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茹希佳采访育美森园艺企业负责人李平。
榆树市天雨种植合作社社员为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贾莹莹介绍农机设备在田间的应用。
申纪兰在家中向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姜军旗讲述西沟历史。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高峰在西沙洲采访植树工人陈海洲。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刘旭采访“廖奶奶咸鸭蛋”品牌创立者、瑞金市壬田镇凤岗村的廖秀英。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林志文在“12345海口智慧平台”采访海口市政务管理局局长吴秋云。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周韵曦(左四)与央媒记者一同采访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 编者按 /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以来,本报多路记者奔赴全国各地,深入基层一线,用俯下身、扎住根的蹲点调研,从细节入手,为读者翻开了70年来党领导人民一路披荆斩棘、奋勇向前的壮丽篇章。蹲点过程中,身处一线的记者也对70年的砥砺奋进有了更多感悟,更加坚定了“以奋斗姿态书写新时代故事”的信心和决心。
求新求变的耿车女性推动乡镇绿色升级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茹希佳
宿迁耿车在富庶的江苏大地或许不能算是经济发展的急先锋,但却是求新求变、敢为人先的生力军,耿车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浪潮、生态发展的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三次华丽蜕变足以证明,这里有着丰沃的自我革新、创新创业土壤。记者蹲点期间更充分感受到了这里各行各业女性被这方土地所滋养出的“耿车精神”。
李平,宿迁市妇联执委,一个勇于走出“舒适区”的耿车全职妈妈升级为育美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当家人。她从废塑行业转型到多肉种植,放弃城市里的别墅搬到农村多肉大棚旁的集装箱里,把前半生2000多万元积蓄全部投入到一个崭新的绿色生态领域,短短一年时间,她已经熟练掌握了400多种多肉种植的技巧,还做起“网红”销售,4000多万元的年销售额让她认定自己的绿色选择没有错。
徐红,耿车新华居委会副书记,曾经的她对网络一窍不通,但是为了给村民们放“样子”,她自掏腰包5万元,带头开办农村淘宝店,学习网络知识、网购技巧,把时尚便捷的网购带到广大村民身边,如今,新华居委会熟练网购的村民达到95%以上。
砸掉破坏环境的旧饭碗,另起重建生态的新炉灶。在生态家具工厂的生产一线、在多肉种植包装销售的田间地头、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各个角落,村民们仅用一年时间,就从严重污染的废塑回收加工行业,转型至生态绿色环保产业和电子商务产业,而这里面的“娘子军团”比比皆是,她们伴随互联网时代起舞飞扬,她们的创新创业精神正是耿车骨子里的革新动力,是推动耿车镇绿色升级发展的巾帼力量。
书写沾满泥土的芳香故事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贾莹莹
此次“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我来到了吉林榆树市。如何能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与农业发展历程中剥丝抽茧、理清思路,将榆树从农业大县蜕变成农业强县的故事讲得生动鲜活,又能用踏实的文风去诠释农业发展给农村、农民带来的巨大变化,成为蹲点中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采访的第一天,走进位于土桥镇皮信村的小乡展馆,作为六七十年代榆树农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共产党员齐殿云带着妇女们开荒破土艰苦创业,这种“红色基因”成为几代榆树人在农业战线上不懈奋斗、勇于追梦的历史底色,而这也成了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在书写榆树农业发展历程中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
有了思路,接下来就要深入农村,走进田间地头,走到农户身边,用心用情去倾听他们的故事。
朴实的话语、感人的故事、奋斗的追梦人,一个个带着温度和泥土芳香的故事“破茧而出”,一个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美好画卷在记者们“脚力”的丈量下徐徐展开。有了鲜活的故事,写稿子也变得水到渠成,3000字的主体文章一气呵成,每一个瞬间都能浮现在脑海中,真情实感自然流露,跃然于笔端之上。
渔民守岛的家国情怀令人肃然起敬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高峰
小学语文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给我们描述了物产资源丰富、风景美丽迷人的西沙群岛,令人神往。记者近日踏上这片岛屿,充分地领略了这份独特魅力。
不同的是,我们已经从过去的资源攫取者,变成如今海洋保护的反馈者。最直接体现在,2012年7月三沙市成立后,以往的渔民,纷纷洗脚上岸,或在沙洲上植树造林,或从事海龟救助工作,或是日复一日巡护着无边的滩涂。
风吹浪打,高温、高湿、高盐的环境下,他们黝黑的脸庞上有着刀刻般的皱纹,但目光坚定深邃,当中一定蕴含着许多许多感人的故事。
今年41岁的李海云,28岁起长驻赵述岛,从一名渔嫂变成了赵述社区居委会委员,领着微薄的补助,服务岛上的居民。她说“守岛也是卫国”,其乐观精神,让蹲点的记者为之动容。
感动于岛上居民生活的不易,以及保护海洋环境的决心,蹲点的央媒记者一行12人,都在使出各自看家本领,挖掘深藏在渔民内心的故事,捕捉着举手投足中精彩瞬间。
致敬,渔民用情怀守岛、护岛。由此沙洲变绿,鸟类回归,海龟上岸产卵,西沙一片生机盎然。记者也在蹲点采访中,走心、走实,通过细腻的笔触,讲好西沙故事,说与外人听。
在海南自贸区感受国家发展的强劲脉动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林志文
今年4月,记者参加中宣部“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被派往海南蹲点调研采访15天。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各种“热”,除了当地气候的炎热、自贸区作为投资热土的热度外,海南人民的热忱,以及全省齐心协力建设自贸试验区的高涨热情,让人感动。
