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评论员 莫兰
春风又绿塞北江南,播种希望的季节悄然而至。年年植春,岁岁种绿,今年的植树节却有着不一样的意义。不仅因为恰逢这一节日设立40周年的重要节点,更源于中国向地球母亲捧出厚实抢眼的绿化答卷。
英国《自然-可持续发展》杂志2月11日发布了美国航天局的一项最新研究:卫星观测发现,过去20年世界变得越来越绿,走在全球绿化最前列的是中国和印度。其中,仅中国的植被增加量,至少占到过去17年里全球植被总增加量的25%,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而且中国的绿化主要来自森林(42%)和耕地(32%),印度森林的贡献较小(4.4%)。
这一组数据颠覆了“人口众多的国家容易过度开发造成土地退化”的传统观点,打破了科学家的“直觉”,也扭转了人们的刻板印象。这份饱含东方智慧的绿化答卷来之不易,它凝聚着几代人的心血与汗水,也记录着中国特色国土绿化之路的栉风沐雨、筚路蓝缕。
40年前,我国迎来首个植树节;38年前,义务植树首次以法定形式固定下来。国土绿化行动自此与改革开放一路同行。从立法倡导,到政策护航,再到自发行动,中国的全民义务植树运动已成为世界上参加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声势最浩大、影响最深远的一项群众性运动——适龄公民累计155亿人次参加,义务植树705亿株(含折算株数),“植树造林、绿化家园”从环保理念上升为公民自觉,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搞绿化的格局业已形成。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我国森林资源连续30年持续增长,绿色版图大幅扩增:38年来,森林面积由1.15亿公顷增加到2.0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由12%提高到21.66%;森林蓄积量由90.28亿立方米增加到151.37亿立方米;人工林面积由0.22亿公顷扩大到0.69亿公顷,继续居世界首位。正是大片林木以燎原之势覆盖神州大地,为山河披上动人的色彩,远在浩瀚星际的卫星方能捕捉到这一曲“绿之变奏”。
赢得世界赞誉的“中国绿”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样板,也让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代理执行主任乔伊丝·姆苏亚期待,中国能在日前召开的第四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与全球分享环保经验,因为“中国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做到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的平衡,恰好证明了环保行动与保持经济增长并不对立。”
中国经验证明,环保账不能只看眉毛前那一点点,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发展势在必行,但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采取破坏性方式。为了保住绿水青山,宁可牺牲眼前利益,也要坚守环保红线。唯有咬牙熬过阵痛,方能收获长久的金山银山。
今天的中国,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公平的公共产品、普惠的民生福祉,这一切也惠及全球。今年植树节的全国宣传主题是“履行植树义务 共建美丽中国”,让我们共同携手,为实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3%的目标风雨兼程,共建美丽中国,共建美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