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贞在收获小龙虾
□ 舒俊 刘丽娟
稻在水中摇,虾在稻下行,虾粪促稻长,稻草助虾肥……走进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焦村镇的五丰源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一幅和谐的生态农业画面在眼前展开。
基地负责人是一位“70后”,名叫陈贞。T恤配牛仔裤、运动鞋,墨镜加遮阳帽……站在笔者面前的陈贞,一身简单朴素的行头,背后却有着一段不简单的故事。
陈贞是土生土长的焦村镇人,20世纪90年代初外出务工,曾在江苏从事水产特种养殖,学到了养殖技术,也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然而,就在事业风生水起的时候,她决定返乡创业,发展生态农业。
“江苏那边的生态农业,特别是稻虾共作做得很成功。我想,我们这里的水质不比他们那里差,为什么不试一试呢?”陈贞说。
2016年年底,陈贞回到家乡,流转了1000多亩农田,建起了种养生产基地,并注册成立了五丰源种养专业合作社,重点发展稻鱼、稻虾共作。这是一种生态种养新模式,既能提高虾、蟹的产量,又能提高稻米的质量,形成良性生态循环体系,其经济效益是常规种植的五倍以上。
“这些田地有的荒了十几年,我租下来,就是想改变农村没人种田的现状。去年稻米、小龙虾、螃蟹、泥鳅、黄鳝等收入总共300万元左右。”陈贞说,“今年稻产量比较高,稻田里养的草鱼也有二三斤重了,一亩稻田还投放了七八千只龙虾苗,今年从3月下旬到现在,900亩稻田起了48000斤小龙虾,收入90余万元,七钱以下的销到当地,大的卖到上海、杭州。”
陈贞的稻渔基地位于章村,涉及五个村民组。“我在这边租田,就是想改变农村没人种田的现状,同时也解决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陈贞说。
看到陈贞稻虾共作做得好,周边的一些农户也开始发展特色种养业。以前在外面做工程的村民李立志今年开始租了近100亩农田,养起了小龙虾。“我投入30多万元,投放8000多斤虾苗,请了两个人打草、投食,虾子起来后,陈总给我们介绍销售渠道,销售不用愁。”
42岁的村民黄方原来在杭州做物流,去年也回来跟陈贞一起养虾。“我也是稻虾共养,去年租了30多亩田地,4月份投虾苗,6月份就有了收益,去年稻虾总共收入七八万元。今年租了100多亩地,投放7400斤虾苗,好的时候一天捕100多斤,三四钱的虾每斤卖20元左右,一两以上的可以卖40元左右,还解决了三户低保户就业。”黄方告诉笔者,稻虾共作收益不错,他不用出去打工了,打算再扩大养殖面积。
在陈贞的带动下,全镇稻渔种养面积已从千余亩扩大到2500亩,种养户的收入也有明显提高。今年,合作社基地被评为省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市级巾帼创业创新示范基地。陈贞介绍说,合作社还计划扩大生产规模,同时以多种合作模式吸纳农户加入养殖,更好地发挥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
焦村镇分管农业的负责人介绍说,焦村土地面积广,水资源丰富,没有工业污染,发展种养结合可以大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整体效益,今后将采取更积极的措施,鼓励能人发展生态农业,并通过打造品牌、电商运营推动农产品销售,大幅提高村民收入,使乡村真正振兴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