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姐弟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强洪
73岁的江玉珍和64岁的江远斌姐弟俩是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邾城街的“名人”, 这不仅是因为他们是远近闻名的江家秤第五代传人,还因为他们荣获了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的光荣称号。但姐弟俩却说,他们只是普普通通的市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在做秤时遵循“准确公道、分毫不差”的祖训,做人更应该不为利益所动,不赚昧心钱,诚实守信。
五代人记祖训承家风
三伏天里,在邾城街小巷深处的长庚里34号,江远斌和妻子胡锦红正埋头专心在“江正兴”秤铺里做秤。屋里堆满了各种规格的杆秤以及各种工具和制作材料。夫妻二人一个反复打磨秤杆,一个小心翼翼地在秤杆上钻星,虽然衣服已渐渐湿透,前额的汗珠不断往下滴,但二人仍然聚精会神,一丝不苟。
今年64岁的江远斌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江家秤如今在全国出了名,我们就更要把秤做好,才对得起祖辈200多年精益求精、恪守良心的传统。”
因为,江家祖辈留下的祖训就是“安安分分做秤,不昧着良心做秤。”
江家在新洲区做秤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多年来秉承“分毫不差”的标准,早已名声在外。在江家人看来,做秤虽难,但更难的是守住心底那杆“良心秤”。以前常有不法商贩出大价钱,要江家人帮他们做“带病”的秤,都被全家人严词拒绝。2014年5月,江家传人江玉珍、江远斌姐弟荣登“中国好人榜”。2015年10月,江玉珍、江远斌姐弟荣获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的光荣称号。2016年,“江家秤”入选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我家五代人都是做秤的,传到我这代已经200多年了。”73岁的江玉珍婆婆拿着自己亲手做的一杆老秤告诉记者。她说,江家做秤有一条原则:不做计量有偏差的“劣秤”,更不做人为缺斤少两的“短秤”。
正是秉承着这一200多年来的祖训,在当年做秤的好多商家中,江家的秤一直最受欢迎。
心正则兴旺
1988年,弟弟江远斌开始和江玉珍一起开厂做秤。虽然电子秤已经普及,但在偏远地区,一些流动商贩和当地人还是选择便于携带的杆秤。如今,仍有许多人到江玉珍的作坊里买秤、修秤。
“哪怕只做一杆‘黑心秤’,我们一辈子都不会安心。做一杆‘良心秤’不难,难的是几代人祖祖辈辈坚守。”江婆婆介绍,她的祖上做秤时曾用过“江正兴”这个牌子,“正兴”就是“心正则兴旺”,只要坚持公正公平,就会生意兴隆、家庭兴旺。在当地,“江正兴”是商贩和居民心中的“大品牌”,提起江家,人人都竖大拇指。
前些年,不断有商贩找到江玉珍,要她做“短秤”。所谓“短秤”,就是在秤的刀口上做手脚,刀口距离偏差2毫米,100斤的重量就相差七八斤,结果都被她严词拒绝。
“老一辈传我手艺的时候就讲,千万不能昧良心。昧着良心,落不到好。做事光明磊落,心里才没鬼。”老人觉得,秤不大,称的可是良心,做一杆缺斤短两的“短秤”和做100杆“短秤”没有区别。
出于对诚信的恪守和对底线的敬畏,200多年来,江家一直坚守职业准则,也因此赢得了好名声。卖方只要说句“这是江家的秤”,买的人一般都会对重量放心。
“秤,对我们江家人而言,是一代又一代人坚持用‘良心’来维护的使命……”江远斌告诉记者,“做人就像做秤,要讲诚信,要守规矩,要对得起良心。”
“与其他全国道德模范相比,我觉得自己的精神和境界还有差距。获评全国道德模范,这会更加激励我们坚持‘良心秤’的标准,将诚实守信的传统一代代传承下去。”说起江家获得全国道德模范这一荣誉时,江远斌有自己的理解。
千百年来,秤不仅仅是计量工具,在人们心中还是公正、诚信的象征。江家秤“称”的不单是斤两,还称出了良心,量出了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