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9年3月6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两会特刊·特别报道 70载,半边天始终与祖国共奋进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女代表委员回望成长之路、细述巾帼之志

70载,半边天始终与祖国共奋进

编者按

1949年10月1日,古老的天安门城楼焕然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开国大典上庄严宣告。从此,中国人民开启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光辉历程,朝着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不断阔步前行。

70年波澜壮阔,70年硕果累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各行各业妇女“巾帼不让须眉”,充分发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脚踏实地的奋斗,成为推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家庭各个方面建设重要力量。

全国两会期间,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与多位女代表委员面对面,倾听她们的奋斗历程。

厉莉代表

加强法治建设女性优势独特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王春霞

从2010年4月第一次开庭至今,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审判员厉莉凭着对当事人的理解和真诚,在审判岗位上化解了一个个纠纷和争执,成长为全国优秀法官。

“我一直在成长,一直挺幸运的。”被问及自己的成长历程,厉莉代表一言以概之。身为第一代独生子女,厉莉代表是家里唯一一个女孩,在城市中长大,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从小就没有男尊女卑、重男轻女的概念。”

厉莉代表学习、读书、工作的人生轨迹,因为出现的一件“意外事件”而改变。她成为一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捐献了两次骨髓,一下子出了名,被授予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等多个荣誉称号。

道德的光辉和法治的力量在厉莉身上得到了非常自然的融合,并散发出女法官的独特魅力。“女性从事法律工作具备天然优势,细心、耐心,更善于发现案件事实存在的问题,调处矛盾纠纷。”

厉莉代表所在的民二庭有21人,入额法官共8名,其中女法官7人。她所在的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一线女法官占70%,而且多是30多岁的年轻女性。“以前提到司法机关,大家想到的更多是男性的面孔,其实法院现在更多的是女性,尤其是高学历年轻女性在司法审判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厉莉代表颇为自豪。

近年来司法系统表彰的先进模范中,女性占据了相当比例,涌现出宋鱼水、刘黎等优秀女法官。“这也说明女性在这个领域的业绩更加突出。”厉莉代表由衷感慨。

不仅是法院系统,厉莉代表发现,在高等院校中,法律专业中女学生占半数以上。检察机关女性的人数也占相当比例。女性在法治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自身发展的背后,厉莉代表深感,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各方面的飞速发展为女性平等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沃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些需要体力的传统产业所占比例越来越少,客观上知识型、创造型的产业越来越多,女性在这些方面的优势更加凸显。”

厉莉代表说,经过70年的发展,尊重女性、保护女性、男女平等的意识逐步深入人心。

栗桂莲委员

为群众演唱为人民放歌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姜军旗

“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表示,文艺创作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晋剧院艺术总监栗桂莲,也见证了中国戏曲半个世纪的发展。“出新戏,出好戏,用正能量的作品来歌颂我们的祖国,歌颂人民,歌颂英雄,这就是我们的使命,也只有这样,戏曲的生命才会长盛不衰。”

“抖一个水袖,有的是喜悦,有的是愤怒,有的是悲伤,走一步,甩一下鞭儿就是千里,戏曲博大精深。但年轻一代接触太少,我希望年轻人能把我们晋剧事业传承下去。”

1959年出生的栗桂莲委员是著名的晋剧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最高荣誉“梅花奖”得主。她12岁考入戏曲学校,主攻青衣。半个世纪以来,栗桂莲委员在舞台上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并以精湛的表演艺术和得天独厚的音质,深受观众的青睐和喜爱。1990年,她赴京汇报演出,以《桐叶记》《算粮》一举夺得中国戏剧“梅花奖”。1997年,她率队赴港参加中国戏曲展,以“山西小三娘”轰动香江两岸。

“近年来国家对戏曲的支持力度很大,很幸运遇上了好时代,我们应该用好的作品来回报这个时代。这几年我们通过出新戏、出好戏,吸引了一大批观众。”栗桂莲委员言语间是满满的幸福感。“文艺作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升华。只有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文艺作品才能有生命力。”

“戏比天大,为人民放歌。这不是一句口号。”栗桂莲委员的包里常备有胖大海,“因为老演出,嗓子有时候特别疲劳。”虽然也常常感到累,但每次看到观众期待的眼神,听到观众的掌声,栗桂莲委员就又会感觉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作为党的文艺工作者,不论名气多大,都要坚持一线演出,为群众演唱、为人民放歌。”这不仅是一位老艺术家的境界和觉悟,也展现了一名全国政协委员的形象和风采。从艺半个世纪、足迹踏遍三晋大地的她如今已成为山西的一张名片,走出了娘子关,走出了国门。她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让外界了解山西,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源远流长的晋剧艺术。

