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8年10月29星期一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婚恋周刊 关注 小日子中的大情怀 在“离婚冷静期”中,女性应有的法律风险意识 福建晋江:“一元份子钱”唱响婚姻与浮华无关的婚礼宣言 相信爱情,不信婚姻!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日子中的大情怀

——记全程参与“华龙一号”设计研发的年轻夫妇许晨德、周媛霞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富东燕

那天,周媛霞休年假,她带着孩子去了湖北老家,“很多年没休过年假了,也很久没回来看望父母了。”周媛霞对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说:“我老公还是很忙,依然不能休假。”语气中,有不能一同回老家的遗憾,有为我国核电建设多年忙碌的骄傲,更有“这是生活常态”的那种平静。

周媛霞是中广核设计院核岛总体布置的高级主管设计师,她的爱人许晨德是她的同事,负责系统设计,是主辅系统室副主任。他俩都是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设计研发团队中的重要成员。

对科研事业的追求,让他们相识相知;相互的理解和帮助,让他们走到了一起;共同加入“华龙一号”科研团队、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让他们为“大国重器”并肩作战;随着宝宝的出生、成长,随着成功的一步步临近,他们体会到了更多的酸甜苦辣……

浪漫之都 成为爱情萌发地

周媛霞和许晨德都是纯粹的理工科出身。一个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一个是哈尔滨工程大学核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生。

2008年,周媛霞来到了中广核设计院,刚工作不久,就赶上去法国巴黎做台山联合设计的培训,机会难得,但一去就要两年,不能回家探亲。那时,许晨德已经在中广核工作了一段时间,他也经常会去巴黎参加短期培训,有时一周,有时一个月。

“在此之前,我们并不认识。因为他经常往返于深圳、巴黎,我有时候会请他帮忙带东西回国给同事,一来二去,就熟悉了。”在巴黎,周媛霞和同事住在一套公寓里,有时为了感谢许晨德的帮忙,会请他到公寓来吃饭。“我们都吃不惯法国餐,习惯于在家做饭。也经常会‘宴请’短期出国来的同事。”

慢慢地,周媛霞和许晨德成了好朋友。

2009年下半年,周媛霞妈妈的腿出了问题,需要立刻做手术,这可急坏了不能回家探望的周媛霞,她除了把工资寄回家,一点忙也帮不上。正在深圳的许晨德知道了此事后,通过QQ跟周媛霞沟通说:“你要是相信我,把你家地址给我,我去帮你看一下。”当时许晨德的举动,让万里之外的周媛霞感动不已。

从那以后,俩人的关系得到飞速发展。许晨德看中了这个善良孝顺的姑娘,周媛霞则认为,这个有责任心的男人,可以给我安全感。于是,两个人顺理成章地走到了一起。

法国巴黎这个全世界公认的浪漫之都,正是他们爱情的萌发地。周媛霞对此笑着说:“我们认识在这浪漫之地,但可惜了,我们这理工男和理工女都不怎么懂浪漫。”

2010年9月,周媛霞公派工作结束,回国后,两件喜事接踵而来:一个是他们决定正式结为夫妻;另一个,俩人一起加入了“华龙一号”的研发工作中,成为最初20几人研发团队中的一员。

为小家大国 共同努力前行

那时,我国核电技术的发展正处于“吸收再创新”的关键时刻,“华龙一号”研发的成功与否,意义重大。周媛霞夫妇为能参与到如此重要的项目中感到骄傲,同时,也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工作中从来不敢有半点懈怠。“工作忙是一方面,更要紧的是‘核电无小事’,感觉心理压力很大。”周媛霞坦言。

为此,俩人每天早出晚归,双双奔波在各自繁重的岗位上。很长一段时间,他们晚上九点前没进过家门。彼此看着对方忙碌的身影,顾不上说一句关心的话。但工作中遇到问题,夫妻俩会相互请教,共同攻克。

“我是搞布置的,他是做系统的,相当于他是我的上游,他们的系统做完了,提出要求,我们来实现。虽然我们俩的专业不同,但有时候遇到困难,也会一起讨论,换一种角度,可能问题就解决了。”周媛霞举例说,有一个系统设置了三个阀门后,没有办法设置检修小吊车了,这个问题困扰了周媛霞许久。跟许晨德进行了一番讨论后,发现可以从上游专业梳理系统运行工况,从系统设计上做了改进,取消这三个阀门但又不影响系统的安全功能。

