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9年4月25星期四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要闻 习近平向“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成立大会致贺信 习近平同智利总统皮涅拉举行会谈 江苏耿车的“绿色逆袭路” 妇联基层组织建设打开新局面 《习近平谈“一带一路”》英、法文版首发式在京举行 沈跃跃会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执行主任福尔 愿每个家庭都书香萦绕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1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垃圾镇”到美乡村

江苏耿车的“绿色逆袭路”

耿车镇环境整治后的美丽乡村。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茹希佳

四月的耿车白鹿湖畔,绿柳低垂、繁花似锦,走过诗词花径,来到揽月亭前,遥望整个村镇的乡野人家,一幅400多年前诗人笔下“日暮荡舟人半醉,轻歌款乃出蒹葭”的美景画卷徐徐展现眼前。“万万没想到,我们的乡村整好了,可以这么美,哪里还有‘垃圾镇’的影子。”耿车人发自心底地惊叹家乡这三年的美丽蝶变。

“讨饭乡”走上致富路

耿车镇位于江苏宿迁和徐州两市交界,是宿迁市区的“西大门”,历史上,这里地处黄泛区,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土地盐碱化,土壤贫瘠,十粮九不收,人均收入不足30元,是宿迁境内著名的“讨饭乡”。

据耿车镇党委书记徐光良介绍,耿车镇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变革就是抗砂战碱的土地“革命”。在党的领导下,耿车人民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连续多年在秋冬季节实施水利工程改造,逐步将沙碱地改造成高产的水稻田,实现了“旱改水”,农业才算“翻了身”。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耿车人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兴办个体企业和联户办企业,探索形成了乡办、村办、户办、联户办“四轮齐转”和民营经济、集体经济“双轨并进”发展的模式,曾被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总结为欠发达地区发展乡镇经济的“耿车模式”。据耿车镇史料记载,1986年,耿车乡村企业发展到38个,户办、联户办企业发展到4567个,企业总产值达3.17亿元,昔日的穷耿车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一跃成为苏北地区乡镇企业的排头兵。“耿车模式”与“苏南模式”“温州模式”齐名。

此后30年里,“耿车模式”带富了一方群众,创造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耿车镇的“塑料大王”张先进回忆,在巅峰时期,耿车片区年加工废旧塑料近300万吨,从业人员近10万人,产值达80亿元。耿车镇还一度成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再生资源回收交易基地,也是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地区,“耿车模式”带领老百姓走上了致富路。

“垃圾镇”变身“田园镇”

耿车人告别贫穷,富了“口袋”,但环境危机也随之显现。“家家都在废旧塑料堆里‘扒黄金’,搞得家家户户门前就是垃圾堆,乡村就是一个垃圾场,外地人来这里都说这里有股‘耿车味儿’。”说到这里,68岁的邱永信感慨万千。

邱永信家庭曾是耿车镇第一家做废旧塑料回收的民营企业,“‘耿车味儿’就是我们回收垃圾塑料不当处理的臭味儿,回收加工废旧塑料确实能赚钱,也能带领乡亲们致富,但不是长久之计,‘垃圾围城’,环境污染严重,青蛙在这条河里都死透透。”邱永信指着门前的河道回忆往事。

耿车镇大众村史庄组长朱杰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32年来,大众村村民的癌症患病率明显增高,这与从事废旧塑料加工回收关系很大。

对昔日的乡村场景,大众村村民史鱼华不无抱怨:“过去村里,晴天雨天都得穿胶鞋,家门口全是垃圾,脏得插不进脚,一到雨天,再泛起臭气,熏得人透不过气来。”

现如今,大众村家家户户的门前屋后栽树种花,清澈见底的水中鱼儿欢游,被史鱼华吐槽的过往已一去不复返。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田园风光让人流连忘返,只有村口两台锈迹斑斑的塑料造粒机和破碎机无声地诉说着这个村庄曾经的历史。

为了建设生态宜居新家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徐光良告诉记者,从2016年起,耿车镇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先后开展美丽乡村大众村、田园乡村红卫村和水美乡村刘圩村的“三村”建设,下决心用环境治理守住绿水青山,用绿色发展换来金山银山。

仅用66天时间,3471户废旧物资回收加工经营户全面清理到位,59个交易货场全部取缔,61个地磅、2100户设施设备全部拆除,实现了“彻底禁、禁彻底”的目标,一个存续30年的废旧物资回收加工行业画上了句号。

“生态镇”转型“淘宝镇”

近三年,耿车镇围绕创建国家级生态镇的目标,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天蓝、地绿、水净成为常态。与此同时,该镇结合产业基础及发展实际,大力发展网络创业、塑料制品精深加工、物流快递、特色农业“四大产业”。凭着一股重新再来的勇气,耿车人走上了转型发展、绿色发展的新路。

