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见花心动,望月怀人,心中的幸福快乐装不下,要用其歌声来抒发,来向这个世界宣告。“她”喜欢春山小涧的清浅欢快,却不知山洪会裹挟灾难而来,不知春过有夏,夏过有秋,后面却是秋寒冬冷,一派肃杀。
■ 刘放
窗外小区里的这声“咕咕咕”, 我最初听闻时,往往都是夜深人静时偶尔邂逅,但不知声源,似乎是从地底下漫漫而来,也像是从梦中迤逦飘忽。那么,这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呢?是人们传说中的太岁发出的隐秘咒语吗?或者干脆就是我的听觉有毛病,轻度耳鸣带来的听觉误差吗?不是经常听到,但每次听到,都会眼前心际浮起串串问号和删节号,有点汗毛倒竖的惊恐。
还是我家犬子来到这个世界,正是牙牙学语之时,一夜,我又听到这道若有若无的声律线,他跟着也来了一句“咕咕咕”。看到我的惊异,他起劲地又来了一声“咕咕咕”。他的这声模仿,打消了我耳朵有毛病的顾虑。
我这个儿子对声音的感觉的确有些独特,我母亲从湖北老家来苏州,抱着孙子舍不得放手,我就听过他们祖孙俩有过关于模仿声音的交流。那时他都不会说话,要吃什么只会指点着该物,小哑巴一样“啊啊啊”,奶奶立刻会意,开心地随着哑语开心地拿来吃物。吃了东西,奶奶会逗他发声,问他,狗狗怎么叫的?他显然是能懂得一些大人的意思,无非是让他学学狗叫。他想一想,立刻“嗡”一声。奶奶非常开心,笑嘻嘻地反问:这么老的狗啊!
我的童年是在乡下度过的。童年记忆中,燕子是我的最爱之一。儿歌里唱:“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古诗里吟:“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燕子恋旧巢,有情有义,白肚皮,红脖子,穿着黑色的燕尾服,仪容不俗。尤其是勤奋地衔泥筑巢后,会很快孵出一窝燕雏,张着黄色嘴角的大嘴,享受着父母叼回来的吃食。这种口对口的喂食,让人看了非常感动。不是血脉里的情缘,谁肯喂?谁肯接?而且,小小燕儿不需要人教,在巢口吃了父母的喂料后,会自己撅着小屁股排便巢外,比那些需要尿布的小熊孩子聪明多了,一家鸟和睦相依。听乡人说,燕子是不可以吃的,吃了燕子,人的头会肿大。所以,有一回我看见一个头很大的人,就问我奶奶,说,这个人可能是吃了燕子吧?奶奶立刻捂我的嘴,小心告诉我,这样说人是会让人骂的。而吃了燕子大头,也是吓唬人的话,免得人伤害燕子。
我小时候与奶奶在一起,听过很多我小叔叔的故事。奶奶守寡带着四个儿女熬岁月,非常艰难。我们刘胜二村有上下门之分,我们是上门村,三里外还有一个下门村,这村里有一家没有子嗣,非常想过继我的三岁多叔叔,去给他做儿。每次塞几毛钱想收买小孩心,但叔叔转背就塞给了他的娘,还说俏皮话:做儿?做老子还差不多。我奶奶就逗他:现在是做儿,以后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孩子,不就是做老子了?叔叔立刻反驳:燕子窝里的小燕子,肯吃人家老燕子嘴了吐出来的东西吗?打死它都不干!奶奶于是明白了,下次再接到小儿子塞给她的几毛钱,立马追赶归还主人,让对方不要再费无望之力了。
但我这里描述的“咕咕咕”鸟鸣,不是燕子的杰作,而是斑鸠从两千多年前吟唱至今。
有人可能会马上联想到《关雎》中的诗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以为这里的雎鸠就是斑鸠,这不对的。雎鸠是另一种鸟,非斑鸠。另有一首《氓》,诗句中有“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此鸠方为斑鸠。本来这两句诗,是劝告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免得被负心汉所耽搁。这两句诗中有关斑鸠与桑葚,有很好玩的故事。直接翻译,就是“哎呀呀,斑鸠啊,你可不要去吃桑葚啊”。为什么要警告斑鸠不要吃桑葚呢?桑树的叶子可养蚕,桑树枝上还结桑葚果,春去夏来,桑葚熟透了,红得发紫了,就会从树上掉到地上,在没有腐烂之前会发酵,产生酒的反应,斑鸠吃了这甜腻而带酒精的桑葚,就会醉倒在地。贵妃醉酒是戏,让人看的,是以酒盖面似醉非醉,也就风情万种了,好看。这里的斑鸠醉酒,躺在桑树下,那不就是给人生生逮住的机会嘛,危险!
