到环境违法行为,动动手指及时举报……总之,每个人的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养成了,保卫蓝天的“涓涓细流”自然就会汇成“大海”。
同时,对于企业而言,绿色生产的理念不可少,如果为了一时之利打“擦边球”,不仅不划算还要受到严厉处罚。因此,作为重要责任主体之一,企业也要做“行动派”,在生产、流通、销售各个环节都守好环保“生命线”,还要在节能降耗、新能源开发等方面下功夫,这样才能促进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方共赢。
在晴空万里时,不要自满松懈;在雾霾袭来时,也别丧失信心。要知道,在这场事关生存的蓝天保卫战中,绝不是吹响“冲锋号”、打几个“冲锋”就能大功告成的。保卫蓝天,国家已经发出动员令,立下军令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勿以善小而不为。唯有如此,才能让满满的“蓝天幸福感”来得更快更恒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