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迎春(中)和员工一起分拣紫苏叶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王永钦 文/图
“你看,那里有60个大棚,种的都是紫苏。”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金河镇七圪台村的一座厂房门口,包迎春指着不远处的一片塑料大棚,对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说。
厂房内,工人们正忙着清洗、分拣、包装紫苏鲜叶。这座厂房是内蒙古朝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分拣、包装车间,身为公司总经理的包迎春几乎天天吃住在公司,检查、指导工人们生产。
选择紫苏种植和出口经营,源于包迎春的日本留学经历。2002年,从内蒙古农业大学毕业后不久,包迎春前往日本留学。在日期间,她有机会接触到了日本的农业,了解到紫苏叶是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食材,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十分可观,特别是在日本,人们用紫苏叶垫生鱼片、制作咸菜、酿酒等,需求量非常大。当时她就萌生了返乡种植紫苏的想法:“紫苏在我国特别是南方地区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但由于地理和历史原因,紫苏在内蒙古十分罕见。其实,内蒙古高原海拔高,日照充足,气候干燥,适合紫苏种植。”
2014年10月,包迎春在七圪台村承包了村里的大棚开始种植紫苏,随后,注册成立了内蒙古朝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营紫苏叶出口业务。
紫苏种植不仅需要适宜的气候条件,对土壤也有较高要求。经过调研,包迎春发现,七圪台村一带的土壤呈盐碱性,营养跟不上,要实现5个月的采摘期十分困难。而在日本,紫苏一年两茬,采摘期可达6个月。于是,包迎春会同日本专家进行了大量研究,通过使用喷灌改良土质,同时改变茬口时间,缩短种植周期。
紫苏长势好不好,除了地理条件之外,还有一个关键技术就是控花。追求高产量和高质量,就需要抑制花芽分化。为此,包迎春研究团队创新种植方法,在大棚里安装了日光灯,根据季节的不同需求,在夜间进行人工补光,延长光照至16小时以上,就能很好地抑制花芽分化,增加叶数和产量,从而延长采收时间。
每年的5月到11月,是紫苏的快速生长期,为了实现有限种植时间内效益最大化,包迎春因地制宜创新了轮作方法,采用每25棚轮作种植的方式,即每个大棚一年种植4个多月后,土地修养一季后再继续种植,这样既保证了土壤的养分,种出的紫苏品质也达到标准,一举两得。
这些土洋结合的办法终于解决了紫苏生长的瓶颈。经过2年的土壤改良和精心种植,2017年上半年,七圪台村的种植基地终于长出了一棚棚绿油油的紫苏。在盐碱地里成功种出紫苏的包迎春也被呼和浩特市科技局聘为创业型科技特派员。
“公司生产的植紫苏主要出口日本。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丁点差池。”包迎春说,出口紫苏的相关检测共有319项,几年来,公司的各项农残检测报告均符合国家农残标准及出口要求。“到目前为止,我们公司是内蒙古唯一一家出口紫苏的企业。”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包迎春在基地陆续建设了完善的紫苏出口加工产业链。记者在包装车间看到,人工采摘的紫苏叶在这里经过清洗、精选、包装等多道工序处理后,按照不同品级进行精细化捆扎分类,等待着售出国门。包迎春告诉记者,车间日加工紫苏叶可达300多公斤,公司每周发送鲜叶200万张,仍然供不应求。去年,公司出口额近300万元人民币,实现利润50万元。
记者了解到,公司现有员工40人,90%是妇女。“我这儿实行轮作,每周要空运两次货,平均三天半发一次货,一年四季都在生产,不能停,所以不存在淡季或旺季。妇女们在我这儿打工,一年四季都有活儿干,收入也稳定。”包迎春说,公司还成立了“妇女之家”,经常开展职业技能、家庭教育、礼仪社交等方面的培训。
“我在包总这儿干了4年了,从移苗、摘叶、清洗、晾晒、捆扎、分拣等各个环节的活儿我都熟,因为我们的紫苏鲜叶全部出口日本,海关及客户对我们产品的要求很高。你看,像这片叶子,只有这么小的一个缺口,我们也得把它分拣出去。”在加工车间,一名身穿白色工作服的女工对记者说。
“一片叶子出口到日本能卖一日元,像这片有缺损的叶子很可惜,只能扔掉,因为我们现在没有下游产业。”指着那片有缺损的叶子,包迎春对记者说起了以后的发展计划,“将来我准备做紫苏茶叶、紫苏饮料、紫苏酒和紫苏牙膏,那样有缺损的叶子就可以利用起来。”
目前,包迎春正在谋求扩大紫苏的种植规模,寻求下游产业的发展,以带动更多的妇女种植紫苏致富。“近几年,呼和浩特市妇联、科技局、农牧办都给了我非常大的支持和帮助,我不能让大家失望。”包迎春说得很诚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