在耿车印象展馆里,徐光良重点介绍的一幅图表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这是一张“废旧物资转型户用两年时间实现二次创业”的图表,图表呈“V”字形反转。2016年,耿车镇刚刚完成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后,创业户数从原来的5632户骤跌至1350户,但此后的两年间,转型户又急升至4500户,“其中的奥秘就是我们大力实施‘支部+电商’党建富民工程,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引导和服务作用,发动群众积极投身网络创业。”

耿车镇新华居委会副书记徐红还清晰地记得,两年前自己带头开办农村淘宝店时的毅然决然,“农村里都是一个看一个,干部不带头,老百姓就不信”。徐红带头拿出5万元,承包下淘宝店面,“东西价格实惠,生意经营不错,还能盈利,更关键的是借助这个平台,很多村民们跨入了电商时代,买日常零用、大件小件,我都帮大家从网上下单。”

农村淘宝店成为村民们直观接触虚拟电商产业的实体店。采访中,村民们都自豪地说:“我们现在都是网购,淘宝、京东、唯品会,各大电商平台都玩得溜着呢。”

废旧物资整治以后,为了解决人往哪里去的问题,耿车镇规划建设了9.5平方公里的生态农业示范园,园区围绕“奇趣多肉、缤纷园艺”的发展定位,重点发展多肉、盆景等家庭时尚园艺。江苏育美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平所经营的园艺企业就是生态农业示范园中的转型翘楚,“曾经我家经营废旧塑料回收非常赚钱,现在响应政府号召关掉了老厂,投入2000多万元转型多肉种植销售,感觉生态环保前景无限。”李平说。

其实,李平的转型创业之路是被“逼”而为,但以前“躺”着都挣钱的休闲日子变成现在每天殚精竭虑、凡事亲力亲为的辛苦日子,她直言“不后悔”“置之死地而后生”。为了给自己的两个孩子树立“能干妈妈”的形象,李平放弃了城里200多平方米的别墅,把家搬进了大棚旁的集装箱里,“不管请多少专家来指导,还是要自己踏踏实实地钻研每一种多肉植物的习性,摸清种植的方法,现在,你随便问,我这园里400多个多肉品种,我都能告诉你该怎么养。”李平话语间充满自信。2018年,育美森的线上线下销售额达4000万元。作为宿迁市妇联执委,李平不仅带动了130余名当地妇女实现再就业,还在自己的园艺大棚内建起了“妇女微家”,为妇女姐妹搭建起一处交流沟通的温馨平台。

目前,耿车生态农业示范园已建成4300亩核心区、30万平方米温室大棚,培育多肉植物6000万株。

在耿车镇蹲点期间,记者走访发现,除了生态农业示范园,耿车镇还以循环经济产业园和大众创业园为载体,集聚70余家家具企业和塑料精深加工企业,2018年,家具销售额达30亿元。

与多肉、家具相伴而行的电商销售和物流产业也在耿车蓬勃发展起来。据统计,耿车镇联合淘宝大学,共组织150批次的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培训电商人才1000余人,共有2759家网店,年销售额超过200万元的店铺就有384个,2018年网销额达50亿元,是全国三个实现“淘宝村”全覆盖的乡镇之一。全镇电商从业人口达2万人,竹林风家具、博雅园艺、优正塑业等转型大户纷纷晒出成绩单,“去年,线上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90%”。

水清岸绿景美、物阜民丰人和。耿车70年的探索实践印证了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发展原理,以“含绿量”提升了城镇发展的“含金量”。

/ 记者手记 /

走出“舒适区”从零开始

耿车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浪潮、生态发展的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三次蜕变,足以证实这是一个具有敢为人先、跌倒爬起、从零开始的决心和勇气的地方,也有一方善于自我革新、创新创业的土壤。

20世纪80年代,这里因全民创业的“耿车模式”一度名声大振。从垃圾堆里“扒黄金”让耿车人脱了贫。可是,这一产业在带动富民强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污染。“垃圾围城”“耿车味儿”就是对这一发展负面效应的注脚。

2016年,当地政府拿出自我革新的勇气,主动放弃经济发展的“舒适区”,举起绿色GDP大旗,向废塑产业宣战,集中发力转型,终止了存续30年的废旧物资回收加工行业。

砸掉旧饭碗,另起新炉灶。在利益格局的巨变中,一年不到,耿车镇实现了平稳而迅速的转型过渡。耿车人没有抱怨、没有颓丧,从零开始,创新创业的火种又在他们心中升腾起来。

致富不是唯一目标,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绿色致富之路才是耿车人的追求。在68岁的“创业达人”邱永信和积极“绿色转型”的李平身上,都能看到耿车人敢于打破“舒适区”,从零开始的创业精气神一直在延续。

如今,在耿车,无论在生态农业示范园和电子商务产业园,还是在循环经济产业园与大众创业园,都活跃着一群群创业者的身影。他们在新时代奋斗,而他们身上的这种创业精神正是耿车人骨子里的革新动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