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8年5月16星期三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女报视点 空姐遇害案拷问“流量经济”底线 试管婴儿技术正酝酿千亿级市场 未来网络如何塑造未来生活?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0.0参与评分人数:0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快速发展30年 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试管婴儿技术正酝酿千亿级市场

编者按

2010年《中国不孕不育现状调研报告》显示,中国不孕不育率从20年前的2.5%~3%攀升到12.5%~15%。随着环境污染、生育年龄推迟、生活压力等原因,不孕夫妇人数每年还在以5%的速度不断增加,2016年我国不孕症患者人数约为5000万。有临床数据统计显示,不育患者中至少有20%的夫妇,必须借助辅助生殖技术才能实现生育。我国生殖辅助技术已走过30年,然而,虽然我国的试管婴儿技术早已日趋成熟,且受益于技术的家庭越来越多,但人们对技术本身始终不甚了解。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近日采访多位专家,以期揭开试管婴儿技术的神秘面纱。

□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周韵曦

自1988年我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诞生以来,我国生殖辅助技术已走过快速发展的30年。从古至今,“为人父母”都是每个家庭最朴素的愿望,而前不久由北医三院和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中国大陆辅助生殖技术成功应用30年庆典以“筑梦新生”作为大会主题,也正契合了每一个家庭对孕育孩子的“梦寐以求”。

与我国生殖辅助技术已取得巨大成就,以及社会对生殖辅助技术需求量不断增多的现状相反,人们对生殖辅助技术仍不甚了解。三代试管婴儿技术相比有何不同?试管婴儿技术成功概率是多少?什么样的操作会对身体产生伤害?如何面对技术中所产生的伦理考量?……在我国生殖辅助技术发展迅速的大背景下,诸多问题均需要更全面而深刻的探讨。

不断扩大的“不育不孕”群体

今年的“母亲节”是30岁的小许最充满期待的一个“母亲节”,很快,她将成为一位“新妈妈”。作为试管婴儿技术的受益者,这是小许第2次移植成功,如今腹中胎儿已满35周。

结婚4年,小许和爱人一直没有孩子。早两年,尚算年轻的小许并不怎么在意,然而周围朋友陆续当了父母,两人才开始着手备孕,但孩子一直没有降临这个充满期待的家庭。“去医院一查,医生说我卵巢功能不行,基础卵泡数量太少,受孕难。”医生的诊断,让小许和爱人走上了“试管婴儿”这条路。

两年来,小许在北京某公立医院共接受两次第一代试管婴儿(体外授精-胚胎移植)手术。 “第一次取到5颗卵子,最终受精3个,冷冻胚胎2个,移植2个,结果却都生化了。第2次所有程序重复再来,最终有2个胚胎移植成功。”小许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然而手术存在多种可能:“胎儿发育到11周时胎停了一个,现在腹中只剩下一个宝宝。” 为了要这个孩子,小许前后花了6万多。

今年34岁的陶女士很羡慕小许的成功。2015年6月,小陶走进北医三院生殖医学中心,一晃已过三年。在排队等待叫号时,陶女士跟记者笑称自己是“试管老司机”:“一溜病例本看过去,别人的也就二三厘米厚,我的病历本厚度是她们的两倍。”而这已是她的第二本病例。

十几年前,“试管婴儿技术”还人人称奇。如今,小许和陶女士的“同路人”已越来越多。

据中国人口协会、国家计生委2010年《中国不孕不育现状调研报告》显示,中国不孕不育率从20年前的2.5%~3%攀升到12.5%~15%。随着环境污染、生育年龄推迟、生活压力等原因,不孕夫妇人数每年还在以5%的速度不断增加,2016年我国不孕症患者人数约为5000万。

有临床数据统计显示,不育患者中至少有20%的夫妇,必须借助辅助生殖技术才能实现生育。

试管婴儿技术已国际领先

虽然我国的试管婴儿技术早已日趋成熟,且受益于技术的家庭越来越多,但人们对技术本身始终一知半解。

“试管婴儿是不孕不育的终极治疗技术,在传统方式不能解决的前提下,试管婴儿是一种更好的选择。”原北医三院医学博士、北京云医互联科技有限公司CEO程李涛这样认为。

目前,在程李涛看来,单纯以第一、二代技术做比较,我国很多医疗机构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国际领先水平如何呢?“一个周期下来,活婴分娩率能达到30%左右。”而据北医三院生殖医学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国辅助生殖技术活婴分娩率已达30%~35%。

据程李涛介绍:“目前,我国的三代试管婴儿有各自的适应证,技术代际之间并无可比性。但技术总是向前发展,第三代技术的活婴分娩率本身就会高于前两代,在技术成熟先进的机构能达到60%~80%。目前各个国家准入门槛不同,如果我国放开第三代技术,也可以达到这个成功率。”

大多数试管婴儿都离不开促排卵这一关键步骤。长久以来一些观点认为:促排卵好比“杀鸡取卵”,会导致卵巢早衰。程李涛指出,这是认识的误区。“能促排出的卵子是女性每个月经周期中参与优势卵泡竞争的基础卵泡,由于体内激素水平不够,这些基础卵泡本没有机会发育成型,每次成熟一颗卵子后,其他基础卵泡都会闭锁、凋亡,也不会参与下一次月经周期中卵子的形成。”只不过,“参与形成卵子的基础卵泡在不同年龄段数量不同。”所以,“‘女性一生只有400余颗卵子’的说法并不正确,而应该说女性一生在自然情况下能排出400余颗卵子。”

