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8年8月7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女界报道 教书育人,她们唯有爱与坚守 让更多女性在创业沃土上放飞梦想 烈日下的奔走 为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出谋划策 漆黑的“煤”照亮了生活 北京西城法院“开放式党建”为妇女维权提供支持 湖南溆浦留守儿童用国学丰富暑期生活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1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一辆车撑起一个家的李琴:

漆黑的“煤”照亮了生活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周玉林

□ 陈香梅

凌晨五点,东方的鱼肚白把山坳照得微亮。

小村庄还沉睡在寂静中,但一盏灯已经亮起。

灯光下,水声划破了宁静,李琴正在水龙头下,麻利地洗脸刷牙。清洗完,她将两个水桶接满了水,又往火炉中间丢了几个土豆,便握着扫把开始扫地。

20分钟后,整洁的屋子里散发出土豆的香味。李琴从火心中勾出土豆,放在外衣的袋子里,戴上手套拿上手机就出发了。

5年来,行驶在晨光中的李琴每天重复着同样的生活。

小村庄叫路朗村,坐落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阴底乡。

2013年,是李琴嫁到路朗村的第16个年头。这一年,丈夫因病倒下了。

2013年,丈夫莫吉定因酗酒引发了癫痫。几次去医院抢救后,医生告知李琴,莫吉定会永久丧失劳动力,甚至随时可能死亡。

拿着医生的诊断书,李琴万念俱灰。看到病床上躺着的丈夫和家里四个还未成年的孩子,李琴像掉进了无底的深渊,对未来充满了无助和绝望。

家中遭遇重创,李琴一筹莫展,曾经,生活的重担有丈夫一起分担。现在,家里的顶梁柱倒下了,生活的重担只能是李琴一个人来挑起。繁重的家务劳动使李琴逐渐从一个人变成了一台连轴转的机器。

一个家庭里,总是要用钱的。钱要怎么挣?是李琴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

丈夫病倒之前,家里主要靠拖拉机运输挣得收入,现在丈夫病倒了,家里的拖拉机没人开了。“不如就自己来开吧!”李琴想。

“我回忆之前他开拖拉机的动作,手是放哪里,脚是踩哪里。”经过一夜的回忆和摸索,李琴终于把拖拉机开动了,在漆黑的夜空中,李琴边哭边笑。生活终于找到一丝希望……

路朗煤场。每天都有一个人来得最早。

六点,煤场里就被嗒嗒嗒的拖拉机声吵醒。一个女人驾驶着拖拉机,来到煤堆旁,自顾自地搬煤上车。

每天,李琴要搬运多达4000斤煤,然后再分别送到各个村寨中去。

“经常累到全身发抖。很想哭,想问生活为什么这样对我。许多次,我都累到想放弃,但是一想到孩子们,只能继续坚持。”李琴含泪说道。

家境虽然困难,李琴却不愿坐等政府兜底的“等、靠、要”。在李琴心中,用自己的劳动改变、创造生活,才是摆脱贫困最长久和有用的办法。

在李琴的影响下,孩子们也十分独立,大一点的孩子都会去找一份假期工,小一点的孩子就在家帮她做家务。

5年,李琴用坏了两辆拖拉机。

“这些拖拉机跟着我一直到报废,都是我一个人在修理。今年买的这个已经是第三辆了。”李琴擦拭着拖拉机的挡风玻璃说。

为了让更多人知道自己卖煤,李琴存了一笔钱,在路朗村的公路边修建了一栋两层楼,煤就堆在房子旁边。自己方便,别人也方便。

2016年,李琴的勤奋为她带来了10万元收入。

如今,孩子们都在城里上学了,路朗村的李琴常常一个人站在煤堆旁坚强地面对着眼前的“漆黑”,用双手翻捡着煤炭,继续努力地改变、创造着生活。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