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9年3月8星期五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纪念“三八”妇女节特刊 编者按 改革创新勇立潮头 用心用情践行使命 妇联之声 扎根一线36年,真诚做好每件实事 妇干心语 “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是我毕生的追求”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任42年村妇代会主任的王金初:

“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是我毕生的追求”

王金初(右)带领村民在茶园里劳动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姚鹏

人物档案

王金初,1956年出生。1972年起担任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百丈河村妇代会主任,现任村党支部书记。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劳动模范、湖北省“十大女杰”、湖北省“三八红旗手标兵”,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曾任全国妇联执委;家庭曾获“全国最美家庭”以及“全国文明家庭”称号。

从赤脚医生,村妇代会主任,到村主任,村支书,王金初已经为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百丈河村的村民们服务了四十多年,这也是百丈河村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四十多年,村里的人均收入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不足300元增加到2017年的11800元,昔日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变成了鄂东有名的生态文明新村。回顾走过的风风雨雨,王金初说,这些年,我只是不断地向一个目标迈进,那就是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不信治不了这个穷山沟”

1972年,18岁的王金初当上了百丈河村妇代会主任兼赤脚医生。1990年,在百丈河村村民的推荐下,王金初当选为英山县第一位女村主任。第二年,36岁的她又当上了百丈河村党支部书记,兼妇代会主任。然而,对其上任,当地也有一些人不以为然:“男人都干不好的事,你一个女人就别逞能了!”

当时的百丈河村是全县最穷的一个村,村里的路是“羊肠子”,屋是“土坯子”,集体经济是“空壳子”。从1981年到1990年,村里换了七任支书,七任村主任,依然没有解决发展问题。不过,王金初却不信邪:“我相信自己只要用心去做事,不信治不了这个穷山沟!”

村里的基础设施薄弱,但又实在太穷,很多事情王金初就得自己先垫钱。当时,一组有40多亩地在百丈河对岸,河上没桥,出过不少事。王金初回去就跟丈夫吴建生商量,吴建生知道她的个性,便拿出了当时的全部积蓄3600多元。经过20多天的日夜奋战,王金初硬是带着村干部修起了一座便桥。

村里的学校危房改造,村干部要先垫钱。村里筑河堰,修机耕路,王金初也要自掏腰包筹集资金。连每年年底村干部工资没有着落,王金初都要动员当老师的吴建生拿出本就微薄的工资来垫付。王金初回忆说,为了替村里办事,她常常早上五点起来去人家门口蹲着。有一次去县城收1000元的款,她不小心掉到了沟里,摔得额头上露了骨头。

王金初意识到,要想早日脱贫,光守着村里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种地是不行的。从1991年开始,她开始带领大家种桑养蚕种茶叶,发展集体经济。2005年,王金初又大胆拍板,决定在村里建一个标准化的万头养猪场。没有场地,她带着大家劈山炸石,挖土平地;没有技术,她派出年轻人到外地学习;没有资金,就采取村民入股的形式多方筹措。工夫不负有心人,百丈河村的万头养猪场最终取得了成功,加上茶叶和鞋厂,几大产业一起发展,村里的日子逐渐好过起来。百丈河村也先后获得了 “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省妇女手工制品培训转移示范基地” “黄冈市十大秀美山村”等荣誉称号。

带领妇女成为家庭致富主力军

从1972年到2014年,王金初在村妇代会主任这个位置上整整干了42年。在她的带领下,百丈河村的妇女逐渐成为家庭致富的主力军,更撑起了振兴乡村的半边天。

2005年,在发展万头养猪场的同时,村妇代会创立了单亲母亲养殖创业基地。这些年来,创业基地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建立起了一整套扶贫帮困的管理机制,累计从盈利中拿出80余万元资金帮助本村单亲母亲和特困家庭,为她们修缮住房,提供生活生产上的援助,还先后资助了50名大学生和43名中小学生。

2009年,百丈河村引进外地客商,建起了田桂花鞋业加工厂,专门制作手工绣花鞋垫及手工艺品。鞋厂的建成,为村里的妇女开辟了更加宽阔的就业渠道,先后带动300余名妇女就业,其中包括30名单亲特困母亲。

为了帮有志于发展的妇女们“充电”,在百丈河,每个星期三被定为村里的“妇女学习日”,定期定时组织妇女们开展学习,同时还创办了村巾帼技能培训学校,对全村妇女进行创业技能培训。

经济地位提高之后的百丈河妇女,精气神自然也大不一样。百丈河村妇代会将清洁庭院巾帼行动、文明家庭创建行动、乡村文明健身行动开展得如火如荼。

谈起村里的发展,62岁的王金初依然劲头十足。“想到过去的艰难,总觉得现在很享福,没有不干的理由。我计划在村里搞200亩药材,还想把村子建成全国的美丽乡村。脱贫只是完成了第一个任务,致富还有更多的任务在后头。”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