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
记者 党柏峰
2018年以来,陕西榆林妇联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妇联、省妇联改革精神,找准工作短板,着眼基层妇女需求,坚持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做大亮点的工作原则,坚持谋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作风,各项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实现了新发展。
进班子,有薪酬,激发基层妇联干部工作积极性
2018年以来,榆林市妇联紧抓改革机遇,主动创新作为,出台《榆林市妇联改革方案》,核心内容是乡镇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和村妇代会改建妇联,解决了三个实质性问题:一是政治待遇方面,实现了乡镇(街道)妇联主席进领导班子或领导班子中的女性担任妇联主席,村妇联主席进村“两委”或村“两委”班子中的女性担任妇联主席的两个百分之百目标任务。二是经济待遇方面,规定“村妇联组织负责人岗位报酬按照村党支部书记的50%标准执行”。目前,南六县和横山区的1783个村妇联主席岗位报酬1310多万元已纳入2019年市财政预算。三是工作经费方面,落实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妇联组织一定的工作经费;市直部门妇女组织工作经费以妇女干部人数30人为基准,30人以上按5万元预算,30人以下按3万元预算,全部纳入2019年市财政预算。横山、神木、府谷、靖边、吴堡5个县市区落实乡村两级妇联组织工作经费,其他县区正在不同程度全力推进。
抓重点,全覆盖,构建基层妇联组织新模式
改革实施过程当中,榆林妇联把城乡基层妇联组织的覆盖作为重中之重,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和推动基层妇联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意见的通知》《榆林市关于开展全市乡镇(街道)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和村妇代会改建妇联工作实施方案》,全市184个镇街、3135个村(社区)全部完成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和妇代会改建妇联工作,真正将妇联组织建设到“末梢神经”上,补齐了基层建设短板,形成“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妇女身边一个家”的生动局面。全面覆盖,组织开展基层妇联“百日攻坚”行动,对现有基层组织,突出改进提升,找准薄弱环节,出台针对性强的指导意见;对新领域新群体,重在建立健全基层组织,完善组织体系,确保全覆盖无盲区。全市新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妇委会163个,中省驻榆企业妇委会107个,工业园区、专业市场、农民合作社等妇委会273个。打造省级基层“妇女之家”示范点419个,精品点164个,市级“妇女之家”示范点200个,县级“妇女之家”示范点100个。全面启动开展各级妇联换届工作,10个县区、42个乡镇完成换届,打破了个别县区妇联30年不换届的局面,完善乡镇妇联组织80个、村级妇联组织960个。创新组织,在全省率先推出“妇委会改建妇联”模式,在女干部职工50人以上的单位实行“妇委会改建妇联”,全市完成“妇委会改建妇联”108个;成立市非公经济妇女联合会,凝聚“非公”领域女职工力量,推动成立陕北婆姨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妇委会、万氏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妇女小组、七只羊、华西牧业妇女组织,指导靖边县建立“巾帼妇女联合会”“创业妇女联合会”“家庭妇女联合会”新型妇女组织。
强队伍,提素质,增强基层妇联社会服务力
借助妇联改革东风,榆林妇联积极争取到一个科室和5个妇儿工委办编制。选聘85名(29名男性)优秀大学生充实到妇联工作队伍。打破常规实行科长轮岗制,4名科长通过科室轮岗,不断丰富阅历,积累经验,成为工作的“多面手”。用活上挂下派机制,推进市妇联干部与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干部双向交流,选调2名基层干部到市妇联挂职,下派市妇联3名干部分别到乡镇、街道办挂职,将基层新鲜血液输送到机关,让机关干部在基层得到锻炼。广泛吸纳新型职业女农民、女创业家、女性社会组织负责人等担任兼职副主席或执委,全市新增执委22000多名,配备兼职副主席3114名。举办全市基层妇女干部暨优秀妇女骨干能力素质提升培训班,培训200人次。横山区、神木市、府谷县、靖边县等县市区妇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多种方式举办培训班,全面提升妇联干部履职能力和水平。
互联网,新阵地,多种宣传模式聚人气
为了更好引领妇女听党话跟党走,榆林妇联运用“互联网+”思维激发工作活力,创新建立“3+1+N”的宣传模式,建立网络及新媒体平台45个,基层微信群231个,直接联系覆盖妇女群众17万,率先在全省开通微信公众号、实现县区妇联微信公众号全覆盖。通过网络新媒体平台,精准推送服务项目,线上开展“双十”、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评选展示、家风家教“六进”、脱贫攻坚政策宣传等活动,吸引100多万群众参与。市妇联公众号坚持每日更新,累计发布转发信息3000多条,拥有粉丝13.5万人,周平均浏览量达3万次,连续两年在全国地市级妇联排行榜上稳居前十强,7次位列全国第一,8次位列全国第二,12次位列全国第三。通过线上线下的有机融合,使妇联活动更接“地气”、妇联工作更有“生气”,妇联组织更有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