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达玛成立的草原巾帼乌兰牧骑经常到牧区义务为广大牧民演出。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王永钦
采访巴达玛不是件容易的事,64岁的她掌管着内蒙古博曼海航大酒店,还身兼内蒙古巾帼乌兰牧骑艺术团和草原母亲河艺术团的团长。在酒店,巴达玛是雷厉风行的老板,一旦站上舞台,她瞬间就变成了婀娜多姿、技压群芳的舞者、歌者。她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我最喜欢听人家叫我巴老师,而不是巴总。因为我从骨子里认为自己是名乌兰牧骑演员,而非一个商人。乌兰牧骑是我一生最放不下的事业。”
“我17岁时进入旗乌兰牧骑,从乌拉特后旗草原上的一个放牛娃变成了演员,实现了人生最大的梦想。去年11月21日,我从电视上得知习近平总书记给咱们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回信,勉励他们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激动了好几天,感觉为牧民演出了一辈子值了!总书记的回信也为乌兰牧骑这支‘红色文艺轻骑兵’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巴达玛出生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一户普通的牧民家庭。“六七岁我就跟着奶奶给公社放牛,十几岁就成了家里的壮劳力。我的奶奶和爸爸是当地有名的婚宴司仪,我从小跟着他们学了不少草原民歌。那时乌兰牧骑是最受牧民们欢迎的,每个爱唱爱跳的人都期望能进入乌兰牧骑。”
没想到,接下来的一个月,巴达玛遭了不少罪。“我没正儿八经地学过音乐,到了乌兰牧骑开始接受培训,从最简单的乐谱学起,舞蹈、声乐、蒙古民歌、四胡、表演等都得学,还要压腿练功。那时要求一专多能,因为人少,一个人必须掌握多种技艺,才能更好地服务基层牧民。一个月下来,我从草原上一个壮实的放牛娃,变成了专业的乌兰牧骑演员,体重也从150斤降到了120斤。”巴达玛笑着说。
那时的乌兰牧骑,一年有四五个月下嘎查演出,4月份就出发了。巴达玛说:“那时我们团只有15个人,几乎是倾巢出动。那会儿最当紧的是要把被子褥子拿上,因为牧区相隔太远,一下去就是几个月,都是吃住在牧民家。加上乐器、服装、照亮用的煤油、发电机,好几个大箱子,苏木派马车把我们拉上,到哪个嘎查演出,哪个嘎查再派马车来接我们。”
谈到牧民对乌兰牧骑的喜爱,巴达玛回忆说:“那时牧民的文化生活非常匮乏,乌兰牧骑是他们唯一能够享受到的文化生活。即使我们每年有近半年在牧区演出,很多嘎查一年也去不了一次。因为全旗就我们一个乌兰牧骑,就我们15个演员,有的牧民从七八十公里外赶来看我们演出,年纪大的还让孩子背着来看。有的牧民在一个嘎查看完演出后,就骑马跟着我们到下一个嘎查继续看,连续跟着走四五个嘎查,我们走到哪儿,他们就跟到哪儿。最后,我们在台上演出,他们在台下都能接上词了。”
那时,因为交通不便,演员下乡都是吃住在牧民家,一户分几个演员,有的牧民住得远,演出结束后,演员得走一两个小时。巴达玛说:“那时我一个月才挣15块钱,下嘎查演出一天补助3毛钱,那会儿一天3毛钱觉得很多了。牧民也很淳朴,抢着让我们去他们的家里吃住,没有任何条件,就是因为喜欢乌兰牧骑。”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巴达玛也被越来越多的牧民群众所熟悉和喜爱,被牧民们亲切地称为“草原上的百灵鸟”。
从1974年1月开始,巴达玛先后到北京、西藏、甘肃、青海、成都等地进行文艺汇演、调演。1979年4月,她随中国青年代表团赴日访问演出。1983年,她进入上海音乐学院深造,师从音乐家王品素教授。1987年,巴达玛发行了第一张个人专辑《乌拉特我的摇篮》。2002年又发行了个人第二张专辑《天驹》。1983年,她作为主演,完成了蒙古语第一部电视连续剧《乔达尔与诺拉金》的拍摄。2010年又拍摄了蒙古语电影《斯琴杭茹》。
“我渐渐成了名人。当时队长天天教导我,不要骄傲,要虚心向老队员学习,先做人后做事。乌兰牧骑不仅让我这个放牛娃走出了草原,见了世面,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让我成为一个诚实守信、谦虚谨慎的人。”巴达玛说。
1980年,巴达玛被提拔为旗乌兰牧骑副队长、队长,后又被调往巴彦淖尔盟歌舞团。1996年年底,她开始做起了酒店生意,后来生意越做越大,她便来到呼和浩特,与人合伙连续开了三四家大酒店。
“我始终没有放弃我的乌兰牧骑事业,我所有的酒店都有艺术团,我还把蒙古族餐饮文化和蒙古族音乐艺术结合起来,打造蒙古族元素最浓厚的酒店,像烤羊背、祭火、敬酒、蒙古族婚礼仪式等。2004年,在内蒙古妇联的帮助下,我又组建了草原母亲河艺术团和草原巾帼乌兰牧骑,有230多名队员,他们还登上了2011年首届中央电视台老年春晚和内蒙古电视台春晚的舞台。”巴达玛说。
曾经是巴达玛队长的赵久青说:“2014年,巴达玛在故乡乌拉特中旗举办了《回望故乡》师生音乐会。这么多年过去了,巴达玛还是那么热爱乌兰牧骑事业,我们这些老队员特别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