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与生命:正义的求索》呈现出作者在不同时期对于性别哲学与生命伦理学的思考。作者以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开启这一学术之旅,又步入生命伦理学这一交叉学科研究的新兴领域,并注重理论探讨与道德实践的互动、性别视角与人类立场的联结。
■ 刘子怡
人民出版社于2018年出版的《性别与生命:正义的求索》精选收录了清华大学肖巍教授近三十篇论文,呈现出作者在不同时期对于性别哲学与生命伦理学的思考。作者以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开启这一学术之旅,随着对于人与社会、身体与心灵、生存与死亡等问题的深入思考,又步入了生命伦理学这一交叉学科研究的新兴领域。与此同时,当代中国在公共健康领域所面临的问题使作者又进入到对于公共健康的伦理分析。在诸多公共健康议题中,精神健康伦理学和精神病学哲学是作者新近关注的研究领域。
对话:公正与关怀
在作者不断流动着的,看似变换的学术关注点背后,有着一以贯之的对于人与生命的伦理关切——公正与关怀。正如本书书名所呈现的那样,正义,或者说公正,是当代世界社会秩序与伦理秩序建构中的重要价值导向。对正义的求索是贯穿于人类思想发展史的主题,无论是罗尔斯的《正义论》还是法理学家博登海默的正义观都是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以及性别、生命伦理等学科研究的重要理论。博登海默以变幻无常的普罗透斯之面来比喻正义,感叹古往今来的思想家对于“什么是正义?如何实现正义”等问题争论不休,并形成各种纷繁复杂的论述。而随着世界性社会公正问题的凸显,当代思想家们对正义问题的探讨仍在进行,并且其研究视角与理论进路日益多样化,成为当代性别与生命伦理问题研究的重要理论维度。
性别正义和生命正义是本书对于正义问题思考的集中体现。性别与生命是作者探究正义问题的两个理论维度,而在性别与生命背后,是对社会秩序和人类福祉的深切关注。一方面,作者深入挖掘当代思想家有关正义问题的论述,对南希·弗雷泽基于再分配、承认和代表权的三种诉求,以及经济、文化和政治之间互动的三维公正观进行阐释;对米兰达·弗里克有关身份和权利关系下的认识不正义理论进行分析,进而为建构公正和理想的人类生存空间寻求理论资源。另一方面,作者探讨了处于转型与变革期的社会公正问题,例如作者指出就我国医疗保健制度而言,追求差异中的平等和相对的公正更为可行,应当平衡好政府、市场与个人三方力量,着力改善医疗健康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
在追寻社会公正的过程中,作者引入了关怀伦理原则。以情感、关系和关怀为核心的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一直以来都是作者进行学术思考的出发点。通过对卡罗尔·吉利根的女性道德发展理论、内尔·诺丁斯的道德教育理论等西方关怀伦理学家观点的评析,作者指出关怀伦理学关注具体的情境、体验和情感,在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责任的背景下定义道德自主性。这一理论对于西方传统哲学和伦理学是一场极具冲击力的“方法论革命”。在作者看来,公正与关怀是“互为补充和依存的关系”,无论在公共领域还是私人领域中,公正有助于缩小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怀则有助于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分离,公正与关怀的对话为人类的伦理思考提供了两条基本路径。
互动:理论探讨与道德实践
相比于其他哲学分支,伦理学更为关注人类日常的、现实的道德生活,并为人们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提供指导。人类的道德生活在不同的时空中具有多样性,伦理学理论也相应地彰显出丰富性。从这一角度来看,伦理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它与人们在生存发展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息息相关。伦理学命题和理论总是打上了特定社会、时代、文化、群体以及伦理学家人生体验与经历的烙印,同时,伦理分析又常常是认识与解决特定时代的社会现实问题的路径之一。
本书作者在理论探讨与道德实践结合意义上展开对于许多问题的讨论。例如,面对“血荒”问题,作者追溯伦理思想史,论证“无偿献血”作为一种行善和仁慈的行为是一种道德义务,并在伦理思想史上讨论未竟之处,将儒家伦理倡导的“仁”与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视域下的关怀原则纳入关于“无偿献血”道德认知问题的讨论,进而为走出“血荒”困境提供思路。再如,临床生命伦理学实践推动了学者对临床生命伦理分析的方法论的追问,作者沿着这一追问,诠释临床生命伦理分析中经验事实与伦理应当的关系,指出西方主流伦理学对于“是与应当”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而对于这一问题,应当进行辩证的诠释,强调二者“统一于实践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之中”,二者多维度的互动将促进临床生命伦理分析实践的发展。作者的理论探讨起源于对实践问题的追问,又回归至对实践问题的解决,在理论与实践、现实与未来之间架起了桥梁。
联结:性别视角与人类立场
相比于男性本位的传统哲学,女性主义哲学独特的性别视角更能体察到哲学话语与社会生活中的性别歧视与不平等现象,进而基于女性的体验,通过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来推动性别解放的进程。然而,女性主义哲学批评并不仅仅针对性别不平等问题,应当说,性别是一种学科视角和学科方法论,是女性主义哲学理解自身与世界的窗口,它可以用于探讨更为多元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作者强调,当代女性主义哲学家越来越多地将理论立场由从性别维度为女性争取平等权利,拓展至从人类维度构建公正、包容、充满爱与关怀的世界。例如美国女性主义哲学家萨拉·拉迪克以母亲的实践为基础建构母性思考的理论体系,认为母性思考在公共领域的普及将为改善生态无序、战争等全球性问题提供助力,从而实现对人类的关怀与保护。
性别视角与人类立场的联结也体现于作者从女性主义伦理学到生命伦理学、从公共健康伦理学到精神健康伦理学的学术探索。关怀伦理学来源于女性主义性别视角,但作者指出,关怀本身不以性别划分,关怀应当“超越性别朝着两性共同的伦理方向发展”。作者将这种既区分又超越性别的哲学理念引入伦理学与生物医学、公共卫生学,以及精神病学哲学的跨学科研究之中。在讨论精神健康这一攸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世界性难题时,首先强调应消除对精神不健康人群这一弱势群体的歧视,并在资源分配时优先考虑这一群体的基本需要,这种兼具公正与关怀的价值导向正是性别视角的体现。在对“易受伤害性”这一颇为模糊的概念进行解释时,作者也基于女性主义视角指出,易受伤害性与人们在独特缘身性和具体情境下的体验密不可分。人类整体和每个个体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易受伤害者,增强易受伤害性意识有助于建设一个公正、安全与和平的社会。性别视角与人类立场的联结将推进女性主义哲学和性别研究的发展进程,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出新的问题,带来新的启示。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