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
记者 姚改改
□ 王力中
11月25日,正值寒冬时节,但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的彩虹桥“自信工坊”里,却是一片暖阳。
来自民政部社会管理局、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等有关领导与专家,边走边看边交流。
“工坊现在有几名社工?服务的残障人士有多少?服务是如何开展的?……”
面对细致的询问,“自信工坊”负责人郑国芳不慌不忙,一一对答。
如今在德清,郑国芳创办的彩虹桥“自信工坊”已经是颇具特色的残疾人“庇护所”。3年来,从“自信工坊”“毕业”的残疾人中,有11人实现就业,减轻了家庭负担;22人在社工持续地引导下,生活已经能自理了;还有16人加入志愿者服务队,反哺社会、报恩社会。
辞掉书记,专门当起残障人士的“头儿”
今年45岁的郑国芳是个热心人。在社区当干部时,常常组织开展各种公益活动。尤其是对那些常年不敢出门的残疾人,她更是经常上门慰问、看望。
“一户家庭有这么一个人,全家都被拖累了。”每次走访中听到这样无奈的叹息,郑国芳常常感慨万千。
2015年4月,她与朋友一起创办了公益机构——“自信工坊”,重点帮助智障和精障及多重残疾者学会与人沟通,走出阴影、融入社会,并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减轻家人负担,自食其力。
可是牌子挂出来了,却没有残疾人家庭响应。
郑国芳了解到,智障、精障及多重残疾者,由于心理与身体等因素,自我封闭严重,家人宁可自己累,也不放心让他们外出。
“人家不愿出门,我们就上门要人。”郑国芳与同事周梅仙一起,一家家地上门动员。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有些家属被劝动了,有些上门十几次都避而不见。
更有不理解的家庭,对着上门动员“讨人”的郑国芳一顿数落责骂。这种“自讨苦吃”的做法,也引来了郑国芳家人的反对。郑国芳委屈,“明明是帮人的好事,怎么这么多人不理解。”同事也很着急,建议她放弃。
开弓没有回头箭。郑国芳擦掉泪水,继续上门动员。一次次上门表述“自信工坊”的美好愿景,终于打动了一些家属,22名残障人士先后被“讨”进工坊。
在做一些零星的服务时,感觉不到累,一旦当成专业来做,时间、精力、经费等一大串问题也来了。
2017年3月,郑国芳考虑再三,毅然辞掉社区副书记职务,一门心思投入对特殊人群的帮扶中。
在很多不理解的目光中,武康街道残联及时给予鼓舞与支持——把一间活动室无偿提供给“自信工坊”使用。
“diy疗法”,让更多残疾人快乐地康复
为了让家属们放心,郑国芳把“自信工坊”当成了家,常常第一个赶到,最后一个离开。
残疾人走出家门很难,再就业更难,让他们平等地参与就业、享受有尊严的生活,更是难上加难,但这又是所有家属的期盼。
“我们就自创了‘diy疗法’,解决家长的所想所盼。”郑国芳说。
所谓“diy疗法”,就是让伙伴们在安全宽松的环境中,通过手工学会与人交流合作,促进群体间的认同感,树立他们的自信和尊严感。
“自信工坊”里的残疾人不做手工时,会有专职社工按照每个人的学习康复进度,引导他们做操、学画、学书法等,在修身养性的同时,发挥各自的特长。在小组活动或集体活动中表现良好的,还能得到额外奖励。
今年39岁的小花(化名),从小就被诊断为智力障碍,不但从未独自出过家门,而且害怕生人,生活不能自理。来到“自信工坊”3个月后,小花的人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不再胆怯社交,还在工坊里认识了许多和她有着相似经历的朋友,并通过专属的个案服务,逐步学习生活自理,慢慢融入社会。
“做做手工,还有收入,她能自食其力,我当然高兴,但这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孩子的心情开朗了,笑声多了,才是我们最大的愿望。”看着女儿一丝不苟地干活,小花的妈妈一脸欣慰。
为了寻找简易又适合制作的手工活,郑国芳和周梅仙四处奔忙。去年,郑国芳通过整合各方资源,终于开发出了适合“自信工坊”伙伴们动手的产品,并在县残联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列入湖州市首例自产自销的庇护性产品,进入政采云采购平台。
反哺社会,走出去的小伙伴乐做志愿者
如何让走上社会的残障人士有一个既能交流情感、开阔眼界,又能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平台?又一个设想涌上郑国芳心头:成立一支助残志愿者服务队,取名“向阳”,寓意队伍健康阳光向上。
10余名从彩虹桥“自信工坊”“毕业”的残疾人,第一时间得到消息后,主动报名,成了“向阳队”的首批队员。
每当开展大型的残疾人集体活动,总有“向阳队”队员们的身影。“残疾人助残,践行公益”等理念也渐渐深入“向阳队”队员们的心扉,也增强了他们提升自身服务技能的动力。“助人自助”是社工专业服务的最终目标,现在,只要郑国芳在微信群里说开展公益服务需要志愿者,就会有一批残疾人报名。
患有自闭症近30年的小军(化名),3年前还是凡事都要黏着妈妈的“大男孩”。如今,他不仅顺利走出“自信工坊”,在企业找到了一份合适的工作,而且还结了婚。
婚后的小军,常常跑到“自信工坊”来,帮助“师弟师妹”们。成为 “向阳队”队员后,小军经常参加志愿活动,他还会带上妻子一起参加。
付出总有回报。“自信工坊”让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感受到社会关爱,最终树立起融入社会的自信,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受到了当地残疾人家庭的欢迎夸赞。目前,郑国芳的第二家“自信工坊”也开始传出自信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