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须虫
近日,记者对微信、微博、支付宝等35款APP进行了能否注销账户的测试,发现摩拜、饿了么等21款APP应用内没有注销选项;快手、花椒直播等APP的注销需用户提供手持身份证照片等多种证明;拼多多、QQ的用户账号无法主动注销,饿了么客服虽承诺“5日内进行注销操作”,但5日后只是解绑了手机号,本应注销的账户依然存在。(6月20日《新京报》)
与APP用户注销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注册极其便利,很多的APP注册几乎只需与手机绑定即可完成,因此这类现象有“注册1分钟、注销2小时”的戏谑说法。
为何会如此?有两个原因:一方面,用户数量是代表APP竞争力的硬性指标之一,对投资有着重要的参考依据,只要不注销,用户规模就不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大数据时代用户数据非常珍贵,掌握足够数量的用户数据对企业未来制定发展战略、吸引新用户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因此APP平台有维持用户数量的利益诉求。APP用户注销难,根本还是在于平台企业绑架用户权利以增加竞争筹码,损害了用户自由消费的权利。诸多APP平台选择不提供注销选项或者给注销设置层层障碍,折射出互联网行业服务竞争的失序。
事实上,关于APP用户注销并不缺少规定。例如《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第九条明确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在用户终止使用电信服务或者互联网信息服务后,应当停止对用户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并为用户提供注销号码或者账号的服务。对于拒绝账户注销现象,无论是《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还是《网络安全法》,都明确了惩戒举措。前者规定,“由电信管理机构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予以警告,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后者除了规定罚款外,还规定“情节严重的,并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停业整顿、关闭网站、吊销相关业务许可证或者吊销营业执照。”但据媒体梳理,在法规落地这几年内,鲜有看到有网络平台因此受到处罚。最近一次最接近处罚的行为是今年1月11日,工信部就侵犯用户个人隐私问题约谈多家互联网公司,要求加强对互联网服务信息收集使用规则告知、账号注销等环节的监督检测,一经发现将严肃查处并向社会曝光。
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监管不能置身事外。注销难是互联网行业服务中个人权利保护与竞争秩序的一个缩影,在信息安全日益突出以及用户大数据价值日益凸显的当下,不能仅仅寄望于商家自律。有关部门需要对用户的权利保护进行系统设计,赋予权利博弈更充分的筹码,形成制约;同时,完善互联网竞争行为方面的立法,设置行为禁区,规范相关竞争。此外,还须强化公益诉讼与市场调查等手段,提供解决互联网服务共性问题的快捷通道,逐步健全网络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