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姝
近日,全球首例高速铁路拱形全封闭声屏障即将在广东江门启用,引起社会关注。原因不仅在于世界首创,更在于它背后的环保意义与人文温度。这座全长逾两公里的屏障,与著名作家巴金笔下的江门新会区“小鸟天堂”景区最近距离仅有800米,能够最大限度地减缓深茂高铁列车通过时产生的噪声、震动、光对鸟儿生存环境的影响,保护了自然环境。对“小鸟天堂”开启勿扰模式,这是江门市保护生态环境的温暖举措,既保护了自然环境,又顺应了城市的发展。
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很容易产生矛盾。马克思认为,社会是人同自然完成的本质统一,这一观点揭示了自然界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在中华民族的几千年文明史上,“天人调谐”的思想源远流长,无数次人类历史教训也深刻地揭露了一个真理:破坏自然、伤害自然,将反噬人类自身。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这为我们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只有遵循自然规律,合理规划城市发展,设计人性化,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才能营造舒适宜居的生存环境。
目前,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正经历着质的飞跃,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噪声污染、扬尘污染、光污染等造成人与自然和谐失调。我们为江门市勿扰“小鸟天堂”的做法点赞,更期待各个城市在规划与发展时,向江门市看齐,在发展城市的同时,从实际出发,既要处理好经济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关系,又要处理好发展与自然的理性关系,让城市变得更和谐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