杨昌芹代表

留守妇女也能创脱贫致富新舞台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王春霞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省级竹编非遗传承人、遵义市妇联副主席(兼)杨昌芹带着她和姐妹们的作品来到北京参加全国两会,想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她所在的贵州省赤水市大同镇民族村妇女们脱贫致富的生动实践。

与竹编结缘,最初只是杨昌芹代表的一个简单想法。2007年学习幼师的她,想多学一门手艺,增加就业机会。因为从小喜欢手工,对手工敏感的她选择学习竹编。

跟着第五代竹编非遗传承人,也就是她后来的婆婆学成出师后,杨昌芹代表2012年成立了一家小微企业,培训带动周边的农村留守妇女居家就业。

“以往村里的留守妇女在家照顾老人孩子,没有工作收入。学习竹编后,可以居家就业,每个月可获得2000~7000元的收入。”杨昌芹代表告诉记者。

赤水竹编工艺是贵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西部民间工艺的奇葩。竹编所用的慈竹,竹节普遍较长,通常有1.4米长,竹纤维非常适合编织。

杨昌芹代表介绍,根据作品的难易、精细程度,一套精细立体竹编茶具可以有两三百元到八九百元的收入。竹编的范围比较广泛,除了水杯套、茶具、竹编画,还可以编织酒具、花具,根据客户的需求开展定制。

杨昌芹代表后来创办了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目前有40多名固定员工,其中80%是留守妇女,实现了居家灵活就业。公司80%的收入分给员工,20%用于公司运营。

在政府的支持下,杨昌芹代表累计培训1000多人学习竹编,其中200多人凭借学会的竹编手艺脱贫致富。

带动妇女脱贫致富并非杨昌芹代表一己之力,背后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杨昌芹代表告诉记者,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不断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供了很多支持。杨昌芹代表与当地政府共同努力,在四洞沟景区建成了赤水竹编非遗展示中心,在大同古镇也设立了工作室,用以展示、体验、销售竹编艺术品。

“发展才是最好的传承。”杨昌芹代表说,希望政府继续加大非遗传承发展的支持力度,设立非遗发展基金,建立非遗传承人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对接平台,培养复合型设计人才,将传统的竹编手艺与现代审美生活需求相结合。推动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打造具有文化特色的现代农村,“相信我们农村的生活会越来越好。”

刘希娅代表

从“讲念背”到个性化教育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周韵曦

“是新中国赋予我们女性参与社会实践的平等机会,给予我们非常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才让我能以积极的状态和心态,为教育事业贡献一份巾帼之力。”谈到自己的理想与获得的成绩,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刘希娅这样感叹道。

对刘希娅代表来说,从事教育工作正契合了她的人生理想,这份职业也是最崇高、最有价值感的。

幼年时的刘希娅代表就一直怀揣着当教师的梦想。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她曾先后在幼儿园、小学执教,并专注于小学阶段教学和课改的各种新构想。

在小学阶段,我国仍存在学校相对较多较大,大班额情况还比较突出的现实。进入谢家湾小学任校长后,刘希娅代表一直积极探索、希望能帮助孩子们改变过去“讲念背”的单一授课方式,改变孩子过去听话、被动接受的状态,让孩子们变得学习主动,进入因喜欢而累并快乐着的学习状态,特别是希望能让孩子们在大班额里仍能获得个性化、人性化的关注。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探索,刘希娅代表真正找到一种通过课程整合改变孩子们学习方式的途径,并最终达成了素质教育在小学阶段的实施路径。

2014 年4 月7 日,央视新闻联播对谢家湾小学以课程整合促进小学教育综合改革的实践探索进行了专题报道。很快,谢家湾小学也成为教育部“影子校长”培训基地和多个市区县的教师培训基地。

近年来,刘希娅代表领先构建的“小梅花”课程,也在社会各界享有盛誉。2018年,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校“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素质教育质量管理模式荣获第三届中国质量奖,这是全国教育领域第一个中国质量奖。这让刘希娅代表受到极大的鼓舞。

