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8年12月9星期日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中国家庭*文明周刊 教育 掌掴女孩折射的暴力教育当休矣 孩子为何不愿与父母交流? 做父母需要职业精神吗? 藏在绘本里的思维训练 灵动指尖齐斗艺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1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孩子为何不愿与父母交流?

■ 佚名

孩子为什么回避同父母交流?

很多家长为此困惑、苦恼,青春期和成年早期的孩子,即那些正在读初中、高中或者刚上大学的孩子,很多人不愿与父母沟通。

从父母的角度说,有关孩子的一切,都想知道,从思想、情感、价值取向到学业、工作、冷暖、饮食任何一方面;而青春期与成年早期的孩子,并没有想要让父母知道自己太多事情的意愿,他们渴望独立。这是普遍情况,也是孩子成长与发展的正常表现。

客观上,孩子的注意力有限,不可能像幼年、童年时期,把父母作为主要的情感依赖对象和交流对象;另一方面,孩子的知识、经验以及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渠道增多了,独立性提高了,对父母知识、经验的依赖程度相应降低,甚至觉得父母的知识、经验、认识未必那么丰富、可靠、适用。

如果父母因此失落、担心,主要是父母没有根据孩子心理年龄特点和孩子的能力发展,调整对孩子的期待。如果父母要求保持过去交流的频率和亲密程度,就有可能会引起孩子的反感、躲避。

孩子讨厌父母打听其在校情况

一般来说,孩子讨厌父母打听他在校的情况有几个原因:

父母打听孩子在校情况,主要是想知道孩子的学习情况:考试了没有,考了多少分,排名多少,等等。这些问题围绕成绩,无形中会给孩子一种压力,容易引子孩子反感。

有些父母问得过细,这让孩子觉得父母在监视自己,没有隐私。

孩子在校的不良表现被打听后,父母批评、惩罚过孩子,或抓住他的“小辫子”不放。

因为关系上的居高临下,因为各种优势心理,在与孩子的交流中,父母容易先入为主,轻易论断、否定孩子的观点、认识。久而久之,亲子交流发生了改变,孩子要么反驳、争辩,要么就变成了闷嘴葫芦。

有的父母愿意当“事后诸葛亮”,每每在孩子出错、倒霉、沮丧的时候,嘲讽、责骂、教训,其名言是“我早就给你说过了!”

有的父母喜欢在孩子说话的时候打断孩子、听孩子说话时三心二意、孩子一个话题还没有讲完就扯到另一个话题,或者问些与孩子兴致勃勃讲的话题无关的问题,发表风马牛不相及的评论。

不妨试试这么问

父母需要在观念上“降到”与孩子平等、平视的位置,因为没有平等,就没有亲子之间坦率、愉快的交流。

少打听孩子的学习成绩。 多关心孩子在学校的人际关系,与孩子谈谈校园的趣事,这样容易和孩子有共同语言,使谈话氛围更轻松愉快。在这期间,顺带着问一问其学习情况,这样孩子就不容易反感了。

多问开放性问题。 家长可以有选择地问,多问开放性的问题,让孩子根据自己的意愿有选择性地讲。比如,“今天累?”孩子可能说:“不累。”这时你可以说:“不累就好啊,肯定是学校里有什么开心的事儿吧?”如果在学校发生了什么开心的事情,孩子便会乐意分享。

孩子也可能说:“累啊。”这时你可以顺着他的话展开:“嗯,爸爸妈妈小时候也会觉得上学累。”与孩子产生共情,孩子便会表达他的内心。

转变视角,放弃居高临下的态度。 家长转变视角,多表扬孩子,使之有更好的表现。比如,爸爸可以跟女儿说:“今天我在路上碰到了你的班主任,他说你最近上课特别认真,作业也完成得特别好,爸爸真为你高兴。”这样孩子就会受到鼓舞,以后会做得更好。

家庭教育的本质,不是教化,是交流与理解。能让孩子释放负面情绪的家庭,温暖有爱;懂得聆听的父母,也懂教育。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