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媒体“激发内生动力”主题采访活动在青海、甘肃展开。图为主题采访活动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召开座谈会。
为了早日走出贫困,青海省乌兰县都兰河村的几位六七十岁的老妈妈也拿起绣花针,搞起了刺绣产业。
顶着炎炎烈日,甘肃省积石山县刘集乡肖家村的村民们认真参加“两户见面会”,脱贫户与贫困户相对而坐,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
靠勤劳双手脱贫的代存忠在都兰县流转了100亩土地种藜麦,他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带领其他贫困户一起致富奔小康。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周明顺 文/摄
2018年5月13日至19日,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参加了全国扶贫办举办的“中央媒体‘激发内生动力’主题采访活动”,赴青海、甘肃两省四县市进行实地考察、采访。此行,记者深入边远地区的贫困乡村,实地考察了进入脱贫攻坚阶段,西部贫困地区扶贫、脱贫的实态样貌,实地接触到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而辛勤工作的基层干部、被激发起内生动力而努力脱贫的贫困群众,实地感受到了“激发内生动力”在脱贫、不返贫工作中的重大意义。
对于扶贫、脱贫工作而言,除了党和政府强有力的扶贫政策之外,最关键的因素就是人了。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的各级扶贫人员和建档立卡贫困户构成扶贫工作的基本人群。这两个群体形成了脱贫工作矛盾体的两个方面,要顺利完成“到2020年消灭绝对贫困的目标”,离开哪一个群体的努力都是不可能达到的。一方面是努力“帮”,一方面是尽力“脱”,只有两股力量合二为一,消灭贫困的目标才有可能按时达成。
扶贫群体:想方设法努力“帮”
所谓扶贫群体是指那些工作在扶贫一线的扶贫工作者,包括各级政府官员、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员等,他们工作的内生动力如何,直接关系到扶贫政策的落地、贫困户能否脱贫、脱贫后不返贫等重大议题的落实。
对于州县一级干部,记者最想了解的是,他们在具体工作中,是如何考量和处理激发内生动力与发展县域经济的关系的?
在从青海省乌兰县城赴茶卡镇采访的途中,记者采访了乌兰县委常委、副县长邓永胜,他跟记者谈了乌兰县对脱贫工作的思考。他说,在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工作中,我们是以脱贫攻坚为载体,全面夯实农村牧区的基础工作,这一点对脱贫攻坚很重要。他说,在海西州委、州政府的支持、帮助下,我们争取到国开行10亿元扶贫贷款,重点用于农村基础设施、扶贫产业发展、脱贫项目建设,既确保了乌兰县安全住房的全覆盖,着力改善了农村生活条件,推进了美丽乡村建设,也改善了农牧业基础条件。他举例说,柯柯镇等地区的洪涝灾害长期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困扰着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但由于没有资金,防洪工程迟迟不能上马,年年洪涝,年年成灾。争取到国开行的扶贫贷款后,我们投入1.78亿元,实施了柯柯镇、铜普镇、察汗河等地区的防洪工程,彻底消除了洪灾隐患,使农牧区基础设施保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为乌兰县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基础。邓永胜说,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我们把脱贫工作与着力发展的经济工作定位为相辅相成的关系,把在脱贫工作中所激发出来的内生动力与我们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形成合力,办成了多年来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事情。
邓永胜的一席话表明,在谋划县域经济这盘棋的时候,州县一级领导干部结合工作实际,把扶贫工作放在了促进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而谋大局、谋全局。这样的扶贫,才不是应付、走过场,才使脱贫与发展相衔接,才能确保贫困户脱贫之后不返贫。
对于县乡一级干部,记者更关心他们是如何将激发内生动力用于扶贫实际工作中的?
