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镇“中国农村改革第一乡”的标牌赫然在立,道路宽敞,街区整洁。
1980年,向阳“摘牌”“换牌”的历史性时刻。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任然
走进四川省广汉市向阳镇,赫然入目的是“中国农村改革第一乡”的大幅标牌。“改革”这两字,对向阳人而言,是一场刻骨铭心的体验,也是一段难以忘怀的记忆。
“改革前,穷,穷得刻骨铭心,而改革的那段历史,以及改革后的好,让我们终生难忘。”提起“改革”,广汉市向阳镇同花村党支部书记程玉兰,坐得笔直,一脸严肃,眼睛里光芒闪烁,写满了故事。
“眼瞅着又要过年啦,你知道我这辈子对哪年过年印象最深吗?”程玉兰自问自答:“1981年,那年我16岁,第一次听到村里响起了鞭炮声,从大年三十的晚上,一直通天响到大年初一傍晚。”
她双手在空中划了个意指“所有人”的大圆,说:“大家真的高兴啊,因为改革,因为敢为人先,我们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我们找到了农村发展的新突破口,有了向阳今天的欣欣向荣。”
“摘牌”“换牌”,成就“中国农村改革第一乡”
在没有自己的土地前,“村民普遍的生活就一个字——‘穷’。”程玉兰说。
程玉兰家中7口人,住的泥土屋,共3间房,父母一间,老人一间,她和3个兄弟姐妹一起挤一间,“最怕下雨,一下雨,漏在屋里的水,能撑船。”程玉兰描述。
吃呢?“从来都没真正吃饱过。”程玉兰说,“我父亲在成都上班,家里就我母亲一个劳力。”程玉兰说,“靠母亲一人,工分挣得少,只能吃队里的平均口粮,口粮定量低,往往不够吃。父亲在外工作月工资只有几十元钱,家庭人口多,是既没钱又没粮。”
村里的变化,程玉兰最初是从母亲的言语表情中察觉到的。1980年以前,按照公社的规定,村民必须每天出工。“我妈经常垮着脸抱怨,说浪费时间,因为农忙就那几个月,其他时候去就是磨洋工”。1980年4月的一天,下工回家的母亲,脸上却充满了兴奋。第二天,天还未亮,母亲便扛着锄头又急匆匆地出了门,“当时我就想,肯定有大事了。”程玉兰说。
1980年4月18日,一则大新闻像风吹麦浪般在向阳乡的村民间传开。
当日,广汉县向阳公社的社员们早上出工经过公社门口时,还看见人民公社的牌子端正地挂着,中午回家时,却惊讶地发现牌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向阳乡人民政府”。
将公社改为乡,这在当时的中国是率先之举,也是惊人之举。
向阳为什么要这么做?公开资料显示,20世纪70年代,向阳是广汉有名的贫困公社。青黄不接时,公社无储备粮,还得向别的公社借粮解决春荒。“有女莫嫁向阳郎,吃的稀饭浪打浪,住的草房笆笆门,走的泥路弯又长。”当年这段民谣,唱出了向阳人的辛酸。
穷则思变,向阳公社开始在“社队企业”上动起了脑筋。
社队企业,是1953年6月农村互助合作运动开展后,由合作社组织一些原本在农村从事泥、木、竹、铁、石加工的个体工匠,逐步办起的小规模手工业社。此类企业并无多少利润,只是一个安排劳力就业的平台。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1976年,向阳公社实行以班组为基础的经济核算,开展劳动竞赛,取得了明显成效。1977年,又在社队企业建立了“五定一奖惩”(即定人员、产量、质量、消费、利润、超奖短赔)的经济责任制,经济效益大幅提高。
1979年,中共四川省委正式确定广汉为农村综合体制改革试点县。当年,向阳公社将社队企业从公社经营改为同生产队集股投资联合经营,变“官”办为“民”办,改变了“政企不分”的局面。
随即,向阳公社也把16名干部分成行政班子、农副业班子和社队企业班子,并试办了农业技术服务公司和商业公司,成立农工商联合公司,统管全公社经济工作,至此,人民公社管委会已失去经济管理职能,“摘牌”“换牌”也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换牌”之举,当时还让相关负责人惴惴不安,生怕被“问罪”,但“问罪”并没有来,反倒成就了向阳人“敢为人先”的美名,并间接影响了宪法的修改。
1982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修改后的宪法规定:改变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的体制,设立乡政府。
1983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要求全国各地以原有公社的管辖范围为基础,进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工作。
中国农村一场排山倒海的改革浪潮也由此掀起更壮阔的波澜。
向阳,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也因此被载入中国改革开放的史册,并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乡”。
“不分男女,女孩子可以干大事”
向阳在全国率先实行基层政权体制改革后,开始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每家每户都分到了土地,加上社队企业的改革,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
程玉兰回忆,1981年新年,不只是鞭炮声响了近一天一夜,家家都开始杀年猪,“有的人家还杀了两头,原来怎么舍得杀,都是要卖钱换粮食的,但改革后,还愁什么吃呀。”
