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8年12月18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特别报道 回首四十年 见证她力量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1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首四十年 见证她力量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妇女的伟大贡献

10月26日,来自深圳地铁车辆中心的黎慧雯、莫健文、李雪芳和肖欣在检修车间内合影(从左至右)。深圳地铁车辆中心共88名女员工,在如花的年纪,用工装代替华服,驻守在冬冷夏热的车库里,用责任和担当撑起地铁安全运营的半边天。(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摄)

40年星移斗转,40年她力量璀璨。她们是改革开放的实践者和亲历者,也是推动者和建设者,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壮阔东方潮,她舞40年,她们的奋斗史、创新志,汇成了意气风发的时代亮色,构成了改革开放的辉煌巨变。

“我很骄傲,我带出了年龄跨度达三代人的特级教师。”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于漪从锦瑟年华到耄耋老者,“教书教得‘着了魔’”,迈向了教育的至高境界。

1977年冬天,570万考生走进曾被关闭了十余年的高考考场。1978年春,他们中的5%(27万人)走进了各大高校的校园,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恢复高考最直接的动因就是国家对人才的渴望。

如果没有1978年的高考,胡玫可能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继续着话剧团跑龙套的生活。而在恢复高考之后,已工作三年的胡玫,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开始了新的人生,成为给中国影坛带来巨大冲击的“第五代导演”中的一员,一位会讲中国故事的金牌导演。

人才来自教育,于漪们青春白首而教育常青。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40年来,我国教育体制不断发展、完善,越来越多的人步入知识殿堂。知识改变命运,在希望的田野上,女教育工作者担“学习中国”之大任,为国家输送人才,点亮人类的灵魂工程。

2015年10月,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也是诺贝尔奖历史上第一次有了中国女性的名字。在极其困难的科研条件下,她通过不懈努力,不惧挫折,研制出挽救了数百万疟疾患者的“中国神药”,为中国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尊重。

1985年3月13日,党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1988年9月5日,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改革开放带来的“科学的春天”,调动了科技工作者科研创新、科技兴国的动力与激情。她们全身心地扑在这些不乏艰深枯燥,又不乏兴味盎然的学科上,数十年如一日,再苦再累没有回头,经历了发现的喜悦,也收获了用科学造福人类的成就感。2003年10月15日,“神五”发射成功,中国航天事业不断永攀高峰,取得一个又一个突破。女航天员刘洋、王亚平“飞天”,首位乘蛟龙号的女科学家唐立梅“下海”……不少重大科技成果里都有她们在线。新经济时代,中国女性正在云计算、人工智能、VR等领域崭露头角,成为高科技创业“女神”。

“矢志青蒿,鹿鸣惊人”证明了女性在科学研究方面的能力和潜力,也充分说明男女平等国策是对女性发展和国家发展的双重推动。改革开放的良好成才环境,让更多的“屠呦呦”们能够在平等的环境下茁壮成长,在没有“天花板”的空间里脱颖而出,更及时被发现,被激励。

2016年10月,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部署全面从严治党,形成“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中央坚持把反腐败贯穿于改革开放全过程,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老虎”“苍蝇”一起打,夺取了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我国不断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于2018年3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政贵在行,事成于实,立足于打赢反腐败这场正义之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不断推动党内监督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实现党内监督全覆盖。在2008年11月去世的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委原常委、纪委原书记王瑛眼里,权力是一种责任,党性原则不能作交易,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邪不压正,只要我们还真理于老百姓,一定会得到人民的支持。”她奋战在纪检监察一线20年,探索创新纪检监察工作法,严格监督执纪问责,身患肺癌的她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1978年冬,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坚定地按下红手印,实施“包干到户”,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2006 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正式废止。“太行精神光耀千秋,纪兰精神代代相传”。一直扎根山西西沟村的申纪兰是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也是改革的推动者。从1954年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后,她成为全国唯一一位连任一至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

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改革开放以来,老劳模申纪兰带领西沟村人先后建成了铁合金厂、焦化厂等企业,把一个纯农业村变成农林牧工商游全面发展的现代化新农村,她也完成了从农业劳模向现代企业家的角色转换。将农村生态资源与产业开发结合起来致富,昔日光秃秃的荒山“绿”了,“土不下山了,水不出川了,生态环境好,乡村旅游也跟着好了。”

