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数字报纸

2018年4月24星期二
国内统一刊号:CN11-0003

中国妇女报新女学周刊 行范 新经济如何引领新时代女性新生活 也论女科技工作者媒介形象建构 “女工艺术节”:将个体故事融入历史长河

按日期检索

12 2013
上个月
下个月

中国妇女报

电子报刊阅读器
我给版面打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本版得分:5.0参与评分人数:6

新闻排行榜
版权声明
《中国妇女报》(电子版)的一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中国妇女报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中国妇女报及/或相关权利人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中国妇女报》(电子版)所登载、发布的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中国妇女报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正在加载广告……
放大 缩小 默认

也论女科技工作者媒介形象建构

目前,我国有3600万女科技工作者,她们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宝贵人力资源。本文作者通过梳理近年来媒体对女科技工作者群体的报道发现,媒体报道仍然存在对女科技工作者报道力度不够、形象建构具有刻板印象等问题,并就如何讲好女科技工作者的故事,建构更加准确的、符合客观实际的女科技工作者形象提出了建议。

■ 宋利彩

今年3月,82岁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弥曼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的消息刷屏社交媒体。振奋人心的消息,值得崇敬的人物,然而,貌似数量众多的报道,主要源自新华社发表的为数不多的报道。而在此之前,虽然张弥曼教授已经取得重大的科研成果,荣获国内外多项荣誉,却鲜有媒体对之进行报道。而某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标题——《中国女科学家拿了这么大一个奖,国内居然没什么人知道》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现实。

这一现象,引起我们对女科技工作者媒介形象这一议题的关注。目前,我国有3600万女科技工作者,她们在科学技术重大、前沿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我国科技发展大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宝贵人力资源。本文通过梳理近年来媒体对以张弥曼、屠呦呦为杰出代表的中国女科技工作者群体的报道发现,媒体在建构女科技工作者形象上,虽然观念有所进步,数量有所提高,在搜索引擎上输入“女科技工作者”,可以找到相关结果372万条。但是,由于媒体工作者的科技素养、社会性别意识等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对女科技工作者报道力度不够、形象建构具有刻板印象等问题。

媒体对女科技工作者形象塑造的局限

有研究者在一项调查中问及媒体工作者:什么样的职业女性是自己感兴趣的报道对象。选择频率最高的是女科学家,有77.78%的媒体人对她们感兴趣。虽然如此,女科技工作者群体作为职业女性中相对具有高地位、高素质的知识女性,她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并没有在媒体上得到充分展现,大众媒体建构出来的女科技工作者形象与现实并不相称。

首先,媒体对女科技工作者的原创性报道相对偏少,对女科技工作者的报道存在同质化。

2015年,屠呦呦研究员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一时间,关于她的报道“铺天盖地”,但真正见到、采访过屠呦呦的媒体并不多,原创性的报道也屈指可数。采访不足,造成了媒体报道内容的同质化和流于表面,难以对人物进行深入挖掘。有研究者进行的相关统计也显示,女性科技人物报道的数量只有男性科技人物报道数量的七分之一,但目前我国科技工作者队伍中,女性的比重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一,占到总数量的40%。此外,梳理相关报道也发现,媒体在对女科技工作者的报道中,偏重对老年女科学家的报道,对青年女科学家报道偏少。

其次,媒体对女科技工作者的形象再现存在刻板印象,在刻画女科技工作者形象时更加侧重于对女性性别气质的书写。

所谓性别刻板印象,主要包括对男女两性的性格、形象、智力、社会分工、家庭角色等方面的定型化,而媒体对于女科技工作者的性别刻板印象,则主要表现在对女科技工作者感性气质、婚姻家庭等情况的再现。

张弥曼作为“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她的科学贡献不一而足。但是,一家权威媒体的专访却用过多篇幅讲述张弥曼在初入古生物学时的无所适从,以及对家庭和孩子的歉疚,而其他媒体关于张弥曼的报道中,几乎都有对她在“世界杰出女科学家”颁奖典礼上的衣着、神态等女性气质的描写。

在媒体的报道中,屠呦呦也多次被提到,由于孩子无人照看,为了全身心投入工作,她就把不到4岁的女儿送到托儿所全托班,小女儿则一直在宁波老家由老人照顾。在媒体日常对于女科技人员的报道中,这种性别刻板印象更是随处可见。报道女科学家时必然提及对家庭和孩子的歉疚之情,似乎已经成为媒体采访报道的一种套路。

也就是说,女科技工作者因为其在公共领域的成就或突破而受到社会和媒体的关注,但是,她们因为参与科研而对私人领域产生的影响却经常被媒体过多关注,主要表现在对女性科技工作者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塑造方面,或者集中报道她们如何兼顾事业与家庭,或者在科研与亲情之间处于怎样的两难处境。此外,女科技人员作为妻子的身份,也是媒体在日常报道时热衷强调的。媒体对女科技工作者形象建构的刻板印象,会进一步加深社会公众对于科技工作者必须是完美女人的社会形象建构,对青年女性进入科技领域产生消极影响。

女科技工作者媒介形象构建偏差的原因及建议

造成女科技工作者的媒介形象偏差,不可否认具有客观方面的原因。在我国,尽管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得以大幅提升,女性在科技领域的参与度不断提高,优秀女科学家人数也在不断增多,但女性科技人才总量依然不足,尤其是高层级女性科技人才数量偏少,存在“高位缺席”现象——在高层次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队伍中,越往象牙塔顶端,女性越少,两院院士中女性比例仅为5%至6%。像屠呦呦、张弥曼这样具有显著新闻价值的女科学家更是少之又少,而她们本身行事又低调谦逊,不愿过多面对媒体。另一方面,媒体从业人员缺乏社会性别意识,是造成女科技工作者媒体形象偏差的主要原因。

那么,媒体如何在日常报道中设置议题,讲好女科技工作者的故事,建构更加准确的、符合客观实际的女科技工作者形象,笔者有以下建议:

一是媒体机构特别是管理决策层应更加自觉地担负起推进性别平等的社会责任。要加强对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深入学习和理解;注重对社会性别理论的学习和掌握;建立针对新闻采编人员的社会性别培训机制,使他们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方法和技巧,促进科技人物报道的性别均衡化,避免报道中出现性别意识偏差。

二是媒体工作者应从多角度加强对女科技工作者的报道。要关注国家重大、前沿科研项目中女科学家的贡献;在注重对世人瞩目的杰出女科学家报道的同时,亦注重对优秀青年女科技工作者的宣传报道;创造性地讲好女科技工作者的故事、塑造好女科技工作者形象,挖掘她们的新闻价值。

三是在中国新闻奖等各类新闻奖项的评选中加强引导。对有关女科技人物的报道作品适当倾斜,并增加对于入选新闻作品社会性别意识的评估,在评委中增加性别问题专家,对于严重缺乏社会性别意识和视角的作品,实行一票否决。

笔者相信,媒体通过对女科技工作者正确形象的建构,将引导女性尤其是青年女性在科技创新领域大有作为,并逐渐改变公众长期以来形成的女性气质与科技工作不相融的刻板印象;从而,发挥媒体在营造科技创新环境、促进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作用。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在线投稿 | 手机触屏版
主办单位:中国妇女报社 版权所有:中国妇女报网 2014 COPYRIGHT
备案号:京icp备05037313号