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按传统礼数,缓步走出“喜门”
▲新郎给新娘插绒花簪花
▲新娘在喜娘引导下走出东门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
记者 高峰
以工业立市的广西柳州,近年来不断加强生态文明、人文建设,朝着生态宜居、全国文明城市迈进。春和景明的五月,当地举办了一场以《大明会典》所载内容为蓝本的明制集体婚礼,更是体现了柳州现代开放包容的姿态,传统婚俗在传承中凸显的文化张力。
不期而遇的婚礼邀约
2019年1月19日,柳州市城中区的李莹莹、龙飞在城中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登记结婚。“计划都想好了,年初登记,年后举办婚礼。”李莹莹说,平时上班忙,要留有足够时间准备,不想太仓促。
登记处树立的一张宣传海报,改变了这对新人的计划。海报里,一幅幅精美火红的古装婚礼照片,吸人眼球,记录的是2018年5月在柳州市东门城楼下举办的明制集体婚礼。
“去年我们举办了首届明制集体婚礼,今年5月还将举办第二届,欢迎你们报名参加,全程免费。”当时,婚姻登记处主任孙煜向新人发出了邀请。没有过多犹豫,这对新人当即报名。“原来我是想穿婚纱举办西式婚礼的,民政局为我们组织这种中国传统风格的婚礼,一定要好好体验,也省去了自己筹办的精力。”李莹莹很是期待。
孙煜是明制集体婚礼的发起者、负责人。工作之外,她是个汉服爱好者,对古风化妆造型情有独钟。
“在我这个岗位上,才会知晓现代社会婚姻状况实在不容乐观。”孙煜说,现在人们的生活压力大,结婚推迟,离婚率升高,婚姻大事成了儿戏,有时看着城中区结婚、离婚两组数据的对比,她急得焦头烂额。
如何引导民众尊重婚姻、增进和谐,孙煜一直在思考着。多次的外地调研考察,她得到了启发,“发达地区很好地保留了古老建筑,以此传承传统文化,政府支持力度很大,反过来又促进了当地社会发展,我们也寻思着如何走好这条路。”
恰逢柳州市整合柳江沿岸重要的历史、文化、旅游等区域及空间设施,大力打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柳江文化带。孙煜抓住时机,促成了城中区委宣传部、城中区民政局的联合,在东门城楼下,合办公益活动性质的明制集体婚礼。
柳江是柳州人的母亲河,绿水抱城。东门城楼就坐落在柳江边,是广西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明代城门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二年(公元1379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在古时,柳州的学子、官员要进京都是从东门下船,渡过柳江到窑埠码头走陆路,或直接坐船离柳。而结婚嫁娶、新官上任等也大都出入东门,因此东门也被视为“喜门”。
孙煜说,在东门城楼举办明制婚礼,再合适不过,注定是一场穿越历史时空的文化盛宴。
古城楼见证传统婚俗
婚礼古名昏礼。《礼记·昏义》中的“昏”,原文作“昬”,得名于先民的亲迎礼于黄昏时进行,此时,日月渐替,含有“阳往阴来”之意,巧妙地诠释了婚义,同时也给这个仪式注入神圣虔敬的情愫。后来,当“昏”字加上了“女”字偏旁写作“婚礼”的时候,亲迎便不再限于静谧的黄昏。
“实际上,古代在黄昏时分、临近入夜再进行亲迎礼,是很不方便的,因此我们在举办明制集体婚礼时,摈弃了这一落伍观念,提前到了下午举行。”孙煜是整个活动的总指挥,事无巨细地操控着每一环节。
2019年5月12日15∶48,第二届东门城楼明制集体婚礼正式拉开序幕。现场上,背景板、地毯、婚礼服饰,随处可见的大红色烘托出喜庆、热烈的气氛。
据了解,明制集体婚礼参照了《大明会典》中所载内容,少许杂糅了其他内容和元素,整个过程设置14个环节,力求真实再现明代传统婚俗。
随着司仪宣布仪式开始,6对新人身着明制传统婚服,伴随着古乐,沿着红地毯缓缓走出东门。环节一谓之“新人出城门”。
随后,新人按照传统礼数——敬香、遮面、亲迎、行对拜礼、给父母敬茶、同牢、合卺、证婚人签赠《鸳鸯礼书》、交换信物、执手行礼、拜谢来宾、进喜门、礼成等14个环节逐一体验。
同牢的意思是新郎新娘同吃一份肉,表示共同生活的开始。合卺,则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结婚礼仪的一部分,指新郎、新娘在结婚当天的新房内共饮交杯酒。
孙煜介绍,今年的集体婚礼增加了给父母敬茶环节。交换信物环节同样进行了创新,新郎给新娘头上插上绒花簪花。史书记载,明朝末年出现做花行业,种类有绢花、绒花、纸花等,绒花与“荣华”谐音,佩戴绒花预示着夫妻共享荣华。
端庄仪式给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传统意义上的婚姻不仅仅关系到结婚的双方当事人,还是两个家族和全社会的事,需要通过一系列仪式反映婚姻庄重,引起当事人和亲属朋友对婚姻本身的重视,其背后蕴含着对天地人融合的观念。”司仪这样总结道。
盼传统婚礼迎来春天
其实,柳州市城中区委宣传部、城中区民政局联合主办明制集体婚礼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要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流传统文化,改革创新民生服务供给,发挥政府在民生保障中的正面导向作用,宣传教育广大群众从严肃、庄重的婚俗礼仪中,学会尊重婚姻,热爱生活。
“连续两年操办明制婚礼,我觉得我们成功了,效果很明显。” 孙煜自豪地说,参加集体婚礼的新人都十分珍惜难得的机会,“有一对夫妻还把活动签赠的一纸《鸳鸯礼书》用相框裱起来挂在墙上,尽管它没有法律效力。”
李莹莹、龙飞这对小年轻也在传统婚礼中经历心灵洗礼,在仪式中学会夫妻相处之道,“今后要多想想学习古人的智慧,相敬如宾,执子之手,一起白头到老。”
明制集体婚礼给东门聚集了人气,城楼管理处副主任何如敏说,这样的活动既弘扬了传统婚俗,也在传播历史文化,更提高了市民的文化传承意识。
汉服爱好者互称为“同袍”,孙煜十分感谢他们的无偿付出。“实际上,举办这个活动的经费有限,除了新人的华丽服饰是政府部门经费购置,剩下的都是‘同袍’们穿自己的汉服志愿参加活动,支撑起了整个集体婚礼。”
目前,市民群众对“加演”明制集体婚礼呼声日高。孙煜说,“这不是表演,而是切切实实在举办中国传统婚礼。”即将到来的8月,孙煜将为驻地空军官兵量身定做举办一场明制集体婚礼,“届时将是中国红与空军蓝相结合的视觉盛宴。”
本文图片由柳州城中区婚姻登记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