当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 当年的“铁姑娘”郭凤莲爱上了互联网+农业,河南省新乡县小冀镇京华社区党委书记、社区主任,连续六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刘志华成为“乡村都市”的女当家……带领村民群众摆脱贫穷、奔向富裕和幸福,成了她们给自己选定的终身职业,续写着女性在中国农村改革的大舞台上的经典之作。

同样在广袤大地上谱新章的还有广大的农村女性以及从中涌现的女能人、致富带头人。她们把勤劳、坚韧等传统美德升华为一种时代精神,艰苦奋斗,勤俭创业,无私奉献,不论是外出打工,还是在乡留守,改革开放“富起来”的巨变里有她们的勤劳,乡村振兴里有她们的智慧,“美丽中国”里也有她们的峥嵘岁月。在农村多项改革的实施和性别平等事业的推进中,她们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政议政,地位不断提升;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她们学文化,展才华,扮美家园,点亮生活,精神面貌大变样;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她们积极行动,向着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目标再出发……

1992年1月至2月,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他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时提出“精准扶贫”。2017年,党的十九大把脱贫攻坚战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并发出了乡村振兴的伟大号召。

贵州盘州市淤泥乡岩博村是余留芬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作为村党支部书记的她,17年里,始终在与贫困“较劲”,凭着坚毅与责任使这个贫困村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先进村、文明村、示范村、小康村”。村里人谈起她就会说“女子也能撑起半边天”。

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妇女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力量,是乡村振兴的享有者、受益者,更是推动者、建设者,在农村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农村弱势群体关爱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2018年11月19日,云南昭通大关县纪委监委派驻天星镇打瓦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员、26岁的王秋婷以身殉职,倒在了扶贫路上。近年,倒在扶贫路上的还有:困境儿童的“爱心妈妈”、重庆市城口县复兴街道柿坪村党支部书记、妇联主席彭中琼,贵州省遵义市总工会“90后”扶贫干部徐梅……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无数个像她们这样的扶贫干部,不辱使命,夙夜在公,深入峡谷高山,不顾酷暑严寒,用真心赢得村民的信任,用热血点燃贫困群众的希望,甚至为夺取脱贫攻坚战的最终胜利献出了宝贵生命……

张月姣,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上诉机构原主席。她是第一位世贸组织中国籍“大法官”,长期奋战在中国外经贸法制建设第一线。“有志者事竟成”是张月姣的信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里程碑。历时15年艰苦谈判,中国自2001年12月11日起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其间,原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的谈判风采令世人瞩目。如约履约,众行前行,此后的17年,中国成为多边贸易体制的积极参与者、坚定维护者和重要贡献者,不断扩大开放、与世界同行,发展了自己,造福了世界。

“大法官”张月姣、原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代表的不仅是中国女性的智识与自信,也是一个开放国家走向更广大世界市场的无畏与坚毅。1990年12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1992年10月,上海浦东新区设立;2013年9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设立。2000年1月,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式启动。40年来,我国相继实施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一带一路”建设,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正在越来越开放,她力量与国家同步共进。

胡小燕是四川人,1998年下半年来到广东打工。2008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次出现了农民工代表——来自重庆的康厚明、上海的朱雪芹和广东的胡小燕。从农民工到全国人大代表,胡小燕写就了一个农民工成才的励志故事,也见证着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

40年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用她们的青春和汗水改变了自己和家人的命运,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她们“初生牛犊不怕虎”,她们坚信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虽然也有无奈。她们的付出和坚韧,汇成一曲时代壮歌,以她们的故事为蓝本的电视连续剧《外来妹》创下了高收视率。她们是千万个流动外出务工者中的一部分,曾有一个特定的称谓“打工妹”。

1980年8月26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置经济特区。特区在体制改革中发挥“试验田”作用,在对外开放中发挥重要“窗口”作用。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一批批的打工妹从全国各地涌入深圳等沿海开放城市打工,在那里挥洒青春和汗水,离乡背井有苦有甜。城市给予她们机遇,也给予她们磨炼。打工妹来到这里追寻梦想与生活,也成为中国制造的蓬勃力量。