田地的变化让程玉兰印象深刻。“我们这主要种水稻,原来田里天天都是人,但种出来的水稻参差不齐,一亩田打100斤粮食。”程玉兰说,“分田后,田地就农忙时人多点,平时零零散散的,但家家户户的水稻种得又壮又齐,一亩田能打出400斤粮食。”
村民们有余粮可以卖钱,不仅吃饱,还空余了很多时间,大家便开始琢磨着挣钱,改变家里的状况。
程玉兰家里分了5亩土地。母亲再也不愁眉苦脸去种田,也有了更多时间搞养殖。
“有的人家养了很多猪,我们家则是养了很多鸡,下了鸡蛋拿到市里去卖。”程玉兰说,“你别小看这几亩田和这几只鸡,硬是把我上大学的妹妹给供出来了。”
1984年,程玉兰家盖了新房,从原来的土房搬进了一层砖瓦房,“家家户户都在盖房子,好多家原来是草房子,也能盖起砖瓦房了。”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村庄的持续发展,程玉兰的家和众多农户一样,又从一层砖瓦房搬进两层小楼,且不停地进行装修完善……程玉兰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好。
改革,带给向阳乡村民的是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当年正值青春年华的程玉兰来说,改革带来的,还有观念的深刻冲击。“要敢于折腾,折腾才能有出路。”程玉兰说,“而且这不分男女,女孩子也可以干大事。”
程玉兰高中毕业后,在家除了种地外,还曾跟人学过当裁缝,去建筑工地当过工人,倒卖过小商品……1998年,村里的一名小学教师退休,校长找到程玉兰说:“你学历在村民中是偏高的,又敢干肯干,愿不愿意来当代课教师?”
程玉兰就此成了村里的小学教师,不仅年年得优秀教师称号,这个“敢干肯干”的农村妇女还得到了村委会的关注,兼起了村里的妇代会主任。
2002年,村里换届选举,在村里有良好口碑的程玉兰被选为了村党支部书记。
2007年,原花桥村与原同仁村合并,定名为同花村。肩负村民的厚望,当时为花桥村村支书的程玉兰走马上任,一肩挑起了同花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的重担。
“吃饱”“吃好”解决了,还要追寻“幸福感”
上任11年,程玉兰带领同花村村民修路、修沟渠,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打造健康走廊和休闲广场,进行“示范院落”美化,改善村容村貌……新举措一个接着一个。
如今,走进同花村,弯弯的蒋家河、绿油油的麦苗、美丽的油菜花掩映着一栋栋小洋楼,平整的水泥路将家家户户相连,广场上,每晚8点都有农村妇女在这里欢快舞蹈。
经营好农业之外,同花村也在秉持向阳重视企业的传统,发展乡镇工业,如今村里有一个变压器厂。“这原是一家钢铁厂,后来钢铁厂因资金缺乏而倒闭,厂房一直处于闲置状态。”程玉兰说,为了盘活这家企业,她四处联系新企业入驻,最终在她的努力下,引进了变压器厂,原先的厂房租出去,业主有了租金收入,村集体每年也增加了15万元的收入。
经过多年的发展,向阳早已旧貌换新颜,曾经的向阳乡如今已成为向阳镇。
发展乡镇企业,也是向阳镇从改革开始,便闯出来的农村发展新突破口。1980年至1983年,向阳抓住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基层政权体制改革的契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引导农民扩大经济作物面积,为乡镇企业发展提供原材料。通过油菜大面积栽种,镇办油厂取得了较好效益。尝到发展乡镇经济“甜头”的向阳人,便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富民强镇”为宗旨,大力推进各项改革和建设,从此掀起了发展乡镇经济的热潮。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20世纪90年代,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向阳从本地经济实际出发,大力吸引外地的资金、技术、人才,实行各种形式的联合,这一时期,镇内中小企业取得了飞速发展,经济发展水平曾一度走在全国前列,1990年向阳镇率先跨入全国百颗“中国乡镇之星”行列,是广汉市率先达到小康的乡镇之一。
如今,向阳镇坚持走改革发展、工业兴镇的路子,目前全镇形成了食品制造、电气设备、高端造纸三大支柱产业,拥有生产经营性企业328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29家。2017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值85.4亿元,税收1.8亿元。
“向阳的改革发展,我们镇党委书记宋友有个总结,并提出了我们未来工作目标。”程玉兰复述:“他说,包产到户解决了向阳百姓的‘吃饱’问题,发展工业让大家钱袋子鼓起来,解决‘吃好’问题。接下来向阳要关闭污染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实现工业转型升级,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解决村民的‘幸福感’问题。”
宋友还有一句话:“向阳现在继续深化改革,只要是有利于老百姓的,我们都没有任何顾虑,撸起袖子加油干!”
对此,程玉兰非常认可:“这也是我工作的基本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