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小岗村和“大包干”带头人(部分)。(凤阳县委宣传部供图)
今日小岗村新面貌。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杨睿/摄)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王蓓
农田阡陌纵横,景色秀美如画;新居鳞次栉比,街市热闹繁盛。种满香樟树的改革大道与店铺林立的友谊大道交叉处,“凤阳县小岗村”的赭红色门楼沉稳矗立,彰显着新时代“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的恢宏。
40年前的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以“托孤”的方式,在“大包干”生死契约书上摁下红手印,将土地承包到户,从此改变了小岗村人的命运,也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
40年里,这块神奇的土地历经几番变革,先后诞生了“大包干”精神和“沈浩精神”,老百姓的生活亦经历“颠覆性”变化——从“大锅饭”时代的“泥巴门,泥巴床,泥巴囤里没有粮,一日三餐喝稀汤”,到2017年,小岗村集体收入和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20万元和18106元,村庄走上深化改革、乡村振兴、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改革再发展之路。
一排排漂亮的二层小楼中间,土坯、茅草搭建的“当年农家”如今已作为景点,迎接往来游客。
“我们当年按红手印搞‘大包干’,就是想能吃上一顿饱饭,哪敢想现在的日子。”站在“当年农家”前,严金昌、关友江等“大包干”带头人,曾无数次向参观者介绍“红手印”的故事和小岗村几十年的发展往事。
严金昌记忆中的“吃不饱饭”,在“大包干”第二年已经成为往事。
1978年“瞒上不瞒下,瞒外不瞒内”,秘密把田分到了户,村民们心里透亮:“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家家户户干劲十足。1979年秋收,小岗村全队粮食总产量6.6万公斤,相当于1955年到1970年粮食产量总和,人均收入达350元,相当于1978年的18倍。此后20多年里,小岗村实现了连年粮食增产,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还了贷款。
温饱解决了,但由于资源短缺,区位、土地等优势不明显,小岗村发展一度停滞:到2003年,全村人均收入只有2000多元,低于全县平均水平,村集体欠债3万元,人心涣散,村里连续多年没有选出“两委”班子。
“是沈浩书记带来了小岗村发展的新希望,带领村民们走上了改革发展新路。”忆及往事,现任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感佩不已。
2004年,沈浩从安徽省财政厅到小岗村挂职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他肩负重任,排除万难,一心扑在小岗村的发展上,招商引资、发展产业、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小岗村的发展要素,在不断摸索和实践中,形成了引进工业、发展现代农业和旅游业‘三步走’的改革发展新思路。村民们信任他,更舍不得他离开,两次按红手印留下他。”当时在县里工作,负责对接小岗村的李锦柱,对沈浩挂职六年间的付出和小岗村的变化了如指掌。
时针拨转至2009年,小岗村已经展露新颜——
现代农业初见雏形,土地流转给种粮大户和现代农业企业,通过机械化、规模化耕种、企业化经营,根据地块位置、平整度、土质,分类种植粮食和不同的经济作物,既实现了土地经营效益最大化,也保证了农民收益;
新农村建设步入快车道,修建了“友谊大道”,改变了村容村貌,老百姓住上了集中规划的新居,“大包干纪念馆”落成,红色旅游起步,严金昌带头,村里人纷纷办起了农家乐;
实现了招商引资,办起钢构厂、装饰材料厂、节能电器公司等工业企业,美国GLG集团、深圳普朗特集团等多家大型现代化企业入驻小岗;
小岗村农民人均收入近7000元,比安徽省人均水平高出39%,是沈浩初到小岗村时的3倍多。
2009年末,沈浩因积劳成疾,病逝在工作岗位上。
“小岗村会不会再次陷入发展困境?”发条已然拧紧,内生动力已经激发,这一次,小岗村全力前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小岗人发扬“敢想敢干、敢为天下先”的“小岗精神”和“踏实干、创新干”的“沈浩精神”,一次次探路农村关键领域改革,勇当先锋。
2012年,小岗村率先在全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并于2015年7月颁发了安徽省“第一证”,稳定了承包权,农民领到“红证书”,吃了“定心丸”;对集体土地全部进行确权,巩固了所有权;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规范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用活了经营权;开展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设立风险补偿基金,推广“兴农贷”“劝耕贷”,让原来压箱底的“红证书”变成了可以抵押贷款的“活资产”。
2016年10月,小岗村又率先启动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成立小岗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建立了股东台账,颁发了股权证书,赋予了小岗村民对集体资产更多权能。
之后,深化“三变改革”,在实现“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的基础上,着力推进“资金变股金”。2017年,小岗村实现村集体收入820万元。今年2月,小岗村民首次获得人均350元的集体资产收益分红。
与此同时,小岗村新生力量,先后接过18位“大包干”带头人的接力棒。“凤还巢”女致富带头人、养猪状元殷玉荣,引领农家乐发展的关正景,传承父辈梦想、做小岗村特色产品销售的严余山……此外,到小岗村追逐梦想的“新村民”——女博士、“创二代”潘苗苗,投身现代农业的外企白领董贵玲,搭建小岗村“互联网+”农合组织服务平台的电商能人王辉……“人才,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因素,他们的崛起和加入,为小岗村新时代改革再出发,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无限动力。”李锦柱说。
尽管担任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不足一年,李锦柱对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段历史早已了然于胸。“站在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关键节点上,小岗人会牢记习总书记2016年4月视察时的嘱托,继续弘扬‘小岗精神’,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核心地位,找准农村改革突破口,致力一、二、三产业融合,努力打造实力小岗、美丽小岗、幸福小岗,让小岗村走在新时代乡村振兴前列,让小岗人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李锦柱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