数年的打拼之后,她们中有的人在城市安家落户,有的人又回到了当初的故乡。但无论现在在哪里,闯荡改革热土的经历都在她们的阅历中留下了无法抹去的印记。辛劳与欣慰,喧嚣与沉寂,她们的人生与改革开放紧紧相连相关,并有所改变。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打工妹”渐行渐远,“大国工匠”日渐崛起,这支她力量见证了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也见证了我国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到技术、资本密集型渐增的历史过程,是“中国创造”不可忘却的身影。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率先实现。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积极助力国家全面开放,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作为第一位担任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的中国人,2007年1月4日,来自中国香港的陈冯富珍就任时就下决心要“不知疲倦地”工作,带着谦卑,也带着骄傲,这一承诺“从未忘记”。2003年春,非典型肺炎突如其来,时任香港卫生署署长的陈冯富珍在香港应对“非典”时体现出的果敢,在民众心里留下了“铁娘子”的形象。

灾难突至,北京、广东等地万众一心抗击灾难,战斗在防治“非典”一线的广大医务工作者临危不惧、恪尽职守,女性医卫工作者亦如铿锵玫瑰,绝不言退。全民健康是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我国始终把卫生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改革开放后,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制定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的建设与推进,她力量不可或缺。

80年代的一天,老师让用“精彩”造句,一名小学生的造句如下:“浪平的球打得真精彩!”多年后,这还被当成一个家庭笑话,但亲友们在笑话这名“白字少年”的同时也有赞许,因为句子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郎平打的球真精彩!”

1981年至1986年,中国女排创下世界排球史上首个“五连冠”,郎平和她的队友们塑造了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的“女排精神”。此后,她从“铁榔头”转身为“金牌教练”,带领中国女排重回巅峰。“女排精神”成为中国体育的一面旗帜,激励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中国重返奥运赛场,捷报频传,许海峰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1990年9月22日,第十一届亚运会在北京开幕,这是中国举办的第一次综合性的国际体育大赛。2008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开幕,中国的百年奥运梦终于实现。而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也正在向我们走来……

回眸40年体育的中国“惊艳”,让“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的她们灿若星河:速滑姊妹花杨扬、杨阳,“跳水梦之队”领衔的伏明霞、吴敏霞,还有邓亚萍、丁宁、郑海霞、孙雯、朱婷……面对艰苦的征程,面对强手如林,她们毫不畏惧,拼搏精神在她们之间传递着个体和集体的力量,诠释着运动的光芒与勇毅!她们在体育赛场中的崛起是中国崛起的见证,而中国的崛起又为她们提供了动力和动能。

从1983年首播至今,央视春节联欢晚会是传统的“文化年夜饭”,从1984年至今,一曲《难忘今宵》唱响了三十多个春晚,给千万个华人家庭送去的不仅是欢乐和祝福,还有余音绕梁的对于美好生活的甜蜜与憧憬。这首歌成为春晚的经典,也成为李谷一作为歌唱家的经典之作。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西北大漠里的孤寂,也是千年丝路上的壮美。“只因在人群中看了你一眼,从此没能忘掉你容颜”,“敦煌女儿”樊锦诗,北大毕业后来到了这里,追寻她心中的敦煌梦,一去经年,一事一生。改革开放以来,她带领团队致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引进先进保护理念和保护技术,构建“数字敦煌”,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利用一生无悔。

“敦,大也;煌,盛也。”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也因为有了无数樊锦诗这样“勇气逆天!情怀感人!”的女儿而得以恒久远,发新芽。改革开放联通了外面的世界,但不论外界如何精彩,文化的血脉还当珍惜,文化创造的芳华还有待无怨无悔地踏实耕耘。女性是文化创造的生力军,女性对于文化的独特珍爱与追寻也感动过中国和世界。文化的高原上,她们正在追寻艺术创作的高峰,以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以及人类的心灵……

40年巨变,40年风雨同行。日月嬗递,精神不变。40年,中国女性一直在奔跑,在拼搏!40年改革开放,万千里路云和月,今天的中国更强大健康、更法治富裕、更欢乐有文化。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男女并驾,如日方东”,中国女性的创造与贡献也必将如日方东,与快速发展的泱泱大国一同继续迎接挑战,面向未来!

(舟子 编撰)

数据来源:《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进步》白皮书 国家统计局 2017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统计监测报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