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王江平
□ 王红丽
“1.8万元,谁还出价?没有人出价就成交了?”3月26日中午,在新疆库车县龟兹绣馆内,来自内地的十多名游客聚集在一幅名为《库车大峡谷》的绣品前,纷纷抢着购买,最终一名游客以1.8万元的价格买下了这幅绣品。
该绣品长1.8米、宽0.6米,是本地绣娘玛丽亚姆·热合曼用时90多天完成的。
“没有想到才两年多时间,我的绣品就这么值钱,多亏了我的师傅冯永丽。”玛丽亚姆·热合曼说。
冯永丽是河南安绣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她于2016年年初来到库车县,创办了龟兹绣馆,开始大量培养库车及其他地区的绣娘,如今已经培养了800余名绣娘,绣娘们不仅学到技艺,还脱了贫。
“以前我们也绣东西,不过用的是粗布和普通线,绣出来的东西很粗糙,卖不出好价钱。”玛丽亚姆·热合曼说,她虽然喜欢刺绣,但以前只是为了消磨时间。
直到2016年年初,她来到龟兹绣馆,被里面的绣品震惊了:“看上去图案逼真,摸上去光滑清凉,我都不敢相信这是绣出来的。”
玛丽亚姆·热合曼当即决定跟着冯永丽学习刺绣,考虑到每天从库车县阿拉哈格镇排孜巴格村到县城非常不便,她就在县城边租了一间平房,开始拜师学艺。当时,与她一起学艺的有42名绣娘。
“看到这些孩子生活贫困,我想把她们带入艺术的殿堂,让艺术改变她们的生活,改变她们的思想,通过技艺和收入让绣娘们收获自信和幸福。”作为中国安绣创始人的冯永丽,有了一个新梦想。
然而,玛丽亚姆·热合曼的学艺生涯并不顺利,第一道关就是她的双手。因为长时间干农活,她的双手结了茧皮,对丝线不敏感。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天天把手放在热水里泡,直到把茧皮泡掉,再长出新皮,前后花了十多天。”玛丽亚姆·热合曼说,冯永丽看到这一切非常感动,除了鼓励她,还赠送她一套价值2000余元的化妆品。
2016年4月中旬,玛丽亚姆·热合曼坐在绣台前,拿起了针线。此时,冯永丽坐在她身边,一针一线地教,一句一句地讲,直到她的脸上有了笑容,冯永丽才开始教下一个学员。
三个月后,第一批学员培训结束,玛丽亚姆·热合曼申请留下继续学习;第二批学员培训结束了,玛丽亚姆·热合曼又留了下来……就这样,每次参加培训,玛丽亚姆·热合曼都认真地学,仔细地绣。她的绣品从三年前的一文不值到两年前的300元一幅,再到2018年年初的1500元一幅。如今,她的一幅绣品价值5000元,个别绣品还超过了1.5万元。
在学习期间,玛丽亚姆·热合曼与冯永丽的感情也在慢慢升温。
玛丽亚姆·热合曼说:“她是给我传授技艺的老师、和我无话不谈的朋友、关心照顾我的亲人。”
绣娘的队伍也在日益壮大,如今已有800余人,不但遍布库车县各乡镇,还有和田、喀什、塔城等地慕名前来学艺的女青年。
“我和800余名姐妹在培训的过程中,结下了深厚的感情,现在有一部分人已经回到家乡,利用自己掌握的技能致富,我们经常通过微信相互问候。”冯永丽说。
“在我们眼里,冯老师就是播撒艺术种子的使者,是用真心诠释民族团结大爱的人。”学员米热古丽·亚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