此次采访,记者接触到许多工作在扶贫第一线的基层干部,他们有镇长、村主任、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员等。通过交谈,记者感到,他们对于实施激发贫困群体的内生动力有办法,说起扶贫成果如数家珍,哪家贫困户是因病、因学致贫?哪家贫困户养了几头牛?哪家贫困户又自筹了多少资金扩大了产业规模?……无论是贫困户的档案资料,还是动态信息,他们都了然于胸。
采访中,记者发现,受访地区的各级干部想出了很多办法来激发贫困人员的内生动力。比如,甘肃省积石山县,从2016年起,在全县145个行政村探索推行由村主任主持,包乡县级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乡村干部、全体村民参加的“村民知情大会”制度,坚持村级事务公开透明,干什么由群众自己说了算,怎么干让群众自己来决定,有效地激发了群众的内生动力,充分调动了他们参与精准脱贫奔小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部分贫困群众存在“等靠要”和“干部干、群众看”的现状,该县2017年以来,又有针对性地在17个乡镇设计了精准扶贫“两户”见面会,所谓“两户”是指脱贫户和贫困户,大家通过面对面地交流,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两户”见面会上,脱贫群众现身说法,以自己的脱贫经历,开启贫困群众的智、树立他们脱贫奔小康的志,而贫困户们则把脱贫过程中遇到的一些认识和技术问题摆出来。通过沟通交流,问题得到解决,发展能力得到提升。今年,精准扶贫工作进入攻城拔寨、啃硬骨头的全面决胜阶段,为进一步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和提高各级干部履职尽责抓扶贫的内在动力,积石山县委、县政府又适时地推出以“群众说问题、干部说政策、法官说法律,抓控辍保学、抓政策落实、抓急难需怨”为主要内容的“三说三抓”活动,也是通过开大会的形式,促进各级干部切实把扶贫工作抓在点上,抓在根上、抓出实效。
无论是“村民知情大会”、“两户”见面会,还是“三说三抓”活动,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激发贫困家庭的内生动力,使贫困户尽快脱贫,使脱贫户不返贫。由此可见,地方上的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广大帮扶干部,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上真做文章、做真文章,脱贫人口不断增加。据悉,2017年,积石山县脱贫3535户16911人,贫困面由年初的19.34%下降到12.2%,向着全面达成脱贫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脱贫群体:提升动力尽力“脱”
如果把扶贫干部看作是扶贫工作的重要一极,那么,贫困户就是与之相对应的另一极,在扶贫工作中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只是扶贫干部那一极开足马力,而贫穷户这一极却总是“坐在门口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那么,扶贫工作只能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其结果可想而知。所以,极大地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是脱贫攻坚工作中必须要突破的屏障,也是脱贫之后不返贫的重要保障。
此次采访活动中,记者每到一地,都能感受到“贫困可耻,脱贫光荣”的浓厚氛围,“懒汉”,就是在深度贫困地区也难寻踪迹。这得益于党和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的深度、广度和力度,得益于新农村建设中精神扶贫所形成的扶正气、树新风、扬美德的良好氛围,得益于广大扶贫干部们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而且一代接着一代干,撸起袖子加油干的锲而不舍的扶贫精神,也得益于广大贫困群众努力富口袋的同时,也自觉富脑袋的主动脱贫致富的追求。
此行,记者采访了众多的贫困户,他们或因病致贫,或因灾致贫,或因学致贫……无法摆脱的贫困曾销蚀了他们生活的信心,有的已经破罐破摔。然而,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和扶贫干部们亲人一般的感召,唤醒了他们骨子里做人的尊严,使他们重树生活的信心,有的不仅脱了贫,还成了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能人。
