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可以选择交往什么样的朋友。一个人的朋友圈子,往往能决定一个人的性格、修养、甚至是人生成就。其中的关键,不在于早晚,在于你是否能看到生活的另一种可能。你的朋友圈代表了你的审美和生活层次,你有什么样的朋友,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 林达
你有什么样的朋友,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因为习惯这东西,是会传染的:身边人的好习惯会让你变得越来越好,身边人的坏习惯也会让你变得越来越堕落。
一个会理财的人,他的朋友不会挥霍无度;一个正能量的人,他的朋友不会愁眉苦脸;一个善良的人,他的朋友不会下流作恶。优秀上进的人,看问题的角度和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而这些不一样,也在一点点影响着你成为不一样的人。
记得在《中国合伙人》里,家境贫寒、连考三年才来到北京的成冬青,被问及梦想时,说自己最想去天安门。但是他在那里遇见了一群优秀的人后,发现大家的梦想是去美国。意识到这样的差距后,他开始努力。虽然后来他没有去成美国,但却创办了一所英语学校——这是个真实故事,他就是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
这个例子给我最大的启发就是:在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你只有努力去靠近优秀的人,才不会觉得人生苟且,事事无所谓。
一般的人很容易自我满足,放弃成为更好的自己;而你只有接触优秀的人,才更懂努力的意义。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质疑:“现在自身层次固化,自己的出身,早就决定了自己的朋友圈。”
其实这个想法过于武断了,甚至我可以用非常多例子去反驳:刚才说的俞敏洪、草根出身的黄渤……这说明了,真正决定你社交质量的,不是你的出身,而是你的意念。心理学说法,叫吸引力法则。
你只有相信什么,你才会试着去改变什么,你只有一点点改变什么,你才会实现什么。
作家贾平凹说过:“朋友的圈子其实就是你人生的世界,你的奋斗历程就是朋友的好与恶的历史。”你的朋友圈代表了你的审美和生活品位,不愿跳出朋友圈这种舒适圈的人,人生会在安逸中和别人的差距越拉越大。
换句话说,人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出身,但可以选择交往什么样的朋友。一个人的朋友圈子,往往能决定一个人的性格、修养,甚至是人生成就。其中的关键,不在于早晚,在于你是否能看到生活的另一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