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9年5月28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女界报道 别样集体婚礼传递文明新婚俗 全国妇幼健康促进公益项目正式启动 北京举办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主题活动 广州创投小镇将建全市首个女创中心 温州开设眼健康科普馆增强家庭近视防控意识 武汉举办人防心理防护巾帼志愿队集训 全国“书香三八·嘉年华”读书成果展示活动举行 “指尖经济”助力侗娘轻松脱贫 山区支教15年,只为那些期待的眼神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区支教15年,只为那些期待的眼神

邢宝明全家福。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姜军旗

全班66名学生,65人考上大学,两人分别被清华、北大录取,12人分别考入浙大、上海交大、中科大、哈工大、南京大学,44人进入211院校,24人被985院校录取。这样的高考成绩在北上广也许并不值得一提,但在大山深处的国家级贫困县中学,绝对称得上奇迹。创造这个山区奇迹的,是刚刚获评全国最美家庭的山西临县一中教师邢宝明、王英夫妇。

“教育是山区孩子改变命运最直接有效的途径。”邢宝明的老家在大同市广灵县,王英的老家在晋中市左权县,同为国家级贫困县。从山沟走出来的邢宝明和王英大学毕业,选择了去国家级贫困县临县支教。

“扶贫支教的想法是王英最先提出来的。大四的时候,她看到了一份扶贫支教的通知,于是决定报名参加。”邢宝明和王英是山西大学的同学,也是恋人。

“当时只是觉得教育能改变孩子的一生,所以想尽自己的一份力。”王英的决定,改变了恋人邢宝明的命运,也改变了成百上千山区孩子的命运。2004年,邢宝明放弃省城的工作机会,和王英一起报名扶贫支教。

初到吕梁山时,邢宝明还有几分犹豫。“第一次到临县,当时没高速,大巴要走12个小时。”邢宝明坐的大巴中途翻车,“全车伤了十几个,我胳膊、手臂也碰破了。”有几分打退堂鼓的邢宝明给王英打电话,得到的是不失风趣的鼓励:“不艰苦那还叫扶贫支教?说不定一颗明星即将闪亮登场呢。”

两年后,两人在学校单身宿舍建起了小家。“放假的时候,整个楼道就我俩。”听不懂方言,吃不惯土饭,让举目无亲的两人很不适应。学校教学条件差,工资待遇低,情感上的孤独和生活上的窘迫,甚至让当初热情高涨的小两口开始盼望支教生活能早点结束。

然而让他们自己也没有想到的是,这一待就是15年。5年支教期满,邢宝明和妻子商量继续留下来。“已经舍不得离开了,喜欢上了这里的孩子们,喜欢上了这里的大山。”邢宝明说,让两人选择留下来的,是那些孩子们如泉水般清澈的眼神。5年的教学经历,让邢宝明认识到,在贫困山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最根本的途径。“这里有我们朝夕相处的同事,也有渴望求知的学生。”每当看到孩子们那充满渴望和期待的眼神,他就会更加坚定留下来的决心。

学校把最重的担子交给了邢宝明。“让我当重点班班主任,由我来组建自己的团队,这是一种信任。”后来王英也担任了班主任,小两口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了学生身上。

“清华梦,北大梦,我的梦。”这是邢宝明的微信签名。在临县一中,邢宝明是出了名的工作狂,那个每晚总是最后熄灯的窗户,一定是班主任老师邢宝明的家。王英则会每晚陪伴在丈夫身边,一同备课,批改作业。“我知道他压力也很大。对他,陪伴就是一种支持,一种力量。”

2018年高考,邢宝明迎来了他作为老师最为荣耀的时刻。“全班66名学生,二本达线65人,一本达线52人。1人被清华录取,1人被北大录取,6人被浙大录取,上海交大录取2人,中科大录取2人,哈工大、南京大学各1人,985录取24人,211录取44人。”这个山沟里的班主任一脸自豪。

全县模范教师、县“五一劳动奖章”,市模范教师、市特级劳模,省模范教师,获评“三晋英才”,全国最美家庭……两位人民教师,一对恩爱夫妻。邢宝明和王英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引发社会关注,各种荣誉接踵而至。

“我们只是做了一名人民教师该做的事。”刚刚获得全国最美家庭称号的邢宝明、王英夫妇在向蜂拥而至的媒体记者重复自己的故事时,甚至觉得不好意思。“如果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山区的孩子搭建一座通往外界的桥梁,从而改变他们的命运,这是我们感到最为自豪的。”

同时担任班主任和年级主任十多年,培养出上千名大学生的邢宝明,感觉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早上6点到校,晚上10点后才能回家。出家门的时候孩子还在睡梦中,回家的时候孩子早已入睡。”

有一次,王英挤出时间来带儿子去看了场电影。“孩子说看不见,一查,600度(近视)。我哭了,难过的不是儿子近视,而是孩子近视这么严重,我都不知道。”所有的委屈在那一刻爆发,发泄到了丈夫身上。“有时也会觉得他对学生都能投入那么多精力和时间,在家里面给我们的时间却特别少,很不理解。”但过后,王英还是一如既往承担所有家务。为了孩子,两人商量决定王英不再担任班主任,腾出时间来照顾和陪伴孩子。

“她既是家中的贤内助,更是我努力工作的坚强后盾!”邢宝明语气中充满了歉疚。小两口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他们希望继续扎根山区,让更多孩子通过改变自身命运,来改变整个家乡面貌。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