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丁秀伟
□ 朱丽叶
在党的诞生地上海,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的探索实践如火如荼。依托“智慧城市”建设同步推进“智慧党建”,将“支部建在网格上,网格建在社区里”,立足党建工作全覆盖、无遗漏。将市民驿站开到了“家门口”提供就餐、养老等服务,让党建工作和群众“面对面”,有效提升了党组织的组织力和亲和力。
多网合一 打造“智慧社区”
从“支部建在楼上”到“区域融合共赢”再到“网格展现活力”,静安区静安寺街道党建遵循的是一条从组织覆盖到资源汇集、再到作用发挥的党建科学脉络。“1+11+37”三级全覆盖网格工作架构,“1”指街道党工委;“11”指11个居民区;“37”指细化的37个微网格,包含了32个居民区微网格与5个纯商务区微网格。
据静安区静安寺街道党工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居民区微网格与居民区的党支部一一对应,在以双人负责制配齐第一、第二网格长的基础上,全面整合网格内党员志愿者、“两代表一委员”、行政执法力量、物业公司、沿街“四小”单位、驻区单位的党员职工等进网格。针对商务区微网格,将统筹入驻企业、物业管理、政府服务企业、专业社会组织等力量。目前,37个微网格已报到党员1000余名,社区单位党组织130余家。
这37个微网格,各确立了一个网格公共议题,党员群众共议共决共落实,使党建与自治的融合有了实实在在的抓手和感知点。如三义坊居民区每一个微网格带动一个志愿者工作室建设;新闸大厦内不论隶属关系的党员共同携手,主动发声,完成了该楼的消防报警系统更换及常态维护机制建设;嘉园居民区在网格建设中形成了党员带头、居民参与、业主决策、社会监督的党领导下社区议事协商的完整链条;愚谷村居民区党员牵头推进弄管会建设,党员带领群众开展常态巡视守护等。
而静安区的临汾路街道,则将智慧党建渗透到了基层社会治理。
街道层面打造的“社区大脑”联合指挥中心,24小时不间断运行,覆盖网格中心、综治中心、应急中心、物管中心、民生保障中心五个中心职能领域,并把公安、城管、房管、市容等执法力量整合集中办公,打破了以往各职能部门各自为政、单打独斗的局面。
例如,为保障小区生命通道畅通,街道安装的地磁感应就像24小时的“眼睛”,一有车子在禁停区停放5分钟以上,小区保安就会接到警报,及时查看移除车辆;通过在单元门洞安装门磁与影像采集感应,街道能够知晓小区人员进出、大门是否有长时间异常打开等情况,提高了居民生活的安全性。
“社区大脑”联合指挥中心试运行以来,已接受自动报警600余次,化解了16次可能危及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隐患事故。
“家门口”服务 温暖人心
虹口区市民驿站嘉兴路街道第一分站针对“一老一小”、看病、取药、助幼、就餐、社区养老等群众“家门口”的服务需求建设,致力于形成15分钟城市基层党建活力圈、社区生活服务圈和网格化城市管理圈,打造虹口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品牌。
据介绍,2018年8月,全区共建成市民驿站35个(总面积78076平方米),根据群众需求,每个街道设置3~6个驿站,平均每个驿站覆盖0.67平方公里,服务2.3万人。2018 年1月至9月,市民驿站累计接受党务咨询8000多人次,开展党员活动850余次、3万人次参加,接转党员组织关系1526人次。市民驿站已经成为街道党工委和居民区党组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
像市民驿站这样的“家门口”服务站,上海其他区也已在探索建设。
2017年,普陀区创设“书记论坛”,通过更高平台的思想碰撞、典型引路,及时总结、完善并推广基层党组织在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中的有效经验做法,推动城市基层党建普陀实践的新发展。
崇明区委以乡镇社区党建服务中心、村党群服务中心(居党建服务站)、块区党建服务点以及党员家庭为主体,以服务为主线,构建形成横向拓展、纵向到底的4D立体式党建服务体系,打通了服务党员群众的“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