试管婴儿技术是否能完全实现优生优育,针对这一问题一直存疑。有欧洲学者研究认为:第二代试管婴儿(ICSI)在1岁时智力指数与第一代试管婴儿及自然怀孕的孩子相比较低,17%的ICSI小儿在1岁时表现轻度或显著的发育迟缓。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男科分会会长、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特诊部主任医师戚广崇20年前就呼吁:重视试管婴儿存在的隐患,“第二代试管婴儿用的精子是从睾丸或附睾中穿刺出来的精子,有的没有经过附睾的成熟孵化,又没经过自然竞争,很可能是不健康的精子,从而将不良基因遗传给下一代。”

目前已知人类有上万种遗传病,能够通过技术检测到的也仅有200多种。“通过第三代技术仅能对极少部分遗传疾病有分辨能力,方法上也存在隐患,可能会对胎儿产生一定损伤。”戚广崇认为。

对于这种疑虑,程李涛看法不同:通过试管婴儿技术遗传不育基因的可能性可能存在,但不一定会比自然怀孕婴儿出现缺陷的概率更高。“受精中,有缺陷的精子产生的胚胎很难进一步发育。即使是特别糟糕的精子,在数量庞大的精子中挑选优质精子还是相对容易的。”

他进一步介绍:“针对遗传性疾病的筛查涉及深一步的生物检测技术,从理论上来说,不管染色体是变异还是携带具有遗传性疾病的基因,只要能把基因和疾病关联到,都可以通过技术检测出来。”只是目前“很多实验室尚不具备这种技术。”

引导提倡新时代生育价值观

2017年,新三板智库医药研究员文天宇在他的行业报告《辅助生殖行业:稀缺辅助生殖牌照下的大蓝海市场》中指出,人们的生育需求端正酝酿千亿级市场。“2016年我国不孕症患者人数约为5000万,假设其中约5%不孕症患者采用辅助生殖技术妊娠,且每位患者每年接受2个周期的人工授精/试管婴儿,则全国潜在辅助生殖总周期数为500万例左右,辅助生殖市场空间约为千亿元。”

据北医三院生殖医学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国具有资质能够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服务的医疗机构已经超450家,全国辅助生殖技术的周期数每年均已超过70万例。

但文天宇认为:“目前辅助生殖行业供不应求状况明显,未来仍是供给稀缺性行业。”

在政策、市场和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的背景下,人们的生育观也发生新变化。一些家庭甚至愿意花费数十万,通过中介机构远赴国外企图通过试管婴儿技术满足心愿。

程李涛也“捕捉”到行业中出现的一些新特点。“一是平均年龄偏大,从行业范围来看,选择三代试管婴儿技术的人群年龄平均接近40岁,这属于二孩政策出台后对人群的刺激。二是很多职场中的优秀女性,希望能一次性怀上双胎,在生育这件事上花费较少时间。”

为迎合当下出现的生育新观念,一些不法机构甚至打出“包生龙凤胎”“定制宝宝”的广告语。对此,程李涛表示都是“噱头”。

程李涛接触过一些在非正规医疗机构尝试试管婴儿技术的女性。“经过几次促排,她们的卵巢衰退非常明显。往往这样的患者,此前的就医资料并不详细,手术操作和用药情况都不明确,无法知道她们经历了什么。相比之下正规医院会有完整的就医记录,操作过程有据可循。”

“符合试管婴儿适应证,采用技术弥补自己的基因缺陷,这种辅助生殖技术是大家都能接受的,也符合一般人的认知和价值观。但拥有健康身体和生育能力的正常夫妻,仅为了选择性别或双胞胎,用更多费用和额外风险的代价实现这种‘任性’目标,不应受到鼓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生命伦理学专业委员会理事喻佑斌认为,“目前的生殖辅助技术未能完全排除尚不明确的可能隐患,‘任性’背后承担着不必要的风险。”

喻佑斌建议:“应该用自然的态度不加矫饰地生活、生儿育女,并尽可能在健康自然的情况下不加干扰地孕育自己的孩子。”同时,“健康、科学、合理的新时代生育价值观也应得到引导和提倡。”

目前,试管婴儿技术就全球范围来说仍是低成功率的医疗行为。如果求医者年龄偏大、身体承受能力差、成功率注定偏低,是否还要孤注一搏?程李涛建议应慎重考虑,“有些人单次成功率并不能达到他的理想标准,而随着年龄增加,女性基础卵泡数量也会减少,如果评估认为卵子数量不够或质量不好,应慎重考虑是否能够承担过大风险。”

作为不孕不育治疗的最后防线,我国的试管婴儿技术有着严格的适应证和伦理规范,随着市场的加速扩容,监管不容滞后。

“不可否认,试管婴儿是很好的技术,确实帮助一部分有切实需要的家庭满足心愿,但选择这方面的治疗仍要慎重,并在国家层面进行严格监管。”戚广崇提醒道。

“地下医疗机构的存在,说明国内三代技术的应用还不足以满足人们需求,才给了黑机构发展空间。”程李涛建议,应“加快相关立法,促使行业更快速健康地发展。同时可以设立伦理委员会,商讨制定一定的技术权限,既不违反道德伦理,又能给予一些有切实需求的家庭更多合理考量。”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