好吃的东西,并不等于都能放心无忧地吃,背后也许就有陷阱。
食物本身不坏,是人坏,人坏导致无辜的食物成了替罪羊,也成了警示的红灯,告诫世人,防人之心不可无。
偏偏斑鸠还有一个“憨斑鸠”的头衔,民间都这么称它。它的确也有些傻乎乎的,像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的女孩,不懂防范心理,以为世界就是她怀春人眼中的所见。“她”见花心动,望月怀人,心中的幸福快乐装不下,要用其歌声来抒发,来向这个世界宣告。“她”喜欢春山小涧的清浅欢快,却不知山洪会裹挟灾难而来,不知春过有夏,夏过有秋,后面却是秋寒冬冷,一派肃杀。
但话说回来,如果一个涉世未深的少女,满眼的世间险恶,那她岂不就是一个阴冷古怪的小巫婆了?
斑鸠就这么傻乎乎地歌唱着春天,歌唱着爱情,为我们的生活增光添彩,为我们的小区营造生态。我们都羡慕巴黎的艺术广场不怕人的鸽子,以为多么了不起,多么祥和,其实鸽子不过是人工饲养的;哪及斑鸠鸣唱的地方,那才真正的原生态,足以体现环境的优越。斑鸠的由少渐多,由“草色遥看近却无”,到如今的芳草碧连天,一定是近年小区居民连气枪弹弓都没有了,都知道与野生鸟类和平共处了,才会使得憨斑鸠多起来,免费奉献她们的歌唱。她们的歌唱,是对自己生活际遇提升的快乐,也是对人类友善的感谢吧?赞美人类懂得自我高贵?
为慎重起见,写此小文前,我还专门网上搜索过斑鸠,看看其形状颜值,的确与鸽子很像。我想起周围人说起小区的这些斑鸠,都是以“野鸽子”来命名,其实是错讹,人家的大名从远古的诗行而来,该纠错了,还人家芳名吧。小区的鸽子不是金背斑鸠,也不是虎纹斑鸠,是一种灰色带金绿的珠颈斑鸠,非常美丽。为了观察她们的发声,我细细追踪,终于发现她们那一串“咕咕咕”不是像村里的大公鸡那样,要张嘴扬脖来呐喊,她们不张嘴,是抿嘴从喉部发声,发出内心的欢乐和赞叹,像人类歌唱的美声发声法。
这又让我想起了我家的读书郎。他在大学里学的声乐专业就是美声,男高音,今春刚刚通过考硕,秋季读研一。他还非常痴迷作曲,其中被新华社新闻中报道的当今大学生原创歌曲中,就是他取材《诗经·氓》的一首,用苏州方言演唱,效果相当不错。我想给他一个建议,将歌曲的标题改为《斑鸠,斑鸠》。
但我还隐隐听见他那声“嗡”。只是,由这声奶声奶气的仿犬声,问始作俑者,他却没有了任何印象。是啊,二十多年的时光流水,当然不可能让一个当时尚不会言语的孩子留下多少记忆,即便这记忆于他多么珍贵。
我只能一声叹息。又是隐隐地,我似乎听见了梦中的叹息声。
窗外鸟鸣,你要给我说什么呢?我能听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