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8年7月10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女学周刊 知道 回眸性别平等成就 展望妇女发展方向 诗意日常:玛丽·费登的绘画 如何看待独居女性群体 打开决策性别偏见背后的“黑箱”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7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诗意日常:玛丽·费登的绘画

《黑鸟》

《静物与教堂》

主持人:李黎阳(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

玛丽·费登(Mary Fedden)是一位始终置身于潮流之外的画家,几十年如一日潜心营造自己的伊甸园,她那些纯净而又带有些许神秘感的视觉拼图,清新稚拙,意蕴涌动,将熟稔的、琐碎的日常变得陌生而富有诗意。

费登作品中的图像符号均来自生活中的边边角角,但寻常之物经由她主观化的提炼,便形成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她以描绘静物而著称,但她的静物画,无论是色彩还是构图,都与传统静物相去甚远,例如三两个蔬果突兀地放在自然风景中;造型准确的梨子,色彩却由墨绿加草绿构成;乡间小道的前景露出半张餐桌,桌子边沿上奇异地立着两个青苹果……她将日常所见的各种图像,以拼贴的方式组合在画面中,营造出一种超现实的氛围。

从费登画中所用元素可以看出,她对于现当代艺术的来龙去脉是了然于心的,远离潮流是她的一种自觉选择。

谈到这里,我们需要梳理一下她的来处。费登早年毕业于伦敦斯莱德美术学院,二战前在家乡布里斯托尔从事肖像画创作、舞美设计和绘画教学工作,战后开始开发个人的花卉和静物画新风格,她此时的创作中体现出马蒂斯和勃拉克的影响。1949年,费登在西西里岛度假时遇到了英国超现实主义画家、版画家朱利安·特里维扬,并于1951年成为了他的第二任妻子。特里维扬早年在剑桥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后赴巴黎学习艺术,曾与马科斯·恩斯特、奥斯卡·科柯施卡、米罗和毕加索等艺术家一起创作。可以想见,无论在艺术观念上还是艺术形式上,见多识广的特里维扬都会给予她一定的引导。早在1935年,特里维扬就在伦敦的泰晤士河畔购买了一处房子,那里后来成了他们的家和工作室。安稳的生活给了她坚持个人趣味的条件,她遵从自我的创作自然有其局限,例如画中明显的原生艺术趣味和装饰趣味,这也是她曾经被诟病的原因。然而,艺术是没有统一标准的,引领时代的前卫、先锋固然令人尊重,遵从本我、映射自我的坚持也同样令人感动。

事实上,若将费登的创作放在英国现代艺术背景中,那么其作品中的装饰性,则直接来自克里斯托弗·伍德以及早期的本·尼科尔森和他的第一任妻子维尼弗雷德的影响,苏格兰的安妮·里德帕斯也给予她一定的影响。

费登的作品中有时还体现出一种异域风情,尤其是她简洁的人物画,这得益于她与特里维扬一起远赴非洲、印度、俄罗斯、美国及欧洲各地旅行时的感受。然而在她的画中,却似乎屏蔽了贫穷与苦难,只留下浪漫与温情。

如今,费登已被视为20世纪英国艺术史上的重要人物,是英国最受喜爱和最具收藏价值的艺术家之一,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约旦王子哈桑以及泰特美术馆、布里斯托尔市艺术画廊和皇家艺术学院等艺术机构都藏有她的作品。

费登还是一位教育家,她曾任教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是这所顶尖艺术院校绘画专业的第一位女导师,享誉国际艺坛的当代艺术家大卫·霍克尼和艾伦·琼斯就是她那时的学生。我们看到,费登作品中明亮雅致的色彩、概括性的构图以及对平面性和装饰性的探索,在她的学生那里得到了延展。她还曾在梅纽因学校任教,并曾担任英格兰西部皇家学院院长。1992年,费登当选为英国皇家艺术学院院士。

马蒂斯曾将自己的绘画比作一把舒适的安乐椅,希望帮助人们消除烦恼和疲劳,而费登甚至不在意绘画的意义,她只描绘自己心中的景观,人物、动物、静物、风景混搭在一起,看似互不相干,却往往在一种新的语境中展现出意料之外的故事。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