在德令哈市柯鲁柯镇安康村,记者采访了一位叫代存忠的西北汉子,他家是因病、因学而致贫,2015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联点单位、驻村干部、村委成员的关心下,他发挥自己擅长务农的长项,在扶贫贷款的支持下,2017年,他承包了10亩耕地种植藜麦获得丰收,仅此一项就收入两万元。由于掌握了藜麦种植技术。今年,他在都兰县流转了100亩土地,准备再种藜麦,他还动员了村上其他贫困户跟着他一起干。现在的代存忠,人前人后把腰板挺得直直的,他常说,脱贫不能光靠政府扶持,要像小鸡一样刨食才会有食吃,不能躺在政府身上,自己只知道等靠要,那样,猴年马月也脱不了贫。脱贫致富不但要让钱包鼓起来,更要让脑子富起来。他决心带动更多的贫困户甩掉贫困的帽子,因为戴着贫困户的帽子实在不是一件光荣的事儿。
像代存忠这样的贫困户,记者还在青海省乌兰县铜普镇都兰河村遇到了贫困户魏海明,在甘肃省陇西县马河镇杨营村遇到了贫困户王晓军,他们曾经因为贫困,被人们讥讽为“懒汉”,甚至“懒蛋”。而记者见到他们的时候,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有的已经脱贫,有的正在脱贫的路上奋斗着。
作为一名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的记者,采访中,记者自然会关注女性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表现。
在德令哈市,记者采访了曾深陷贫困的蒙古族妇女永花。今年45岁的永花,是德令哈市蓄集乡伊克拉村村民。生性善良的永花,从小把学习的机会让给了兄妹。她18岁结婚,育有一儿一女。可是,8年后,永花带着一双儿女离开了婆家。她离婚了。在高原牧区,离婚的女人,失去了家庭,也就失去了牧场、失去了生活来源。
虽然没有文化,但永花却拥有坚强。没有草场放牧,她就给别人打零工;为了能多挣点儿钱,她居然掌握了当地妇女不敢染指的驾驶技术……永花心里只有一个信念——要让孩子们上学!自己就是再苦再累再难,也要把孩子们供出来。然而,想挣钱谈何容易。她也想外出打工,但是,孩子太小,离不开她,她被拴住双腿,只能一天天地挨。
2015年年底,精准扶贫的春风吹上了青海高原,永花家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伊克拉村第一书记来了,驻村工作队来了,他们带来了扶贫政策,更带来了永花脱贫致富的希望。
2016年7月,德令哈市林业局将永花吸收为生态护林员,使她每月有了2500元的固定收入;2016年11月,永花获得了5万元扶贫贷款,再加上自己筹来的一点儿钱,她一下买了5头奶牛;2017年8月,永花一家搬进了政府在陶尔根家园为易地搬迁户修建的楼房……
一项项扶贫政策,极大地调动起了永花脱贫奔小康的内生动力,她在干好生态护林员工作的同时,租赁了柯鲁柯镇的草场,干起了奶牛养殖,把自家的奶牛从5头繁育到了13头;她还做起了鲜奶销售的买卖;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她又搞起了奶制品加工……她浑身上下好像有使不完的气力。
更好的消息是,她的一双儿女先后都考上了大学。
2017年年底,永花一家年收入达到8万多元。她家脱贫了。
靠着坚强的毅力,在西北并不富饶的土地上做着小康梦的女人并不止永花一个。
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茶卡镇巴音村的姜发菊,原本拥有一个生活还过得去的小家,丈夫是一个农家里手,两个女儿爱学习、知上进。然而,祸从天降,身体一向尚好的丈夫,2015年被确诊为败血症。姜发菊家的天塌了,为了医治丈夫,她四处举债。巨额债务,把一个本不富裕的家拖入了贫困的境地。2016年,沉重的债务并没有挽回丈夫的生命,姜发菊面对着6.7亩无人耕种的土地和数万元债务,整日以泪洗面。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姜发菊家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面对已经失去生活信心的姜发菊,镇领导和扶贫第一书记多次来到她家,送钱送物送政策,帮助她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很快,姜发菊一家享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2万元大病救助金也送到了她的手上,两个女儿享受到了每年每人3000元的助学补助,同时,给姜发菊安排了一个公益性岗位,使她每个月都有了固定收入。
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和领导无微不至的关心,让姜发菊重新振作起来,她下决心,要靠自己的双手争得富裕的日子。随着巴音村整体移民搬迁,姜发菊一家搬到了镇上,住上了整洁的二层小楼。这两年,茶卡“天空之镜”盐湖旅游迅速发展起来,姜发菊看到其中的商机,她想自力更生去致富。她把自己想开家庭宾馆的想法告诉了第一书记,得到了大力支持。2017年7月,姜发菊家的家庭旅馆开业了,短短两三个月,姜发菊就收入了4万多元。尝到了自食其力收获的姜发菊决心扩大自家旅馆的规模,她主动申请了5万元金融扶贫贷款,在自家院子里又加盖了两间客房……
如今的姜发菊不仅偿还了所有外债,而且脱了贫,正在小康的路上越走越甜。