她说:“这不仅说明我们探寻到了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地和实施,也改变了大家理解的素质教育就是唱唱跳跳的印象,让大家了解到素质教育从理念和方法上是帮助每一个孩子积极的由过去的接受式学习变为体验型、理解型、实践型的学习,通过这种教育,孩子们不仅学的更多,更灵活,更深刻,学习效果也能达到学以致用。”

一路走来,刘希娅代表的每一步都有同一个感受:不管自己有多大的理想,有多大的事业心,都获得了很好的支持。“作为一名女性,我的职业理想在教育事业中能得到阶段性的逐步实现,我很幸运。”

张玉珍代表

希望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精准化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田珊檑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玉珍就开始和生态环保研究工作结缘,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她先后从事过水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等多方面的研究工作,无论是在田间地头、研究实验室,还是在国家级环保执法检查及工作研讨会上,经常能看到张玉珍代表忙碌的身影。

作为连任两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她重点关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热点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先后提出议案、建议40多件。

其中,关于修改水污染防治法的议案被全国人大常委会采纳;关于加强近岸海域水环境保护、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建立河长制等3件建议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列为重点督办建议。作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张玉珍代表入选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近年来主持和参与了近20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研究,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

“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精准化了,由过去注重工业污染防治、生活污染防治,到如今注重工业、生活、农业等全方面的污染防治,不仅仅关注大江大河的污染防治,也更加关注到小江小河的环境保护。”张玉珍代表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国家在生态环保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大,生态环境质量逐步得到改善。同时,环保不再是环保部门的“单打独斗”,而变成多部门协作、全民参与。

在张玉珍代表看来,这些发展成就,离不开千千万万个环保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其中女性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当下女性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综合能力不断增强,在各行各业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无论是基层一线的环保工作者,还是研究专家,女性都大有可为!”张玉珍代表说。

肯定成果的同时,也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张玉珍代表希望,能够加强环保领域前瞻性的基础性研究,对于一些可能出现的环保问题,要做到早发现、早认识、早预防。同时,加强基层环保队伍建设,提升基层环保工作者的工作能力,真正把环保工作落到实处。

每一份建议,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每一份嘱托,都是殷切期盼。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张玉珍代表说:“祝福祖国,希望生态越来越美,环境越来越好,人民越来越富。”

邢霞委员

41年教书育人见证文化自信之路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徐旭

“近年来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国防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一大批由我国自主研发、具有高度信息化和集成化的新型武器装备陆续列装,并逐步形成了实战能力……”说起我国国防科技与武器装备领域的新科技和新成就,全国政协委员、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邢霞十分动情。

一身戎装让身为军人的邢霞委员看起来挺拔、英气。出生于军人家庭的邢霞委员从小就有军人情节,15岁那年,一幅“我是海燕”的通信兵油画让她着了迷,女通信兵海燕成了她心中的女神,不久她如愿以偿,光荣地成为一名通信兵。

当兵就要吃苦,为了练速度,她十个手指磨出了血还在坚持。20岁那年,优秀士兵邢霞被保送上了军校。“到了军校,才发现自己的文化底子太薄,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

每天第一个到课堂的是她,最后一个关灯离开课堂的也是她。邢霞委员就像海绵见了水,如饥似渴地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天道酬勤,大学毕业时,邢霞以优异的成绩留校当了老师。

“从教41年,应该说是桃李满天下。”邢霞委员笑着说。

为人师表,业务之外,邢霞委员想得更多的是如何教育好学生。“现在的学生跟过去不一样,他们接触信息的机会多,见多识广,但是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却知之甚少。”邢霞委员认为,当下教育存在一些失衡,文化知识的学习和家风、国防教育之间失衡,崇尚思想发散活跃和规矩底线意识培养间的失衡,存在重娱乐,重自我,轻危机、轻敬畏的倾向。

为此,邢霞委员今年带来的提案是“在自我深耕与开放包容中塑造与时代相匹配的大国文化”。她举例说:“这几年,有些宫廷剧很火,服装很美,剧情很吸引人,大人小孩都喜欢看。但是电视剧里人与人之间的钩心斗角在历史上是真实的吗?难道这些真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吗?”她表示,如何构建与新时代相适应的民族文化才是必须需要考虑的。

“建设强国离不开人才,人才的建设离不开文化。如何把握民族优秀文化,如何选择时代需要传承的文化,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邢霞委员建议,构建与新时代相适应的民族文化,通过现代媒体以广大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宣介和引导,在潜移默化中“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增强国民素养这个软实力,中国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