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柬埔寨政府为推进性别平等,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开展了相关项目,妇女在政治、经济教育、健康、安全等领域取得了发展,性别意识主流化得以逐步推进。作者通过旅行见闻介绍了当地男嫁女家民俗,以及女性的生活状态。
■ 骆晓戈
近年来,柬埔寨政府为推进性别平等,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开展了相关项目,妇女在政治、经济教育、健康、安全等领域取得了发展,性别意识主流化得以逐步推进。前不久,我从柬埔寨旅游回来,目睹大榕树村民俗与性别分工概况,颇有感触,遂成文一篇,简述之。
男嫁女家
相信做妇女研究和关心妇女事业发展的朋友到了柬埔寨大榕树村旅游,都会为这里的社会性别制度和习俗感到震惊。村里没有显眼的父系制象征:祠堂和祖坟。据导游介绍,柬埔寨大榕树村的民俗是男嫁女家。村里人生了女儿四处报喜,分土地和盖房子都只分给女性。这里村村都有寺庙,男孩子到一定年龄到寺庙当和尚,几年后可以还俗,出嫁到女方家,老人到了60岁就到寺庙,一辈子的积累捐赠给寺庙,老人由寺庙奉养。
2018年12月我的家人曾走访过大榕树村的一个家庭,走访的人家有五兄妹,两个男孩已经嫁出去了,三姐妹盖了三栋房子,最小的妺妹正在盖房子,盖好了就准备娶亲了。人老了,除了房子会传给子女,钱都会捐给寺庙。老人去世了在寺庙念经超度,火葬、骨灰洒在地里,没一座坟墓。没有女儿只有儿子的老人,在这个村庄被视为孤寡老人由寺庙赡养。
按照当地习俗,婚礼全程都是在女方家举行,婚后丈夫一般随妻定居。没有生女儿的家庭,最小的儿子可以娶妻成家继承父母的家业,照顾老人,在柬埔寨有社会养老保障的只有很少数的国家公务员。柬埔寨有句俗话是男人当和尚,女人供养和尚,意思有四层,一是土地分给妇女,妇女下地劳动很多,种的粮食供养和尚;第二,妇女是家庭财务管理者,常常是决定捐助寺庙的人;第三,和尚很多不会做饭,是妇女主炊做饭;第四,妇女生的男孩子养大成人送往寺庙,输送源源不断的僧人。
姐妹情谊
大榕树村的女村导游自我介绍生了三个孩子,最小的孩子都有十多岁了。估计她应该有四十多岁,看上去时尚也显得年轻,姐姐大概快五十岁,在中国老姐姐一般都是在夫家当奶奶照看孙子,而这位老姐姐笑呵呵地沏茶倒水,协助妹妹接待客人,姐妹之间互相帮助,姐妹情谊成了当地习俗和习惯。
由此,我想到中国的江永女书,一种高扬姐妹情谊的世界唯一的女性文字,在江永女书流传地,女性村民结拜姐妹,祭拜姐妹庙是源远流长的民俗传统,当然在中国的江永女书流传地和中国其他乡村一样呈现的是从夫居、从父姓、父系制的格局。
柬埔寨吴哥姐妹庙处于国王行宫的建筑群,是一个国王每年都要敬祭朝拜的庙宇。姐妹庙不高,围廊洁静,祭祀之处,荷花荷叶,清香袅袅。柬埔寨关于姐妹庙的传说,居然和我在江永听来的姐妹庙祭拜的两姐妹形象和传说都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姐姐个子高,妹妹小巧,姐妹塑像曾经掉进河里,先抬妹妹就是抬不动,先抬姐姐,姐姐走后,塑像便轻松地抬到庙里。不过在江永的姐妹庙祭拜姐妹神是必须写江永女书这种特定的祈祷文书。
浪花仙女
