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林志文
□ 黄东华
汕头是著名侨乡,华侨众多,坊间素有“海内一个潮汕,海外一个潮汕”的说法。1981年11月14日,汕头经济特区正式创办,从此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翻开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汕头经济特区从成立之初,便承担着因“侨”而立的初衷和任务。
如今,汕头已从昔日落后的“省尾国角”建设成为东南沿海现代化港口城市、广东省域副中心城市、粤东中心城市。“作为我国首批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汕头使命光荣、重任在肩。”中共汕头市委书记方利旭表示,汕头将把握改革开放重要窗口的战略角色,担起改革开放试验平台的重要职责,牢记改革开放开拓者的历史使命,保持改革开放实干家的精神状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模拟自贸区、比照自贸港、追赶大湾区,奋力开创特区改革开放新局面。
先行先试,创出多项全国“第一”
先行先试是经济特区的一项重要职责。
在设立特区之初,汕头敢为人先,创出多项全国瞩目的“第一”。在引进外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上,汕头率先制订出台《汕头经济特区个人独资企业条例》,成为我国首部独资企业法规;在办事效率上,响亮提出“24小时审批答复”,开政府机关实行承诺制先河;率先提出“四放”(放开视野,放宽政策,放胆试验,放手大干)方针,实行“三个一齐上”(一二三产业一齐上,大中小企业一齐上,集体经济、横向联合经济、个体和私营经济一齐上),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在全国首创出口创汇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验……今年,汕头又率先建设广东省营商环境示范城市,推动营商环境“革命性再造”,从打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高效廉洁政务环境、公正透明法律政策环境和开放包容人文环境四个方面,提出15方面涉及70多个部门的100项主要任务和230项具体行动措施的三年行动计划。
改革开放40年来,地处“省尾国角”的汕头努力克服人多地少、资源紧张、发展腹地不足的劣势,取得显著成绩。据市发改局提供的数据,全市GDP从1978年的8.71亿元提高到2017年的2350.76亿元。对外贸易取得明显成效,2017年外贸出口总额达到67.13亿美元,是1978年的45倍,规模列粤东西北第一;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35535万美元,是1980年的220.7倍。
著名侨乡,善用华侨资源
眼下正是毕业季,粤东知名学府汕头大学又将送走一批毕业生。1981年8月,国务院批准成立汕头大学,华人商界领袖李嘉诚首期投入3000万港元支持建设,汕头大学于1983年正式招生。汕头大学近40年来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服务地方等方面均取得长足发展,综合办学实力持续提升,先后入选多个世界大学排行榜,学校声誉和实力得到国际同行认可。
汕头大学创造了汕头利用华侨资源的典范。改革开放以来,汕头市不断扩大开放水平,充分利用巨大的侨乡资源,鼓励、吸引潮籍侨胞回乡投资建厂,开创了一个个富有汕头特色的招商引资项目,兴办了一大批“三来一补”和三资企业,逐步建立和完善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了“试验田”和窗口作用。
与此同时,党的十八大以来,汕头市高水平“引进来”与大规模“走出去”的双向投资格局正在形成,深层次国际产能合作成为新时期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特征。
因“侨”而立,打造实施“一带一路”重要平台
随着全国第一个以“华侨”命名的国家发展战略平台的成立,汕头又将走向新征程。
2014年9月15日,国务院同意批复在汕头经济特区设立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同年12月8日正式挂牌成立。省政府印发的相关发展规划,明确了试验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国家通侨联侨重要枢纽、华侨文化交流传播基地、发展机制创新示范区和粤东地区新兴增长极等五个层面的发展战略。华侨试验区成为全国第一个以“华侨”命名的国家发展战略平台,成为第一个被赋予“一带一路”思想内容任务的国家级新区。
站在汕头东海岸大道向西远眺,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高科技和总部企业项目纷纷落户动工。据介绍,华侨试验区挂牌运作以来, 2017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9.81亿元,同比增长9.2%;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77亿元,同比增长8.2%;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2.86亿元,同比增长36.1%;至2017年12月底,存量登记注册企业3648家,总注册资本549.46亿元。
与此同时,汕头企业对“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投资成效初显,境外投资领域、投资区域、并购形式和矿产资源开发都有新突破。与美国、欧盟、日本、中国香港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建立的展示中心达6个。
站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风口浪尖上,汕头正在加快推动政策创新,服务创新,推动经济特区“二次创业”,以新时代新作为擦亮经济特区的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