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8年7月3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女学周刊 行范 女性与高等教育:让机会平等与结果平等双赢 “英伦女性大拼盘”中的文化景观与想象 研究视窗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4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英伦女性大拼盘”中的文化景观与想象

——评2018年上海国际电影节“英伦女性”专题影展

阅读提示

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特别设置了“英伦·女性·文学电影”专题影展活动。其中,具有英国19世纪女性文学遗产色彩的改编电影、20世纪60年代英国电影新浪潮代表作,体现当代英国女性意识与性别多元视角的影片,构成了“英伦女性电影大拼盘”。本文作者分别对参展影片的性别意识与性别叙事进行了分析,指出“英伦”标签背后,是英国工业革命以来的女性觉醒之路,也是当代女性建造“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的图纸。

■ 陈亦水

近日,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圆满落下帷幕。本届主办方联合英国文化协会,特别设置了“英伦·女性·文学电影”专题影展活动,简称“英伦女性”单元,为中国观众提供了一次了解英国女性电影及其性别文化观念的宝贵机会。

其中,既有具有浓厚的英国19世纪女性文学遗产色彩的改编电影《理智与情感》《呼啸山庄》,又有20世纪60年代独树一帜的英国电影新浪潮代表作《蜜的滋味》,还有体现当代英国女性意识与性别多元视角的影片《美丽佳人奥兰多》《成长教育》《你从未在此》,构成了一块值得关注的“英伦女性电影大拼盘”。

“古典英伦”标签下的多副面孔

影展鲜明地以“英伦女性”为展映单元标题,是一个极具异国情调的修辞。所谓“英伦”,本意指维多利亚时期建筑、服饰、室内装潢等所体现出来的某种贵族式、优雅的美学风格,“英伦女性”体现了中国对于英国古典时期的某种乌托邦文化想象。

展映电影有三部改编自英国文学经典,分别是19世纪简·奥斯汀的作品《理智与情感》、艾米莉·勃朗特所著《呼啸山庄》、20世纪初弗吉尼亚·伍尔芙的小说《奥兰多》。无论是男性导演掌机下的“英伦”女性,还是女性导演视角中的男性叙事,都构成了这一展映单元内在分裂而复杂的多元话语力量。

中国导演李安1995年拍摄的《理智与情感》,是他进入好莱坞之后的第一部作品,获得过奥斯卡金像奖七项提名。影片表现出典型的好莱坞商业爱情片风格:充满浪漫色彩的叠化、稳定的正反打镜头、大团圆结局与全景渐黑的收尾……原著作为简·奥斯汀的首部小说,故事中的女性情感尚未介入宏大的历史叙事之中,仍停留在英国古堡庄园式的家庭空间,这在擅长家庭题材的李安导演手中,便自然完成了一次较为出色的好莱坞“转译”工作。因此,从影像到叙事上,父权话语仍占据着统治中心。

不同的是,英国著名独立导演安德里亚·阿诺德的2011年作品《呼啸山庄》,根本摆脱了原著的束缚。阿诺德通过手持摄影的拍摄方式、自然音响的大量使用和背景音乐的慎用,几近完美地继承了原著中的自然写实主义风格。同时,还大胆使用黑人演员来饰演吉普赛人希斯克利夫,设置了许多被碾碎的蝴蝶、飘落泥泞的鹰羽等极具意象化的隐喻符号,并且频繁使用第一人称视角和大量特写镜头,细腻刻画了女性视角中“英伦文化”内在的种族、身份血统、性别差异等方面的矛盾状态。

英国著名女导演莎莉·波特的影史经典《美丽佳人奥兰多》,也在此次影展之中。伍尔芙的原著从雌雄同体的性别视角,讲述了一个跨越四百年英国历史的故事。在导演莎莉·波特的改编版本里,贵族美少年奥兰多常常突然凝视镜头、打破了“英伦童话”幻境,也打破了长期占统治地位的男性话语中心地位,不仅影像美学上再现了原著中奥兰多的性别觉醒意识,还增添了性别身份自由流转的即时性。

英国精神分析女性主义电影的当代传承

本次影展还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对20世纪英国女性主义电影遗产的传承。作品《蜜的滋味》摄制于1961年,由英国自由电影运动的中坚力量托尼·理查德森导演,故事改编自英国著名女编剧希拉· 德莱尼创作的戏剧作品,体现了当时英国电影人提倡性自由、跨种族恋情和同性恋权益等较为激进的左翼观念。

虽然英国自由电影运动很快宣告死亡,但挑战资产阶级价值观念,关注性别、种族、阶层的社会现实,一直是英国左翼所持有的文化立场,也深深影响了后来的英国女性电影创作。

1975年,英国著名影评人劳拉·穆尔维在英国《银幕》杂志上发表了《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一文,首先将精神分析女性主义理论应用于电影创作,鲜明提出了电影视觉机制在于摄影机镜头、观众视角和男性目光通常是对于女性身体的凝视。这一观点奠定了女性主义电影理论基石,也为女性主义电影实践打开了新的创作空间。

因此,无论是前文提到的女主人公突然凝视摄影机的《美丽佳人奥兰多》,还是常常使用大特写镜头讲故事的《呼啸山庄》,其实都在试图打破常规的电影视听语言惯例,挑战“男性/主体/主动—女性/客体/被动”之间的电影凝视关系。

同样,女导演兼摄影师琳恩·拉姆塞拍摄的新作《你从未在此》,体现出对英国精神分析女性主义电影经验的传承。中年杀手拯救小女孩的剧情模式,很容易让人想起吕克·贝松的经典《这个杀手不太冷》,但女导演拉姆塞的处理,和吕克·贝松模仿好莱坞式的黑色幽默风格截然相反,她采用了大量特写镜头,成功设置了许多隐喻和心理蒙太奇,塑造了一名不断受到童年阴影困扰、时刻陷入自我怀疑的男性杀手形象。这种来自女性导演的独特的细腻视角,在许多同类惊悚暴力题材电影中并不常见。

值得深思的,是丹麦女电影人罗勒·莎菲指导的影片《成长教育》,讲述了一个致力于考入英国牛津大学的女学生自我迷失的故事。莎菲曾是安德里亚·阿诺德导演的《红色之路》的编剧,影片既有阿诺德导演的纪实影像风格,又独具莎菲的女性视角和底层关怀。

但当莎菲亲自掌机时,身为在英国创作的跨国电影人,却微妙地表露出类似中国人的“英伦文化”想象。《成长教育》讲述了珍妮因与已婚男士陷入感情而自我迷失,最后通过考入牛津大学得到了自我救赎的故事。现实中,牛津大学不仅是英国本土G5超级精英大学之一,还是英语世界中最古老的大学,是欧洲精英教育的源头符号。影片里,创作者无意于如影展中的其他作品那样进入“英伦”文化内部去挖掘更深刻的社会问题,而是旨在塑造象征正统的“英伦”文化符号,正如影片最后一个镜头,是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牛津大学全景,故事真正的主角并非珍妮。仿佛来自牛津大学的入学通知书是一道灵验的辟邪符,故事里所展现的英国社会的阶层分化和女性问题,都可以因这道辟邪符的降临而消失无踪。

无论如何,此次上海电影节的“英伦女性”影展,令中国观众欣赏到英国女性电影的不同面相,是非常珍贵的观摩机会。但在“英伦”修辞的标签背后,常常被中国观众所忽略的,是一条英国工业革命以来的女性觉醒之路,也是当代女性如何建造“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的工程图纸,值得我们反观当代中国女性所面临的现实境遇,同时思考中国女性电影创作萎靡的根本原因。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