“那次,帮我解决了大问题,所以,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听他讲讲系统设计方面的知识,对于我开展综合协调工作很有帮助。”对于工作中的这个好伙伴,周媛霞非常满意。

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但另一个现实问题也来了,周媛霞年龄已经不小,孕育下一代的事情必须提上日程。

“怀孕那会儿,也依然会经常加班,那时有妈妈在身边照顾我,也没有什么负担。”彼时,研发工作正处于关键时期,所有专业不断投入,周媛霞需要做全专业全系统的匹配工作,再加上日本福岛事故后设计安全的提升,需要不停地论证方案、评审方案,直至完全没有问题,再开展下一步工作。

充实的工作让周媛霞不能、也没有机会把自己当作孕妇,“一心只想着把工作做好,保证自己的设计不出问题,那会儿真是晚上做梦都在做方案。”

而许晨德的工作更加繁重,每天很晚到家后,还经常为一个弄不明白的问题不睡觉,周媛霞有时候一觉醒来,发现爱人还在上网查资料。“我心疼他,叫他先睡觉,他嘴上答应着,但根本不动。为此,我还跟他发过火。”周媛霞一边说,一边解释着:“孕妇本来就容易发火哈。”

在设计院,许晨德善于钻研、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儿,经常受到领导嘉奖,其实,这也是周媛霞最欣赏爱人的地方之一。

宝宝出生后,周媛霞正常休了近半年的产假,“比较庆幸,休假那段时间刚好处于方案调整阶段,回去后继续做国家提出的融和方案,衔接得很好。”周媛霞对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节奏比较满意,同时更感谢老人的照顾,“孩子出生后一直有爷爷奶奶在。像我们这些科研工作者,要么就是妻子牺牲不上班,要不就得麻烦老人过来照顾。这是大部分家庭的状态。”

有了小孩,周媛霞单位的领导比较照顾她,适当地调整了她的工作量,但对于业务能力极强的许晨德,只能是越来越忙,“他对孩子的陪伴很少,偶尔我也会有怨言。”但冷静下来后,周媛霞非常体量爱人,“他很不容易,做的都是涉及电站安全的工作,必须做好,没有余地;他还要带团队,给大家解决各种技术问题,和各工艺专业做参数匹配……”

共同的使命,共同的责任担当,让周媛霞夫妻彼此可以最大程度的理解和支持对方。

收获阶段性成功 感慨不易

从最初20几人的团队,到后来的几千人团队,“华龙一号”凝聚了众多核电人的智慧和汗水。短短5年时间,一项完全自主研发的核电技术终于研制成功。

2018年5月23日,“华龙一号”示范项目——中广核防城港核电二期工程3号机组穹顶吊装顺利完成,这标志着作为英国“华龙一号”核电项目参考电站的防城港3号机组,从土建施工阶段全面转入设备安装阶段。

就在那一刻,所有为“华龙一号”付出过的“战友们”都激动得留下了泪水。“穹顶吊装顺利完成,是‘华龙一号’的关键节点!那一刻,我正在防城港现场,激动得不得了!”周媛霞立刻把现场的照片和视频传给还在“大本营”忙碌的爱人,共同分享这份喜悦。

回到深圳的那天晚上,多少年没单独外出吃饭的周媛霞夫妇去吃了个夜宵,以此庆祝。周媛霞清楚地记得那天和爱人的对话,“我们都觉得,能够从头到尾参与一个这么重要的项目,很幸运也很难得,能够取得了今天的成绩也是非常不容易。”高兴之余,许晨德也表示,穹顶吊装完成后,系统设计工作要到调试才是真检验,任务依然很重,压力还是很大。“不过离成功越来越近了,我们很开心。”周媛霞感慨道。

目前,“华龙一号”正处于施工设计阶段,到今年年底收尾后,接下来是现场技术问题的处理。周媛霞介绍说:“到时候,小问题我们处理,大问题传回到后台,我老公他们来处理。”

未来,周媛霞表示,希望可以成为核电技术领域的资深专家。对于儿子,周媛霞说:“如果他以后喜欢搞科研,我们很希望他向这边发展。”事实上,刚刚六岁的儿子,就已经会做出一些让大人们意想不到的科学小实验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