还没出发前,海南宣传部门给我们发来初步行程计划,紧凑的行程及精心的安排,足见地方政府想把海南向全世界展现和推介的良苦用心。于是,半个月的时间里,我沿着海南岛的东线跑了两个来回,参加了各种新闻发布会、座谈会、交流会,走访了数十个采访点,采访对象上百人,形成的稿件图文并茂,并以全媒体方式进行报道。
采访中遇到的许多人、许多事至今难忘。穿行在保护区红树林的密林中,我们采访到和红树林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王式军老人保护珍稀濒危树种的感人故事;在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我们记录下一代代护林员、夫妻、家庭以及鹦哥岭大学生团队扎根林场的朴素情怀和感人故事;在东方洋社区,我们和网格员符红霞一起走街串巷入户走访,感受普通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与此同时,我们还在新闻发布厅、办事大厅、大数据展示中心、工厂企业、建设工地等一线,了解到一项项全国首创的创新制度,感受到海南这个中国最大自贸试验区建设的良好开局、高质量发展势头,以及全省齐心协力建设自贸试验区的高涨热情。在祖国最南端的省份,感受着国家发展的强劲脉动。
一个支部,一座堡垒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姜军旗
“一个支部,一座堡垒”,这是山西平顺县西沟村党性教育基地前,一座党旗造型雕塑上写的一句话。在西沟村半个月的蹲点采访中,这一点感受最深。
“郭书记,不歪(当地方言,很好的意思)!”蹲点期间的一天中午,记者来到了西沟村老年日间照料中心,87岁的张支考老人竖起两个大拇指,夸奖他们的“郭书记”。老人口中的“郭书记”就是西沟村党总支书记郭雪岗。2018年8月8日,郭雪岗正式走马上任西沟村党总支书记,他到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对班子进行优化。恢复每月1日“党员主题活动日”,建设党群服务中心,向老党员发放补助……凡事党员带头,极大地提升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一个支部,一座堡垒”,申纪兰在回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沟辉煌”时,说得最多的是,没有李顺达和党支部的支持,就没有争取同工同酬的胜利,也没有西沟后来的发展。
“西沟要赶超,要实现乡村振兴,同样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创新发展。”作为这个红色村庄的“当家人”,郭雪岗为西沟发展定的调子是“突出党建引领、坚持产业带动、打造劳模文化”。
“三年之后看西沟。”蹲点结束时,郭雪岗和记者约定,“三年后再来,一定会让大家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西沟!”
走进基层贴近群众方能增强“四力”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
记者 刘旭
新闻工作者要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锻造过硬素质、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走进基层,贴近群众是一条屡试不爽的“捷径”,此次的蹲点采访就提供了这样的一次机会。
江西瑞金的华屋是远近闻名的“红军村”,苏区时期,这里家家户户都有人参加革命。华屋还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附近村庄甚至有“有女莫嫁华屋郎”的说法。是党的好政策让华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此次蹲点之前,华屋已经是媒体的宠儿,关于华屋嬗变的报道已经很多。事实上,记者本人也曾经数次到访华屋。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重拾新鲜感,另辟新角度,打捞新意境,考验着记者的“四力”。
经过一系列细致深入的采访,尤其在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的沟通交流之后,记者并未用过多的笔墨描述华屋的今天,而是从华屋人感恩党和政府好政策入手,将华屋之变融入当地脱贫攻坚和振兴发展的大局,充分表现出干群一心追梦新时代、起舞新征程的豪迈。在记者看来,这也是蹲点活动的应有之义。
在结束蹲点的当天,记者一早来到华屋的后山,这里有17名华屋烈士离家前栽下的17棵松树。如今树已成林,漫步其间,在对烈士的追忆中,想来今天的华屋终于可以告慰烈士英灵了吧。
唯一的梦想,不变的追求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周韵曦
在西昌这座航天之城,流传着一个颇具神话色彩的故事:1984年4月8日,彝族老乡们看到一个拖着长长火焰的巨大亮点震天撼地、腾空而起。这惊人的一幕曾让他们激动大喊:“火把飞上天啦!”
这火把——长征三号火箭,就像他们的生命图腾——火一般,照亮了他们足下的土地,也让中华民族开始习惯性地仰望天空、探索更多未知。
2019年4月20日,一枚再次从航天之城发射的火箭——长征三号乙遥五十九运载火箭,将北斗三号IGSO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实现了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的100次发射。这一里程碑式的发射,让人们的目光再次聚焦我国的航天事业,而火箭院博物院,也成了“火箭爱好者”打卡的必经地。
走进火箭院博物院,这里既是我国庞大的运载火箭家族的展示厅,也浓缩着我国航天技术发展的漫长历史。站在高大挺拔的运载火箭家族面前,不论是媒体记者还是普通群众,仿佛都变成了“迷弟”“迷妹”,一边行着注目礼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解,一边逐一留下自己和火箭们的合影。
中国的航天事业,是在基础工业比较薄弱、科技水平相对落后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这条充满了千难万险的道路上,注定将留下无数动人故事。
其中,为多个型号设计出无数最完美的“空中轨迹”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总体设计部航天飞行力学和火箭弹道轨迹设计专家余梦伦,就用一生的坚守感动了在场的所有记者。
谈到为什么“给自己的人生只设计了一条轨迹”,已83岁高龄的余老深情地说:“为航天事业奉献自己的力量,这是我不变的追求。”这句告白,实力阐释了老一辈科技人员对“强国之需,我辈使命”这句话的人生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