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语
“衡量人生的价值有多个维度,不能单用财富价值来定输赢。”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姚改改 王蓓
几乎每一个到乌镇的游客,看到乌镇特产之一姑嫂饼时都会问:“什么是姑嫂饼?为什么叫姑嫂饼,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2017年7月,一家“姑嫂饼博物馆”开馆,成为为游客答疑解惑的最佳去处。而这座博物馆的“馆长”,则是乌镇生产姑嫂饼的名企——“泰丰斋”的掌门人徐立巧。
还有一年半的时间,徐立巧即将迈入70岁。不过,单看外表又让人难以置信,她头发黑亮,偶有白发,说话语速稍快,底气十足,思路清晰,精神矍铄。
“我心态还不错,不钻牛角尖,今天解决不了的事,明天再说,总有解决办法。”徐立巧云淡风轻的话语背后却是曲折艰辛的创业路。
1995年,徐立巧继承了祖上老字号,成为“泰丰斋”第五代传承人,开始专攻姑嫂饼。一路走来,她耳边总是充斥着旁人的“冷嘲热讽”,有人说她是傻瓜,有人说她“瞎搞事”,但她认定了“发扬光大姑嫂饼”这件事并坚定地走了下去。
徐立巧做的“傻事”之一,是把企业经营成了福利企业。早年间在农村,徐立巧看到有些残疾人没有社会地位、没有家庭地位,自己有了店面后,她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招收一些残疾人,让他们有经济收入,能体体面面做人,“我觉得做人最大的善,就是去帮助别人”。
在她的企业里,残疾人有固定工资、有社保,还有一荤两素的免费餐供应。这些残疾人主要从事包装工作,普通人一天能折2000个纸盒子,但那些患脑瘫、自闭症的孩子一天只能折50个。徐立巧将他们视为“甜蜜的负担”,即使企业身处绝境,也从未想过放弃他们。
为让这些残疾人有一技之长,徐立巧多次赴上海、杭州等地,请老师前来授课,教孩子们手工制作。作为嘉兴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剔墨纱灯”代表性传承人,徐立巧还手把手教他们“剔墨纱灯”的制作技艺。
如今,“泰丰斋”共有员工40多人,残疾人15人。徐立巧也成了大家离不开的“巧妈妈”。
徐立巧做的另一件“傻事”,是2006年,在乌镇寸土寸金的地方,把企业约700平方米的场地无偿提供给工艺美术家协会使用,建成桐乡市工艺美术馆。
徐立巧做的“傻事”,还有去年把企业约1500平方米的场地用来做“姑嫂饼博物馆”。消息一出,除儿子外,身边其他人都表示反对。“我就想让姑嫂饼有个落地的地方!”朴实的徐立巧力排众议,投入200多万元,终于将博物馆建成。姑嫂饼的传说、姑嫂饼的诗文传颂、姑嫂饼的工艺流程、姑嫂饼的传承……在这里,有全面展现姑嫂饼发展变化的图文照片,有一比一的制作工具模型展示,有青少年研学基地……“还有二期,打算再做提升。”徐立巧说。
有人不解地问徐立巧“你怎么这么傻,这都是政府的事,你干吗要掺和?”徐立巧总是回答:“我知道这是政府的事,但也是政府顾不到的事。我们老百姓能做一些是一些。”在她心里,“衡量人生的价值有多个维度,不能单用财富价值来定输赢。”
姑嫂饼这道传统名点,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姑嫂一条心,巧做小酥饼,白糖加椒盐,又糯又香甜。”这是赞美姑嫂饼的一首民谣。一个“酥”字道出了姑嫂饼的精髓。有多酥呢?一碰就碎,入口即化,它更像是稍加黏合的“粉”。
随着乌镇的旅游开发,游客越来越多。不少游客买来姑嫂饼,带回家后却发现饼都变成了“粉渣渣”。不便于携带,成为制约姑嫂饼发展的一大瓶颈。传统姑嫂饼形若棋子,以六枚为单位,用紫色或红色的罗纹笺包裹,不仅包装技艺要求高,而且费时费工,同样不利于大规模生产。
2005年,徐立巧开始探索改良姑嫂饼的制作工艺,一是将传统手工生产转为机器生产,一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并且机器压模较之人工也更为瓷实,解决了易碎的问题;二是除了传统姑嫂饼的芝麻和花生两种口味,徐立巧又加入了菊花粉、香葱等,扩展至七种口味。
“你这叫姑嫂饼吗?”改良后的新品种问世后,遭到了同行批评,“这种产品不伦不类,叫姑嫂饼名不正言不顺。”
可在徐立巧看来,死守着古法技艺,事事强调纯手工,姑嫂饼也许最终会消失。最终在她的坚持下,行业的传统观念也在慢慢改变。如今,反倒是改良版姑嫂饼大受欢迎,其他企业也开始生产改良版姑嫂饼。
这几年,“泰丰斋”一直在求新求变,研发新的产品。随着乌镇迎来了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落户的重大机遇,徐立巧也开始“触网”,到网上闯世界。在她的经营下,如今“泰丰斋”年产值已达千万元。
幸福的人生是奋斗出来的。年近古稀的徐立巧现在正雄心勃勃,筹划搞一个大项目——乌镇嘉年华田园综合体项目,保守估计约要投入2亿元。目前,她正在千方百计争取项目落地。下个月,将会有北京来的朋友洽谈此事,决定是否签约。“如果项目能落地,后面再苦再累我也会挺住。哪怕让我一天到晚在田里忙活,我也不怕。”对于未来,徐立巧满怀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