像永花、姜发菊这样在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充分调动自身内生动力,追求美好生活的女性在西部大地上不胜枚举。此次采访,记者还遇到了痛失双胞胎爱子,在扶贫干部的帮助下,从生活的阴霾中走出来,利用自己一技之长摆脱贫困的青海省乌兰县希里沟镇河东村的撒拉族妇女韩哈力买;今年68岁,依然在家里挑梁脱贫的甘肃省积石山县刘集乡团结村六社村民马彩麦……她们,以西部女子特有的坚强摆脱着家庭贫困,同时,也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记者手记
脱贫攻坚:新时代的民心之举
此次激发内生动力西部行,记者行程几千公里,看到了党和政府扶贫政策的力量和贫困地区呈现出的显著变化。
——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靠的是扶贫政策的力量
采访中,记者发现,众多脱贫户案例中一个共同的特征是,他们的内生动力都是由于扶贫政策的启动而被激发,以至最终实现脱贫。例如,青海省实施的“530”贷款,帮助了众多贫困户走出贫困。所谓“530”贷款,就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可以办理5万元贷款,期限为3年,期间利率0浮动,其中利息由当地扶贫开发局支付。上文永花买牛的钱、代存忠承包耕地种藜麦的钱、姜发菊扩建家庭旅馆的钱都来源于“530”扶贫贷款。据悉,德令哈市自2016年以来,累计为115户贫困户发放“530”贷款490万元,解决了农牧民群众资金短缺的问题。其他诸如产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最低生活保障等政策,也是贫困户走出贫困的重要支撑。
——西部贫困人口在加速减少
在青海、甘肃采访,记者每天都在大山里奔波,从一个村到下一个采访点,往往要翻几座山,过几道岭。几天下来,记者忽然领悟,通过这么多年的艰苦努力,我国的贫困人口已经大幅度减少,不再像以前,一进村贫困人口就一大片,已经到了为完成采访任务非“找”不可的地步。现实的情况也印证了记者的感觉。记者费尽周折,来到德令哈市柯鲁柯镇安康村采访,拥有129户688人的村庄,只有贫困人口7户25人。乌兰县提供的一组数字更让人振奋,该县2015年“两线合一”共识别全县15个贫困村,贫困人口403户1093人。到2017年年底,该县15个贫困村399户1081名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万元以上,贫困村和贫困人口已达到摘帽、退出、脱贫条件。这样计算下来,整个乌兰县现在只剩下4户12名贫困人口。这样的成绩单,足以保证该县到2020年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让党中央放心,让习总书记放心。
——西部扶贫工作已经建立起了足够的自信
以前,曾经看过一些对扶贫工作的负面报道,记者或领导到了贫困村,却看不到贫困人口真实的贫困状态。然而,此次采访,记者走村串户,无论是乡村领导,还是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总是把记者往村里最贫困的人家带。
5月17日,记者参加完“积石山县寨子沟乡麻沟村‘三说三抓’会议”后,提出要到贫困户家去看看,寨子沟乡党委书记樊成晖便把记者带到寨子沟村最贫困的杨金荣家。现年44岁杨金荣,由于患小儿麻痹,自幼残疾,上有80多岁的病母,下有尚在念小学的孩子,媳妇因为忍受不了家中的贫困选择了离婚。一度,杨金荣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但在扶贫人员的开导、教育下,现在的杨金荣又养牛又养羊。虽然,2017年,他家的总收入才1997元,按照“一户一策精准脱贫帮扶计划”,他家2018年预计的家庭总收入也只有2397元,但杨金荣对脱贫依然抱有很大的信心。他说,有政府的帮扶,有自己的努力就一定会过上好日子。
敢于把自己的最短板亮出来,表明地方上的同志,对待自己的扶贫工作很有信心。这种情况,在记者的采访中绝不是孤例,记者在甘肃省陇西县马河镇采访的时候,镇党委书记周智奇就将曾被称为“懒汉”的王晓军请来,与记者们座谈。多年扶贫取得的坚实成果,已经让基层的扶贫干部们树立起足够的自信。这种强大的自信,是助推中国的扶贫攻坚取得最后胜利的基石。
——扶贫攻坚,大得人心
党和政府领导的扶贫攻坚,对众多的贫困人口无异于最大的福音,使许多深陷贫困的家庭重获新生。永花离婚后,失去牧场,靠打零工养家,生活难以为继;姜发菊为救爱人,被巨额债务压得喘不过气来;韩哈力买痛失一双爱子,万念俱灰……中国大地上有多少家庭或因病或因灾陷入像永花、姜发菊、韩哈力买一样的绝境,绝境中是党和政府的扶贫政策把他们拉出苦境,给他们带来新生活。所以,采访中,记者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感谢共产党、感谢总书记!这是发自贫困地区人们心中的呼唤,这是来自人民大众的热爱。采访中,记者深深地感到:扶贫攻坚,大得人心。
“子规半夜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有党精准的扶贫政策,有各级扶贫干部的并肩作战,有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逐步提升,我们的脱贫攻坚战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