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高峰
1991年被聘为代课教师,2008年才转为公办老师。
任教27年至今,四处争取爱心物资,资助贫困师生超过500人。
蒙晓梅说,每当想起孩子们天真、渴求知识的眼神,不管多么忙、多么辛苦,都毫无怨言。
忻城县北更乡内仁小学,地处广西中部大石山区,远离公路,交通非常不便,1995年才通上电。
艰苦的条件,代课的身份,曾经无数次动摇了蒙晓梅留下来的想法,“看着同龄人外出打工几天就能挣到自己全年的收入时,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但是,当蒙晓梅下定决心要离开学校时,闻讯赶来的学生们却把她堵在了学校门口。“蒙老师,不要丢下我们好不好?你走了谁来给我们上课?我们不能没有你啊!”学生们看着正在收拾行李的蒙老师都急得哭了,蒙晓梅看着孩子们近乎哀求的眼神,鼻子一酸,眼泪也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
直到那一刻蒙晓梅才明白,不仅孩子们离不开她,她也同样离不开孩子们。
蒙晓梅清楚地记得1996年秋季学期,开学已经好几天了,但是学生朱五一直没来报到,她急坏了,决定到朱五家探个究竟。趁着周末休息,蒙老师独自一人跋山涉水两个多小时来到了朱五家。当蒙老师走到门口时,正看见朱五一家人就着猫豆喝稀粥,再看那四面通风漏雨的竹编墙,蒙晓梅全明白了。“朱五的学费是200元,而我刚刚发的180元月工资给母亲买药后已经所剩无几。”蒙晓梅了解到朱五家的实际情况后感到很难过,内心充满矛盾,但又一想,如果不帮朱五,他这辈子恐怕就再没机会读书了。当着朱五父母的面,蒙晓梅非常坚定地说:“你们一定要送孩子上学,学费的事,我来想办法解决!”由于母亲常年患病,蒙晓梅每个月的工资都用在医药费和生活费上,根本就没有存款,她先后找了3个人借钱,才算勉强凑够了学费。星期天晚上,当看到朱五出现在学校大门口时,蒙晓梅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由于经常走访贫困学生,看到那些简陋的生活设施和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睛,蒙晓梅内心很沉重,也更加坚定了这样的信念:一定要给贫困学生家庭寻求资助来源,给他们温暖和希望。
2010年,蒙晓梅主动请缨,当学校公益助学项目的对接人。她对接联系了13个公益机构、多个爱心单位和众多爱心人士,在贫困山区儿童和公益机构间牵线搭桥,争取并发放爱心资助。多年来,在做好教育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蒙晓梅先后为全县贫困师生争取到爱心资金和物资近200万元,资助贫困师生超过500名,用爱心为困难师生筑起了希望之路。
为了确保爱心行动的公正透明,蒙晓梅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每一笔物资、助养款、爱心款的去向都登记核实,保证贫困师生能够100%收到善款和物资并对其拍照存档。做爱心公益比较累,蒙晓梅不但分文未取,自己还要倒贴走访的费用和发放物资的费用,但她毫无怨言,“能帮助那些特别困难的人解决实际困难,我这点儿付出又算得了什么?”
择一事,终一生。20多年的坚持不懈,蒙晓梅的努力与付出得到了组织和社会的认可,也得到了孩子们的回应。“你化身为桥,以爱心汇聚爱心,用柔弱的双肩,担起山里娃沉甸甸的梦想。你的关爱,像岩路上无名的野花,朵朵绽放在大山深处!”获得资助的贫困学生韦淑丹,到了大学深造后,写了这样一首诗赞美蒙晓梅。
作为大石山区走出来的十九大代表,蒙晓梅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她说,要将自己的青春、汗水和全部爱心都奉献给这片深情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