我们行至吴哥窟,被浪花仙女佛像吸引。浪花仙女是吴哥窟最常见的女神佛像,大大小小的,上身裸露,摆出的舞姿是一个大S曲线型。据资料介绍,这位吴哥窟美丽的浪花仙女雕像,从东南亚传入中国后,成为民间熟悉的敦煌壁画中的仙女“飞天”……旅行归来,我观看CCTV9频道的纪录片《魅力柬埔寨》,特别介绍了在吴哥连续上演两千场多的大型歌舞剧《吴哥的微笑》。其中的领舞,表演浪花仙女的高棉女子索帕罗,白天经营自家的小店,贩卖蔬菜,晚上便是浪花仙女的化身——领衔主演。
短短的几天旅行中,我见到的柬埔寨女性,除了空姐和酒店礼仪美女,更多的是在各个旅游景点叫卖的妇女,她们奔波忙碌在尘土飞扬之间,削着热带水果、卖着饮料……当然还夹杂很多孩子和战争负伤的残障人士在卖明信片和纪念品。如果不是从纪录片得知晚上表演浪花仙女的高棉女子索帕罗就是白天在经营水果店的柬埔寨女子,你很难将眼前这些劳动妇女与吴哥窟石雕上的浪花仙女联系起来。
据全国妇联联络部《柬埔寨妇女事业发展概况》一文公布的数据,2013年柬埔寨妇女就业率达79.2%,89%的女性从事农业、服务业和制造业。为减少教育领域的性别不平等,为女性提供更多教育和培训、就业机会,柬埔寨政府先后制定实施了《教育战略规划(2009-2013)》《课程发展总体规划(2010-2014)《教师发展总体规划(2010-2014)》《性别意识主流化战略规划(2011-2015)》等。此外,政府还专门为贫困女学生提供奖学金,在地方建立学校和女生宿舍,改善教育基础设施等。通过以上举措,柬教育事业尤其是女性教育取得很大发展。学前教育阶段男女童入学率均逐步提高。2012年,初中女生入学率高于男生。高等教育中女生比例稳步上升,由2008年的33%提高到2011年的37.6%。女生参加技术和职业培训的比例也逐年提升。
柬埔寨妇女社会地位仍有待提高,学习和掌握了现代知识和文化的女性尚不能顺利进入社会上层。据《柬埔寨妇女事业发展概况》公布的数据,2013年国会女议员比例仅为20.33%,在参议院女性仅占14.75%的席位。
导游的故事
我们全程导游小龙是国会工作人员,担任两省省长秘书。小龙皮肤黝黑发亮,典型的柬埔寨人。小龙家有六个男孩子。他是最小的男孩。他父亲是个农民,负担很重。他父亲经历过柬埔寨两次国内政变,货币作废,这对他父亲是很沉重的打击。他的三个哥哥都没有念书。小龙念完了大学。他说他念书很辛苦。因为来自农村。所以他在金边是一边兼着家庭教师,一边读书的,从早到晚,日程可是排得满满的,租不起房,就住在寺庙。
小龙的母亲健在,88岁了。据小龙介绍,他在金边工作,妻子和孩子们都在老家。他们村子60岁的孤寡老人就住在寺庙,有儿女的老人,早上把老人送到寺庙,晚上才接回来。老人全天一日三餐在寺庙里和同龄人在一起。老年人的住房和田地留给孩子,一辈子的积蓄捐给寺庙。年青夫妇一般不要祖父母帮忙照看孙子。小龙今年38岁,已经生了5个孩子,他的妻子在老家照看孩子还开了一家小商店。还每天接送他的母亲到寺庙。小龙告诉我们,他的5个哥哥都“嫁”到外村了,留下他娶妻并继承家业,赡养父母。
很遗憾我不大懂得柬埔寨的语言与宗教历史,来去匆匆浮光掠影的几日旅行,只对大榕树村和导游的身世有些了解,更多是留下一连串的问号和一些美好、亲切而又陌生的感受。
(作者为湖南商学院中文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