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贾莹莹
1984年10月15日,一群拓荒者来到了辽东半岛一个名叫“马桥子”的小渔村,在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用当地村民的话说,“当时在一片玉米地里‘热热闹闹地开了一次大会’。”而这次大会,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成立仪式。
34年间,这个昔日的小渔村,紧跟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不仅拉开了全国建设经济开发区的序幕,也打开了辽宁通往世界的窗口,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东北地区开放程度最高,产业集聚能力最强的地域之一。
这就是被誉为“神州第一开发区”的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
1984年10月,在开发区总体规划初步完成之后,规划了“马桥子”未来的工业区、生活区、滨海公园、邮电大楼、宾馆、写字楼等设想,并配发了一张效果图。大连开发区资深媒体人王国栋回忆,“一些当地村民看了后直摇头说‘不相信’,当时的马桥子村吃的是井水、走的是泥路,连电话线都没通,‘三年之后马桥子怎么能变得那么好?”
事实上,三年后的发展不仅实现了这些设想,30年之后的这里更远远超过了当年的规划。
1984年,郎连和从东北大学自动化专业毕业,被分配到大连市的外贸系统。但是他并没有服从分配,而是和同伴开了一个刻骨铭心的“沙滩讨论会”。就是这个会上的一个决定,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那时的开发区还是荒土一片,但年轻的我们坚信,一张白纸才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我和同伴毅然决定:到开发区去!于是,紧随着为数不多的拓荒者的脚步,我踏上了当时被称作‘马桥子’的那片荒芜而陌生的土地。”郎连和说。
“那时的条件特别艰苦,整个开发区只有银帆宾馆的一个基座,我们简易的宿舍门前还是一片荒草地,时常有野兔出没。”就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郎连和和他的伙伴开始了“开发创业”。
郎连背着黑白120相机到处跑,想方设法留下开发区开发创业的影子。看着开发区一天天变化,他的心中有种说不出的喜悦和骄傲。12年来,他坚持每年给开发区拍一组照片。一幢幢高楼、一排排厂房拔地而起……从黑白到彩色,从不断的质疑到一批批创业先锋的涌现,一组组照片记录了开发区日新月异的变化,记录了改革开放伟大历史实践奏响的时代篇章。
从当初只有1000万元启动资金,2亿元银行贷款和1亿美元外汇额度起步,大连开发区以敢为天下先的气概,踏上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从开启对外开放的窗口,率先吸收利用外资,到在全国首创工业团地开发模式,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成功闯出了一条改革开放的发展之路。
2014年,当时的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整合了大连保税区等几大功能区设立了金普新区,获批我国第十个、东北地区第一个国家级新区,这里拥有英特尔在内的100多个项目。坐落在区内的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与世界160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承担了东北地区90%以上的外贸集装箱运输。
大连金普新区自2014年6月设立至今,力促国家和省市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全区累计引进投资额1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73个、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内资项目42个,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带动产业集聚、引领科技创新的强大引擎,存量企业增资势头强劲,企业增资额达到25.6亿美元,成为辽宁振兴发展的排头兵。
大连金普新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赵士禹表示,金普新区的经济体量已经占到辽宁全省的8.8%,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36.5%,外贸出口总额占到全省31.8%。目前,金普新区还肩负起了沈大自主创新示范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区、辽宁自贸试验区等试点试验和示范的重任,“神州第一开发区”又一次站在了改革开放的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