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王江平
□ 董潇涵
“牧区路通了,通讯也发展了,近些年家访、送孩子们回家也不用骑马了。”新疆和静县巴音布鲁克寄宿制学校党支部书记阿力太说,现在,如果附属幼儿园寄宿的小班孩子想妈妈了,老师通过微信视频就可以让他们见面。
巴音布鲁克牧区距和静县县城288公里,平均海拔2500米,四面雪山环绕,一年中有8个月是冬季,气温多在-40℃左右,极端最低气温达-52℃。这片高寒牧区仅有一所学校,就是巴音布鲁克寄宿制学校。
阿力太,1997年大学毕业后放弃县城任教机会,选择来这里当老师,一待就是22年,“我在这片土地出生、成长,深知求学不易,上五年级时我的理想便是当一名老师,回家乡教课。”
“马背家访”18年
阿力太初到巴音布鲁克寄宿制学校时,学校只有小学,有6个班级200多名学生,老师仅有20多名。学生都是周边牧民的孩子,全都寄宿在学校,家住得最远的学生离学校有170多公里。“当年牧区通信不发达,道路也十分崎岖,冬季都靠煤炉取暖,马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孩子们多是寒暑假才能见到父母,大雪封山时,有孩子甚至10个月见不到父母。”阿力太说,条件虽然艰苦,但孩子们都有一双渴望知识的眼睛。学生多,老师少,阿力太除任班主任之外,还“身兼数科”当起语文、数学、自然、美术课老师。
孩子们求学欲望很强,但缺课的情况还是会发生。“我记得有一个孩子,突然就没来上课,询问后才知道他家里想让他回家帮着放牧。”阿力太说,她往这个孩子家里连着跑了两趟,才说服了家长。
为了防止类似情况发生,此后,阿力太常抽空去给家长做思想工作。即使山路崎岖、高原缺氧,夏天要骑马蹚过齐腰的河流,冬季踩冰、踏雪,她也坚持去家访。有一次,她骑马过河时险些被冲走,全靠她紧紧抓着马鬃才得以脱险。
当班主任18年,阿力太也“马背家访”了18年。其间家访学生4000余次,行程12000多公里。考虑到孩子们远离父母,她就把每名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关心照顾:给生病孩子买药、喂药,给贫困孩子买新棉衣,为低年级学生洗头、洗衣服。
课下,孩子们经常对她唱那首《远方的额吉》,并亲切地称她为“妈妈”。
“我是来自单亲家庭的孩子。当年阿老师就像我的妈妈一般,无微不至地关心我的生活和学习。上四年级时我险些辍学,也是老师跟家里人做工作,我才能继续上学,才有了今天的我。”23岁的巴音其其克2018年刚大学毕业,现在和静县一家单位工作。她说:“这一切都得感谢阿妈妈。”
说服丈夫到牧区学校工作
为了能更好照顾学生,阿力太常年住在学校宿舍,结婚后也经常“以校为家”。
阿力太的丈夫耿排,在县城一所学校当厨师,他也曾希望妻子到县城教学,不仅夫妻团聚,生活也能得到改善。“可她说,她们学校地处高寒地区,本来招聘老师就困难,她再一走,这里又少一名教师,这些孩子的教育怎么办?所以她不能离开。”耿排说,他理解妻子,便决定支持她的工作。
2012年,巴音布鲁克寄宿制学校急需厨师,阿力太说服丈夫调到该校当了厨师,他们的孩子则寄放在县城的亲戚家。
“让我欣慰的是儿子、家人都很理解我,他们说我做的事情很有意义。”阿力太说,儿子小时候这样安慰她:“妈妈你就好好工作,我在家很听话,会好好学习。”
这些年,阿力太用心教出300多名中专生、50多名大学生。每当将一届学生顺利地送入初中时,阿力太内心充满了骄傲与自豪。她说,现在学校有60多名老师、6个小学班级,2018年还添了附属幼儿园,现有3个班级。通过县政府的帮助,牧区的条件越来越好,孩子们还有相应的补助,这都让孩子们能受到更好的教育。
“希望我们的学生都能学好、用好、掌握好国家通用语言和文字,为他们各自的理想加油拼搏。”阿力太说,今后她会继续坚守在这里,让所有的孩子都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获得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