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 贾莹莹
在韩国打工多年的权顺福从未想过自己回国之后会扎根农村,更没想到会成为村妇联的一名执委,带领村里的留守妇女姐妹们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咱们村里都是朝鲜族,做酱菜的手艺都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相当正宗!”在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区平安镇平安村的“妇女之家”里,妇女们正热火朝天地制作辣白菜等朝鲜族传统酱菜,“以前妇女们都是自己在家做,我挨家挨户收,现在村妇联为我们建设了‘妇女之家’,妇女们每天按时上下班,不仅产量提高了,大家干活的劲头也更足了。”权顺福告诉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记者,仅2017年,妇女们就销售特色酱菜3.75万斤,村集体收入达14.5万元。
“今年9月底,咱们2000平方米的工厂就要竣工啦,到时候年产值能达到1200吨,解决50人就业。”谈到未来酱菜厂的发展,权顺福难掩喜悦之情,她告诉记者,以前打工虽然赚了不少钱,但从未感到如此幸福,成为村妇联执委之后,带领姐妹们脱贫致富成为她的责任,也让她觉得人生有了更大的价值。
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曾是平安村的代名词,村里近一半人口都在国外打工。2016年村“会改联”后,村妇联努力吸引农村有威信、能干事的优秀妇女加入执委队伍中来,将全村留守妇女吸引和凝聚在妇联组织周围,让一个“留守”村落焕发出勃勃生机,村里的环境变得更优美、生活更富足、邻里更和睦。
发展,把党的温暖送到妇女家门口
“2015年,我们的执委只有5人,2016年妇联改革之后,社区增选了3名兼职副主席,执委增至15名。”沈阳市北苑社区妇联主席赵桂湘从未感受到做妇联工作如此“轻松”。“咱们社区能人可多了,有了她们助一臂之力,社区的妇联工作有了质的飞跃。”
“现在有啥事不用我操心,我的‘左膀右臂’都能想到我的前头。”赵桂湘自豪地告诉记者,党的十九大闭幕前夕,当时她还在北京参加培训学习,北苑社区妇联兼职副主席李岩给她打电话说:“赵主席,十九大闭幕了,我们应该第一时间学习会议精神。”
敲定时间、确定地点、组织人员……在执委们的组织下,十九大闭幕的当天下午,北苑妇联成为全区第一个有组织地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社区妇联。
2016年,沈阳晶创孵化基地落户北苑社区,赵桂湘一眼就“相中”了“80后”海归女创业带头人王晶。当时恰逢妇联改革,王晶成为北苑社区妇联的兼职副主席。成为兼职副主席的王晶,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就业政策培训,免费推荐职业介绍、职业技能等援助服务工作,实名制培训妇女185人次,安置妇女89人次。在社区妇联的充分带动下,北苑社区在2017年度被评为“全国充分就业社区”。
妇联主席和各级执委为联系和服务妇女群众织就了一张网,如何让这张网无限延展,辐射到更广阔的领域呢?在辽宁妇联改革实践中,在传统的纵向妇联组织建设的基础上,更深入地推进了非公领域“妇女之家”建设。
“我从事律师行业18年,一直在为妇女儿童公益维权,以前是凭着自己的一腔热情,现在是一种责任。”今年4月,辽宁省第一家商务楼宇妇联在沈阳天地成立,崔扬的律师事务所成为商务楼宇中妇女们的“娘家”,免费提供法律咨询、线上线下开展读书会、微信群分享正能量……“妇联成立后,包括我在内,楼宇妇联有11名执委,有了妇联执委的身份后,我们为妇女服务的劲头更足了。”崔扬笑着说。
妇联改革的“横向去白”就是要让白领女性和女企业家们感受到“娘家人”的关怀,“把党的关怀和好政策送到她们身边。”沈阳市皇姑区妇联主席宋晓英告诉记者,从2015年开始,皇姑区建立了12个非公“妇女之家”,并通过非公“妇女之家”牵手联建等方式打破壁垒。“有活动大家一起参加,有难处互相帮扶,不同行业的女性因为‘妇女之家’走到了一起。”“建家”以来,宋晓英明显感受到,妇女们的获得感更多了,对妇联的认同感更强了。
多元活跃的女性社会组织,使妇联工作打破了以往妇联协调面的局限性,使妇联“娘家人”的亲情优势得到最大化。而妇联改革最明显的成效在于填补了党组织覆盖盲区,更加有效地扩大了妇联的“朋友圈”和“辐射面”。
引领,乡村振兴展现巾帼新作为
“以前我和我老公在镇里开饭店,雇厨师不说,房租一年还得3万多元,现在村里的环境好了,开始发展民宿了,我俩二话没说就回来了。”家住盘锦市盘山县新村村的王雪立小两口一提到能够在家门口开民宿,乐得合不拢嘴。“现在什么额外费用都没有,家里人没事也过来帮帮忙,一年挣10多万元,一点问题没有。”
从昔日的贫困移民村,到如今的家家富、户户美,新村村的“重生”源于2014年的一场全市范围内的宜居乡村建设。
“铺设院内甬路40562条,623.23公里;拆除废旧畜禽圈舍13831个,新建仓房仓储区8539个……165个示范村、美丽村庭院卫生合格率均为95%以上。”四年来,盘锦市各级妇联带领广大妇女姐妹投身到庭院整治攻坚战中。
从“五个有”到“五个美”,盘锦市各级妇联充分发挥妇女在家庭中的作用,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战役”中,不但美化了环境、净化了心灵还文明了乡风,一个个焕然一新的庭院成为美丽乡村建设最亮丽的风景。
“咱们村共有392户,发动组织妇女群众多亏了咱们执委发挥作用!”新村村妇联主席吉晶感叹道。2016年8月,新村村妇联率先完成“会改联”,1名妇联主席,2名兼职副主席,共计15名执委的架构,让妇联工作迅速开展起来,15名执委成为“卫生督导员”“大嫂参观团”的骨干力量,通过多种活动载体,营造了家家户户“比美”的良好氛围。
而在乡村振兴中,妇联执委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美丽家园建设中,在大洼区新兴镇中心区园林村,大洼区妇联执委杜红的嘉润禾食用菌种植合作社,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领农民种植食用菌,直接带动了300个农户,户年均增收达5万元。
“我们先把妇委会委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再把会员、专业户、致富能手培养成委员,每个委员再帮带三五个食用菌种植户。”合作社负责人杜红通过成立合作社妇委会积极吸纳女性社员的加入,不仅让妇女增收致富,还吸引了在外打工的妇女重返家乡。
“跟着合作社干,啥都不用我们操心!”47岁的王建春告诉记者,种植蘑菇13年,以前由于技术受限,产量低,现在加入合作社,不仅技术和销路不用担心,而且产量大大提高,年收入可达15万~20万元。
在辽宁,像杜红一样的巾帼致富带头人将越来越多地在乡村振兴中发挥她们的独特作用,辽宁省相关负责人介绍,2012年以来。辽宁省妇联每年投入130万元,依托基地培训妇女、推广新技术新项目,带动农村妇女发展现代农业项目。目前已创建全国和省级基地241个,到2020年,辽宁将培养万名巾帼致富带头人。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辽宁省妇联改革后,25.6万新增乡镇、村执委加入妇联工作队伍中,从源头上解决了基层妇联干部“单打独斗”的问题,辽宁省妇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前妇联干部“孤军奋战”,现在与执委群体“共同作战”。通过妇联改革,广泛吸纳身边的“女能人”,发挥她们的特长,让妇联的“能力”更大了,“人缘”更好了,服务也更“精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