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见习记者陈姝 /周晓鹏 周磊 发自溆浦 “作为目连戏的传承人必须把功夫练好、高腔唱好,没有捷径可走。”近日,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在湖南溆浦县辰河目连戏传承保护展演基地看到,30名学员跟随剧团老师,打着节拍,苦练基本功。这些年轻学员均为“00后”,是通过公开招考选拔的辰河目连戏传承人。
据悉,辰河目连戏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现存为数不多的大型民间祭祀戏曲之一,号称“四十八本目连戏”,属于曲牌连缀体音乐,共有曲牌203支,锣鼓曲牌73支,保存了古老的“圆腔点板”的记谱方法,保留了大量民间戏曲的痕迹、民间演唱形式和民间艺人的天才创造,是我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目,被称为中国戏剧的“活化石”。
近年来,溆浦县委、县政府借文化体制改革春风,启动了抢救性保护工作,并成立溆浦县辰河目连戏传承保护中心。为解决演艺人员培养难题,该县面向社会公开招收了30名学员,作为辰河目连戏的传承人和该县文艺活动的骨干力量进行重点培养。这是该县时隔近30年再次恢复辰河目连戏学员招生。
“有了接班人,传统文化就有了生命和活力。”溆浦县辰河目连戏传承保护中心负责人介绍,这30名学员年龄最小的12岁,最大的17岁,他们在溆浦职业中专就读,为目连戏的传承带来了新的生机。由于辰河目连戏是门综合艺术,讲究“唱念做打”样样精通,学员们必须历经一番苦练才能“出师”。
“把辰河目连戏发扬光大。就算受苦流泪,我也要学好!”今年13岁的梁鑫怡是其中一名学员。她说,为了掌握辰河目连戏的表演要领,上午学习理论课,下午练习基本功,每天都要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6个小时的强化训练。一年以后,她才能正式登台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