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伦敦
《用无数星火描绘的天空》
主持人:李黎阳(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珍妮特·艾克曼(Janet Echelman,1966年-)是一位非科班出身的艺术家,她最著名的作品是在世界上许多城市(包括北京和上海)实施过的大型彩色空中装置,那些看上去柔软轻盈、随风飘浮的网状结构,在钢筋水泥构成的都市建筑之间起伏有致地变换着形态,尤其是到了夜晚,通过添加彩色LED照明的编程投影,充满张力的空中“渔网”幻化出更加柔曼的姿容。
然而,这些大型甚至是巨型的空中结构,却绝非人们视觉印象中那般灵动缥缈,它们是一个个实实在在的物理载体,使其在空中“曼妙起舞”,则需要高端科技作为支撑。艾克曼的作品是各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密切合作的产物,其工作室团队成员包括建筑师、航空和机械工程师、计算机专家、灯光设计师、景观设计师以及制造商。这种跨领域的合作,也正契合了当代艺术综合性的特点。事实上,“结网”和“天空艺术”都不是艾克曼的首创。然而,艾克曼将“结网”和“天空”结合在一起,便创作出了独特的新型综合艺术作品。
艾克曼1987年从哈佛大学毕业后,开始梦想成为一名艺术家。同年,她获得了一笔奖学金赴香港大学学习艺术,开始接触到书法和水墨画,从中体会到身体手势表现力的重要性,这对她后来的空中装置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年的学习结束后,她移居巴厘岛,继续绘画创作。1989年,劳生伯发现了她在亚洲创作的作品,为她在美国策划了一个个展。1992年,一场大火烧毁了她在巴厘岛的工作室,她只好回到美国继续画画。
1997年,艾克曼获得了“富布赖特奖学金”赴印度进行交流和创作,并承诺将在那里举办个展,但人到了印度,寄出的画却迟迟未到,展览在即,她必须拿出作品来。受当地文化和材料的启发,她先是想创作铜雕,但那需要时间,更需要钱。就在她一筹莫展之际,忽然有一天在沙滩散步时,无意中发现了渔民收拢在一起的渔网,于是,一种不需要沉重的实心材料的新雕塑方法诞生了。艾克曼马上投入行动,与渔民合作创作了她的第一件渔网作品——自画像《宽臀》。之后,她继续从各类传统手工艺中汲取营养,并将立陶宛蕾丝工艺结合进自己的创作中,赋予作品更精美的细节。回到印度后,她与工匠合作,创作了一件有着150 万个网结的大型作品。这件作品在马德里展示期间,被西班牙城市规划师曼努埃尔·索拉-莫拉雷斯发现,他当时正好在重新设计葡萄牙波尔图的滨河地带,就邀请艾克曼为波尔图渔港创作一件永久性作品。艾克曼花了两年时间寻找一种既要坚固抗侵蚀又要保持足够柔软的材料。为美国杯帆船赛设计风帆的航空工程师皮特·海佩尔为她解决了这一难题,之后她又找到一家生产工业用渔网的工厂,并开发研制出一种用机器替代传统手工编织蕾丝的技术。2005年,她的团队最终将45000磅的钢环固定在高速公路交叉路口的环岛之上,挂起了5万平方英尺、名为《她改变了》的“渔网”。
在多年的创作实践中,艾克曼与她的合作者相互激发,不但在材料上继续创新,在物质结构形态方面也在不断发展。2010年,在丹佛举办的首届“美洲双年展”向艾克曼发出邀请,希望她以艺术的方式表现出美洲地区35个国家之间的相互关联。艾克曼从地球系统的相互联系中汲取灵感,利用美国宇航局和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实验室数据,从当年智利发生的8.8级地震找到了视觉表达的切入点:地震移动了地球的板块构造,瞬间使地球自转加速了1.26微秒。她根据当时的地震波动图做成 3D 图像,最终创作出长130英尺、宽140英尺、高135英尺的《1.26》。由于其外形极为复杂,她和她的团队创造出了一种由聚四氟乙烯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制成的柔软而又坚韧的纤维材料,从而抛弃了以前的钢架。后来她又根据日本的地震波动图创作了《1.8》。这些作品在世界各地巡回展出,吸引了大量的观众。
艾克曼曾经谈到:“我的作品相当于承载风和光的介质,但这不是刻意为之的结果,一切都关乎‘发现’,以及如何以材料、过程和制作行为,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将无形的事物可视化,只不过作品有时以风的形式来捕捉,有时以光的路径来呈现,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在近年的创作中,观众的互动也成为她作品的组成部分。例如她于2014年与Google创意实验室数据艺术团队创意总监亚伦·库布林共同创作的《用无数星火描绘的天空》,鼓励观众通过各自的智能手机来控制灯光,每一位在场的观众都可以直接参与创作。艾克曼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建立起观众与科学、艺术以及物理世界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